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严厉打击电信诈骗 行动效果显著

2019-06-01

中国防伪报道 2019年11期
关键词:作案客服银行卡

濮阳警方打掉全链条式电信诈骗犯罪团伙

犯罪嫌疑人彼此之间不接触,也不知道对方的真实姓名,全部以代号、昵称相互联系,作案得手后,迅速利用高科技手段将赃款分流、转移、取现,与侦查机关抢时间、比速度……

河南省濮阳市公安局孟轲分局历时8个月,行程數万公里,成功打掉一全链条式特大系列电信诈骗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团伙成员43人,破获系列电信诈骗案件600多起,缴获作案用的银行卡432张、扣押作案手机51部,被害人遍布多个省市人数达1100多人,涉案金额1400多万元。

据悉,2018年12月19日,孟轲分局辖区居民冯某报警称,12月16日中午,他在家中接到一个电话,询问其是否想要贷款。正为贷款发愁的他一听,当即询问需要什么手续。对方以需要银行流水为由,让其把5000元打到所提供的银行卡上。冯某刚开始有些犹豫,担心被骗,但年底急着用钱,还是打过去了5000元。没多久,对方给其打电话说,钱已如数退回。他认为对方讲诚信,真的是要银行流水。随后在对方的引导下,冯某一步步告知自己的银行卡号和验证码。后来,他发现自己银行卡内的1万元被转走,与对方再也联系不上。

孟轲分局初查发现,此案件是系列案件,且系团伙作案,涉案金额巨大,遂抽调专人成立专案组进行侦查。专案组在濮阳市公安局有关部门的配合下,运用多种侦查手段,精准研判,逐步查清了此犯罪团伙组织分工和作案特点。

专案民警根据被害人提供的嫌疑人银行卡,迅速对资金流向展开侦查,先后转战湖北孝感、武汉,四川成都、宜宾及云南曲靖、河北石家庄、福建安溪、河南郑州等6省8市调查取证,锁定嫌疑人。今年2月,民警相继将负责取款的胡某等13人抓获,3月上旬将实施诈骗的邱某等6人抓获,3月末相继将负责转移资金的陈某等4人抓获,5月末相继将贩卖个人信息的刘某等13人抓获,8月末又陆续抓获各链条犯罪嫌疑人7人。

经查,这一系列电信诈骗案件分为四个链条。第一个链条的嫌疑人在知名网站发布办理高额贷款的广告,诱使客户填写信息,再以每条40至50元不等价格进行贩卖;第二个链条的嫌疑人买入信息后,根据客户需求,实施精准诈骗,骗取2000元至5万元不等;第三个链条的嫌疑人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刷P0S机将所骗钱款转移至作案用的银行卡;第四个链条为取款阶段,上一阶段嫌疑人将资金转入银行卡后,负责取款的嫌疑人接到微信取款通知,指使专门人员到附近ATM机将钱取出。

据嫌疑人交代,他们利用一些人征信低、无法在银行办理无抵押贷款又急需用钱的心理,先通过不法途径获取、购买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后冒充客服人员与被害人联系,称办理银行的贷款都需要一定的银行交易流水,以刷银行流水为由,让被害人把几千元不等数额的钱转账到所提供的银行卡上,而后如数退回,反复几次之后,获取被害人的信任,当被害人转入大额款项后,便不再退回,直接将其拉黑,或者通过上述手段骗取被害人银行卡号和手机短信验证码,再将其银行卡上的钱直接转走。

孟轲分局案件侦办大队副大队长介绍说,电信诈骗案具有跨区域、专业性、隐蔽性等特点,再加上此案是团伙作案,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意识强,且被害人对嫌疑人情况无从得知,侦查取证难度大。民警对所有的线索进行综合梳理、剖析,最终确定了这一团伙的组织架构及人员组成。

“电信诈骗案的初查需要有一定的证据线索才能启动,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被害人报案,二是公安机关的发现。”民警说,随着对网络电信诈骗案的打击力度持续加大,犯罪团伙不断调整运行模式,嫌疑人一般有多个身份,作案时彼此以代号、昵称相互联系,不直接见面,得手后,能够利用高科技手段将赃款迅速分流、转移、取现。

专案组民警提示,被害人报案是电信诈骗案件最重要和最直接的证据之一。一旦被骗,应当及时报案,重点讲述发案时间、被骗方式、转账方式、转账金额、转账账号等内容,以便警方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挽回损失。同时,公众要提高防范意识,不要随意将身份信息和银行卡号提供给他人,转账汇款要谨慎,贷款要通过正规渠道办理。对于陌生来电、非法链接,应不予理睬。

平顶山警方破获一起新型电信诈骗案

“您好!我是某证券公司工作人员,我建议您加入我们的微信群,分享炒股经验,赚钱的几率要大很多……”今年4月初,接到这个电话后,梦想通过炒股致富的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男子唐某动了心。他在“客服”的引导下,加其为微信好友,随后被拉入一个微信群,发现里面的一个炒股“高手”语言极准。可当唐某向某账号转入了7万元后,不到一个星期就赔光了。

唐某仅是众多受害者中的一位。9月11日,诈骗唐某的团伙成员悉数被抓获归案,其中41名犯罪嫌疑人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据东工人镇分局政委介绍,这些犯罪嫌疑人的平均年龄仅20岁,有些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和中学生。

“犯罪嫌疑人的手法并不高明,他们利用受害者贪利获益的心理,一步步骗其钱财。”办案民警举例说,唐某被“客服”拉入微信群后,发现里面的高某很活跃,自称炒股高手,每天在微信群里分享炒股经验,并在群里发了一个直播间网站链接,并称在这个直播间里能更快分享经验,学习分析股票。唐某进入直播间后,发现高某分析的股票涨跌信息都很准,对其炒股能力深信不疑,便通过链接在直播间里申请了实名账号,并在“客服”引导下,先转入5万元,随后又转入2万元。

“这个电信诈骗团伙隐秘性强,以注册公司作掩护。”案件侦办大队负责人介绍称。2018年,温某在深圳市成立某公司,以从事教育培训、出口贸易、红酒批发业务为幌子,实际从事经营电话客服类的相关业务,根据老板需求,通过呼叫系统大量拨打他人电话,然后冒充各大证券公司的客服人员,骗取他人信任后,添加他人微信,然后按照“老板”提供的微信群二维码,将他人拉进群内。至此,温某公司的员工算是完成工作任务,然后退出微信群。再通过呼叫系统,重复以上工作。

温某的公司分为四级,温某为第一级,第二级为部门经理,第三级为部门组长,第四级为业务员,也叫客服,客服人员有40多个人。员工每拨通一个电话并把客户拉到微信群,老板会支付给温某150元到160元的费用。部门经理的底薪为4000元,按所负责的团队业绩提成,团队成员每拨通一个电话并把客户拉到微信群,经理提成4元;组长的底薪为3500元,也是按所负责的团队业绩提成,团队成员每拨通一个电话并把客户拉到微信群,组长提成1元;员工底薪为3200元,每拨通一个电话并把客户拉到微信群,提成是3元至20元。

据温某供述,这些员工是通过网上招聘的年轻人,并不了解股票投资,只是冒充其他股票投资平台客服人员身份,按照老板提供的话术拨打他人电话,获取他人信任。

“我应聘时,公司称业务是教育培训、出口贸易、红酒批发,但从未开展过这些业务。公司与各大证券运营机构也没有业务联系,业务员将他人拉进的微信群并不是证券公司组织的。”部门经理刘某供述说,公司对业务员主要培训怎么打电话,怎么和对方交流,还发给他们“话术表”和音像资料,目的是教其怎么让对方相信是各大券商的工作人员。

“年轻人好管理,接受新事物快,一教就会。”温某等“公司高管”说。

16岁的女孩子李某,初中毕业后到深圳打工,通过招聘网站应聘到公司。经过“培训”上岗后,每天在电脑上登录打电话软件,自动拨通电话,接通后就与对方交流。

“我会提示客户进群关注一下所提供的股票信息,通过添加微信,把股票走势图发给他。实际上这是诱饵,让其相信我们,诱其入群炒股。这样,我就可以拿到提成。”李某供述说。

办案民警提醒道,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在应聘时,要对应聘单位有所了解,不能贪图所谓的“高收入”而陷入犯罪陷阱。炒股要到证券公司的官方网站,不要相信不法网站的“高手”,更不能因蝇头小利上當受骗。

潢川 “净网2019”再发力打掉特大电信诈骗集团

自“净网2019”行动开展以来,潢川县公安局网监大队充分发力,本着“守网有责、犯网必纠”的高度负责精神,合力行动,全力出击。2019年7月,与其他警种相互协助,从一起普通的诈骗案件入手,抽丝剥萤,深挖细查,成功打掉一起假冒知名电视台调解栏目及主持人套取公民个人信息实施诈骗的特大犯罪集团。抓获犯罪嫌疑人50名,查获涉案电脑70余台、手机100余部、服务器2台、冻结涉案资金70余万元、公民个人信息80余万条。该集团共作案800余起,涉案金额高达400余万元。

2019年3月,潢川县居民皮某报警称其被骗。经侦查,皮某在手机上搜索“XX卫视”“XX调解”“情感热线”后即在弹出页面中,发现了“官方平台”及其主持人的相关头像为内容的宣传页面,并以解决问题、上电视等诱使被害人填写真实身份信息,再接到针对性诈骗电话,以各种名目共诈骗被害人近万元。潢川县网监大队立即针对该起诈骗案件的网络源头开展侦查,发现了位于武汉的“暖心情感咨询公司”。经过近2个月辗转近万公里的调查取证,终于发现了这家有工商登记、纳税记录、社保记录的貌似正规公司的犯罪证据。于2019年7月,潢川县公安局多警种联动,出动近百名警力赶赴武汉,将正在进行诈骗活动的50余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该案件的侦破,是潢川县首例针对诈骗案件的全链条式打击案件。从虚假网站的建立、维护,到广告人员的非法宣传,再到业务员的成功诈骗链条上的全部人员均全部落网。对网络黑产人员起到的有力的警示作用,打消了他们妄图钻营法律灰色地带的侥幸心理。

警方提示:互联网上暗流涌动,各种犯罪活动丛生。广大网民在网上搜索浏览时,对于凡是要求填写个人信息的网络行为,要始终保持高度警觉,明辩真伪。切勿随意泄露个人信息,给犯罪分子以可趁之机。

猜你喜欢

作案客服银行卡
窃贼是如何作案的
警惕团伙作案 远离非法荐股圈套
语音推销
谁划走了银行卡里的款
隐匿的作案痕迹
建议
出大事了等
销售能手
抓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