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灾害护理能力水平及影响因素的文献回顾

2019-05-30黄莉莎张耀丹李斯俭冯先琼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灾害救援护士

魏 华,李 静,黄莉莎,吴 芳,张耀丹,李斯俭,冯先琼

近年来全世界灾害频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护士作为灾害的第一反应者,在灾害管理的各个阶段承担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1]。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及国际护士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ICN)指出护士是灾害救援的核心成员,在灾害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3]。而护理人员的灾害护理能力水平的高低与灾害救援质量呈现正相关[4]。灾害护理能力是准备和应对具有威胁性、真实且可疑的化学、生物、放射、核危害、爆炸事件、人为事故及自然灾害或其他相关事件所需要的综合性的知识、技能和行为[5]。2009 年WHO 和ICN 联合制定了ICN 灾害护理能力框架,帮助护士明确在灾害中的角色,指导灾害训练和教育[6]。该能力框架分为4个领域(防灾/减灾能力、备灾能力、应对能力和恢复/重建能力 )10 个维度[3],成为具有全球指导意义的框架。本研究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分析灾害护理能力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旨在为今后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护理学及医疗相关文献累计索引(cumulative index to nursing and allied health literature,CINAHL)、Medline、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等数据库,收集1998—2018 年间相关文献,检索项包括“关键词&题目&摘要&主题词”,中文检索词包括“灾害护理能力,灾害护理胜任力,灾害护理核心能力”,英文检索词包括“disaster nursing competency,Disaster nursing core competency”。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为护士或护生;(2)文献类型为原始的研究型文献;(3)以中文或英文公开发表。排除标准:(1)重复的文献;(2)不能获得全文的文献。

1.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由1名研究者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其他研究者进行复核,文献检索流程见图1。

图1 文献检索流程

2 结 果

2.1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 共纳入16 篇文献,中文9 篇,英文7 篇。中国研究9 篇,瑞典、美国、韩国、约旦、沙特阿拉伯、新加坡、日本的研究各1 篇。研究设计均为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为急诊护士、灾区医院护士、救援队的护士、注册护士、社区护士、护生。研究工具中有5 篇是运用以ICN 灾害护理能力为框架编制的灾害准备度评估工具(Disaster Preparedness Evaluation Tool,DPET);4 篇运用杨美芳[7]编制的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评估工具;2 篇运用以ICN 灾害护理能力为框架自行编制问卷;其余5 篇运用自制问卷,自制问卷多是根据文献资料及访谈法编制,或者根据其他问卷改编形成。具体见表1。

2.2 国内外灾害护理能力水平研究现状 国内有关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水平的研究,多使用量表进行自评,因研究对象、使用的评估工具不同,结果稍有差异,但均显示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灾害护理能力,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而这些能力在灾害管理中凸显不足。国内研究分别调查急诊护士、灾区医院护士、救援队护士、注册护士、社区护士、护生结果均显示灾害护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不足以应对日益频发的灾害[7-15]。国外学者分别对902 名日本护士、474 名约旦护士、429 名沙特阿拉伯、569 名瑞典即将毕业护生和269 名瑞典注册护士、231 名韩国急诊护士、177 名美国急诊护士、1 142 名三级医院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均显示护士灾害护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无法有效应对灾害[16-22]。

2.3 国内外灾害护理能力影响因素

2.3.1 护士的灾难救援经历 纳入的研究中有9 项研究发现参加过灾害救援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得分高于未参加过灾害救援的护士[8,9,12-15,18,19,21]。新加坡有研究也发现有应对灾害经历的人,个人的灾害准备更好[22]。可能由于救援经历让护士置身于实战之中,不仅提高了救灾能力,也使其认识到具备各种灾害救援能力的必要性和自身的不足之处,促进他们主动去学习灾害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灾害护理能力水平。

2.3.2 灾害培训经历及灾害演练 纳入研究中有7 项研究发现参加过灾害继续教育、灾害演练的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普遍高于未参加过相关培训者[10-12,16-18,21]。新加坡的研究也提出参加灾害培训的医务工作者个人灾害准备高于未参加过的[22]。分析原因是有灾害救援演练经历的护士由于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对灾害护理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体验。这就提示相关科室不但要加强灾害护理基础知识的教育,更要加强实践应用的教育,使培训的内容和方式多样化,努力培养全面的灾害救援人才。

2.3.3 科室 纳入的研究中有4 项的研究对象是急诊科护士,而研究对象不单单是急诊科护士的研究中有3 项研究指出急诊科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高于其他科室。王恒等[8]对四川省经历过汶川地震的18 所灾区医院的723 名护理人员灾害护理能力的调查研究显示: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手术室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最高。我国学者徐晓华[15]、瑞典学者Nilsson[19]对全国护士的调查也发现急诊科护士灾害准备度更高。分析原因可能与各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性质有关。急诊科护士日常工作中就承担了医院的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有着丰富的急救知识、技能与经验,能有效应对突发灾害事件[23]。

表1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n=16)

2.3.4 职业成长 纳入的研究中7 项研究提到职业成长对灾害护理能力的影响。约旦的调查发现工作经验越丰富的护士自评灾难准备的知识与技能水平越高[16]。韩国学者的调查也发现:管理者的灾害护理能力高于非管理者,高职称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更高[21]。我国学者的3 项研究发现年龄越大、护龄越大,灾害护理能力评分越高,护理管理者的自评能力高于普通护士[7,10,13]。这可能是随着工作经历和经验的逐渐丰富,护士的知识形态由浅层次 、显性(程序性知识)逐渐向深层次、隐性(反思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情感性知识)发展,护理能力才逐渐得以发展和完善[24]。但瑞典学者的研究却显示,有长期工作经验的注册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水平并未高于工作经验短的注册护士,分析原因是护士能力在其早期的职业生涯中发展迅速,但之后则停滞不前。而灾害护理能力的发展应该是灾害环境下工作经验的积累,而不是一般注册护士的工作经验[19]。这提示在灾害培训中,可以运用模拟演练的形式,让护士置身于灾害环境中,来培养其灾害护理能力。徐晓华等[15]对全国护士的研究也发现25 岁以下及工作5年以下的护士,灾害准备度得分最高。36~45 岁和工作11~15 年的高年资护士灾害准备度得分最低,原因可能是近年不断开展的灾害护理培训中,年轻护士是接受培训的主力军[25]。虽然他们的工作经验不及高年资护士,但频繁接受灾害护理培训加深了对灾害的认识。这就提示护理管理者也应该重视高年资护士的灾害护理教育,让他们多接受培训,来提高自身的灾害护理能力水平。

2.3.5 学历 在本次纳入的文献中6 篇文献提到学历对灾害护理能力的影响。其中有4 篇文献提到学历越高,灾害护理能力水平越高[10,12-14]。分析原因可能是学历层次越高,接受教育时间相对越长,知识、技能储备也越丰富。但杨杏静等[11]和徐晓华等[15]的研究结果却显示第一学历为中专的得分明显高于大专和本科。分析可能与研究对象中大专生和本科生的工龄相对较短有关,早年中专毕业的护士已成为资深护士,工作经验丰富,经历的紧急事件较多,灾害护理能力水平也就越高,这再次提出工作经验对灾害护理能力的影响。

2.3.6 性别 本次纳入的研究中有3 篇研究提出男性的灾害护理能力高于女性[12,14,15]。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各医院男护士主要工作岗位均为急诊、重症,经常接触到急危重症伤病员,锻炼了他们的应急处置能力。

2.3.7 其他因素 王恒等[8]对灾区医院护士的研究还指出重灾区医院护士灾害护理能力高于极重灾区。分析原因:地震发生后,极重灾区由于距离震源近,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失惨重,而医院也难以发挥其应急抢险救灾的作用,而相邻较近的重灾区医院在保证和维护自身安全后,能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参与抗震救灾,实施紧急医疗救援[26]。李云峰等[9]指出震区医院救灾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低于外地派遣的救灾护理人员。原因可能是外地选派的救灾护理人员均为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及技术水平较为优秀者,而在震区的救灾护理人员基本是未经筛选的普通一线护士。徐晓华等[15]在对中国七个行政区146 所医院的8 852 名护士的调查发现,华北地区护士的灾害准备度得分最高,华中地区最低。瑞典的研究显示独自生活的护士灾害护理能力高于其他护士,经常在夜班工作的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更高[19]。新加坡的调查发现机构的准备、同伴的准备、家庭支持会影响医务人员对灾害的准备[22]。

3 讨 论

3.1 加强护士灾害护理能力培训,提高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水平 我国灾害护理学起步较晚,灾害护理的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薄弱,现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27]。研究显示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不足以应对日益频发的灾害事件。灾前缺乏灾害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将会阻碍灾时救护的发挥[28]。参加过救灾的护士都反映需要开展灾害护理的培训来提高自身的灾害护理能力水平[29]。成翼娟等[30]调查也发现护士对灾害培训需求较高。有灾害救援经历的护士能更好地应对灾害,但灾害护理能力只靠实际参与救援来提升肯定是不够的。政府及相关医疗机构(大学、专业学会、医院)应充分认识到开展灾害护理教育培训的意义及迫切性,全面启动教育培训工作,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护理人员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包括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专科护士培训及医院继续教育,才能促进我国灾害护理事业的发展,提高护士群体的灾害护理能力。

3.2 综合考虑灾害护理能力影响因素,有针对地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及方式多元化 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对灾前防灾备灾、灾时紧急应对、灾后恢复重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护理管理者在培训中应综合考虑灾害护理能力影响因素,针对不同的年龄、科室、职务、职称、护龄等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方式组织培训。现阶段我国很多医疗和护理机构已经积极推动灾害相关的培训,但培训内容与方式比较单一。在培训内容上,我国的灾害培训包括了急救技术、人员素质及人力物力的准备。然而国外灾害培训除以上内容外,还涵盖了检疫和洗消、现场心理救援、流行病学知识及公众管理等一系列灾害相关内容[31]。因而相关机构需要建立完整的灾害护理培训体系,丰富培训内容。在培训方式上,应该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不同的教育培训内容及灾害自身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如理论讲授法、讨论法、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观看视频等。培训方式应以现场模拟演练为主,课堂理论教学为辅[27]。而且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可借助网络或微信等平台,建立在线学习课程,为护理人员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学习途径[32]。

猜你喜欢

灾害救援护士
最美护士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紧急救援
千年蝗虫灾害的暴发成因
蝗虫灾害的暴发与危害
3D打印大救援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