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模式运用在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

2019-06-03张国锋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外科康复理念

徐 英,张国锋,程 芳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 九江 332000)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指通过优化围手术期的诸多已证实有效的方法处理措施,以缓解手术创伤应激反应、从而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达到患者快速康复。早期的倡导者及实践者是丹麦外科医生Kehlet,他早在2001年就率先提出了此概念[1],10余年前国内开始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2007年黎介寿院士首次在国内提出快速康复外科的慨念及内容[2],朱桂玲等在10年前就报道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运用[3],近年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国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的发展,但是在神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报道仍较少。颅内动脉瘤破裂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其致死、致残率高[4],有文献报道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5]。本文就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围手术期中运用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6年 5月~2018年 5月间行脑动脉瘤显微镜下夹闭手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60例,年龄35~71岁,平均(57.95±3.06)岁。入选患者均经CT、 CTA和(或)DSA等相关临床检查并确诊,且均行脑动脉瘤开颅显微夹闭术治疗,其中27例前交通动脉瘤, 32例后交通动脉瘤, 26例大脑中动脉瘤,9例大脑前动脉瘤, 2例后循环动脉瘤。排除患有精神疾病以及其他脏器出现问题的患者,排除Hunt-Hess分级Ⅳ~Ⅴ级动脉瘤。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分析,对照组患者48例行常规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48例患者实施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动脉瘤类型方面的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护理三大主要部分。进行积极的术前宣教和心理辅导,讲解围术期的注意事项,绝对卧床,尽量禁止探视,避免因用力排便、 情绪激动、用力咳嗽等引起动脉瘤再次破裂;术中给予保暖、合理的手术体位护理, 术后给予基础护理,注重保持合适体位,促进血液回流,降低颅内压;规范的饮食护理、管道护理;用药指导及健康指导等。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模式进行干预,除了对照组内容外,增加护理措施如下: ①术前准备: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缓解其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让其了解麻醉及手术的安全性,通过讲解成功病例,增加其对手术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主动配合治疗;术前给予适当镇痛,缓解患者头痛带来的负面影响;病房内外禁止喧哗,维持安静,可播放舒缓的音乐,放松患者心情;积极询问患者呼吸道和大便情况,及时予以对症处理,如乳果糖软化大便;术前2小时前少量进食低糖透明液体,如果汁、清水等。②术中护理: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血压情况由专人全程进行观测,保持收缩压不低于100 mmHg,舒张压不低于60 mmHg,术中全程监测患者体温情况,根据情况采用术中保温措施;及时纠正手术带来的急性大量失血。 ③术后护理:除了合适体位外,还强调舒适体位及加强双下肢主动、被动运动;密切关注头部引流管位置及引流量,伤口是否出现血肿、渗血等情况;及时观察头痛、焦虑、心情烦躁等症状,发现异常及时行相应处理;根据患者每日大便次数、便质以及胃肠道麻痹等症状,对其制定合理饮食计划,防止出现腹泻或排便困难等情况;术后平稳患者,48小时内尽早开展康复护理,尽早下床活动;记录患者出入量,并密切关注术后肾功能电解质情况,及早发现相关问题,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出院后指导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良好心态,适当的康复训练。

1.3评价指标分析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包括25项,包括护理时效、态度、技术和效果等4方面,共计100分。80分以上为满意, 60~80为较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比例+较满意比例;采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系统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3个月后复查时的康复情况并进行对比,0~2分为恢复良好。

MRS 评分为0~5分,共6级。5分表示患者处于卧床状态,生活完全依赖他人,属重度残疾;4分表示患者不能完成日常生活和行走,属中重度残疾;3分表示患者能够独立行走,不能生活自理,属中度残疾;2 分表示患者不能完成病前所有活动,可以生活自理,属轻度残疾;1分表示患者有较轻微的症状,且对工作不产生影响;0分表示患者没有任何症状。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表1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及出院时间比较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及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89.59%,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2.9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例

注:两组比较χ2=4.94,P=0.026。

表2 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出院时间比较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注:两组比较χ2=4.376,P=0.036。

2.4两组患者3月后MRS评分比较表4显示,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患者治疗3月后的 MRS 评分比较

注:两组比较χ2=4.63,P=0.031。

3 讨 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抽搐、意识不清,甚至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是临床上常见的急重症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脑梗塞和脑出血,占脑卒中的第三位[4],其致死率及致残率高,在治疗此病时最常用的方法是开颅显微夹闭及介入栓塞手术,但是在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手段是非常重要的[6-8]。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是一系列有效措施的组合而产生的的协同结果,许多措施已在临床应用,如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术中避免低体温、各种管道、早期进食、限制液体量、心理护理、术后早期活动等,它是一种从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等方面展开的护理指导措施,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对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规避的作用。

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感染、血管痉挛、胃肠道症状、下肢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但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25%,故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干预后的患者在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优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及出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出院3月后MRS 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来说,观察组实施的快速康复理念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在脑动脉瘤显微镜下夹闭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更佳。

猜你喜欢

外科康复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