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和学科化探讨

2019-06-03林彩琴易卫忠

速读·下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规范化

林彩琴 易卫忠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科学的教育也面临着改革,对于学生的教育应当在全面发展的原则下进行实教。小学科学的教育中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有巨大的作用,对学生未来对科学的认识有着铺垫作用。因此,对小学科学的教育方式应当向规范化以及学科化进行推进,以保证可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本文旨在探究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与学科化的实施办法。

关键词:小学科学;学科化;规范化

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对将要讲述的课程进行备课,即对课本的理论以及教学环节和方式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设计,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兴趣。教学设计的规范化与学科化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本学科的重点知识。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设计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学理念过于陈旧,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革新。导致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课堂上的教学质量,使学生不能够全面的发展。

1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基本的把握,根据教学情境思维需要以及教育对象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根据教学设计研究,对教育对象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育。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整体的规范性还有待改良,表现在对教材背景与教学分析的不明确,教学分析与学习目标没有进行合理的排序,对教材内容以及知识结构没有充分的考虑。并且学生在此过程中还是处于被动的学习,教师没有帮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导致小学科学的教育质量与效率得不到完整的提高。

2小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与学科化实施策略

2.1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的拓展,从而实现学科化

在小学科学的教育中,学科性偏失體现在多个方面。其一,教学设计过程中对知识内容没有进行正确的解读,使学科内的知识没有得到充分的理解。其二,对小学科学本质理解的不到位,往往都是建立在直觉以及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因此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设计中,一直无法将学科化这一特点进行好的融合。小学学科知识不仅指小学科学内容的知识点,其还包括科学实质性与文法性的知识,即探究学科的本质知识。学科知识在课堂上教学设计中有着奠基性与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深度影响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讲的内容与教学的方式,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起到作用。例如,教师在教授蜗牛天地这一课时,需要对蜗牛的种类与生存环境等因素进行了解。因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可能传授自身所不懂的知识,教师自身需要对学科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才能将学科知识的中心点传授给学生,保证教学过程的学科化。

2.2教师精心编写教学设计,使教学过程走向规范化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理论需要基础丰富,丰富的理论知识从传播理论与学习理论以及教学理论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体现,理论为教学设计的制定指明了方向。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环境等构成,科学理论的规范化时是科学实践规范化的基础,同时只有参照规范的科学理论,教学设计才能实现规范化。在一个合格的教学设计中需要由教学内容进行解释以及阐明教学目标并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构成。例如,在讲述汽车的科学这一章节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在按照规范化的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教学内容可以指定为对汽车进行基本的认识,目标可以指定为要求学生对汽车上的科学理论进行掌握,教学方式的选择需要有趣,在有趣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依据自身的兴趣指引,更容易接受书中的知识。并且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主动的汲取科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课堂的教学质量。

2.3规范化与学科化的教学设计的实践

教学设计不但要考虑到学科性与规范性,实践性也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在制定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到科学教学实践,才能真正的理解到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与教师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从学生的教学过程参与状态与思维状态来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才能对科学探究方法的内涵有清楚的认识。在当前的小学科学教育中,主要因为对已有科学的教学设计以及科学教学实践没有进行深刻反思。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增加其教学实践经验,在教学的过程中创造体验的机会,教师通过构建教学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之中进行反思与感受。例如,教师在讲述旋转的陀螺这一章节时,需要让学生对陀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解陀螺在何种状态下回进行旋转,进行具体的实践性操作。将课本的知识转变为学生易于理解的知识,在教学的实践指导下,丰富学生的相关知识,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完成对教学目标的理解,真正体现出教学设计的实践性。

3结语

因此,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设计中,科学教师应当要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中,摆正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领导,对科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吸收。教学设计的原则应当体现出教师对将要讲述的课程有全面的理解,从而制定出规范性与学科性俱全的教学设计。同时在教学课堂上具体实施教学设计时,教师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主动性为主要原则,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周凯明.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和学科化[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47(15):07-07.

[2]赵永环.探究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和学科化[J].教育现代化,2017,71(9):197-197.

[3]吴恋.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和学科化分析[J].小学科学:教师,2017,23(10):20-20.

[4]冯金龙.探究小学科学规范化教学设计的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32(12):193.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规范化
谈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政务微博的规范化运行探讨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