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邮电大学:在通讯领域勇闯无人区

2019-05-30尹颖尧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2019年5期
关键词:信通无人区人脸识别

◎尹颖尧

人人打电话,人人上网,谁也离不开通讯。通讯技术哪家强?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简称信通院)说第二,恐怕没有谁敢说第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的北邮信通院,正在通讯领域勇闯无人区。凭借突出的学科实力、明显的专业优势以及多年来对电信行业的贡献,北邮在每一部手机里都留下了“BUPT inside”的印记。

>>>巨人专业<<<

北京邮电大学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信通院是北邮人数最多的学院,仅通信工程一个专业,本科生每个年级就有十几个班,每

个班30~40人,可谓“庞然大物”了。

从第一代大哥大手机,到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小型手机,再到第三代第四代数字手机,到现在的4G、5G互联网,信息技术无不走在各行各业的最尖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主要研究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以及在计算机通信、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学院根据当今通信发展的需要,设置了通信网与交换、光纤通信、无线通信、信息处理与多媒体技术四个专业方向。

支撑起庞大信通院的核心力量,是大量优秀的师资。好的导师能够准确地把握学科前沿的发展方向,带领研究走得更快更远。学校的专家学者形成了16个科研团队,围绕信息理论与技术、无线通信、多媒体技术、通信网技术、泛网无线技术、网络搜索等多个方向,依托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网络体系构建与融合”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移动互联网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多个顶尖实验室,承担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863计划等多项国家/部级科研项目,并与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中科院计算所、联通中讯设计院、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国家电网、华为、中兴等企业开展了多领域深层次的项目合作,对通讯领域的各个“无人区”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突破,并获得众多国家级的奖项。

>>>尖端研究<<<

2016年,凭借对4G互联网的突出贡献,北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短短三十多年,我国就经历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的发展过程,全球进入4G标准竞争后,北邮的学者和通讯行业的专家们突破了重大核心技术,提出并主导了TDLTE国际标准。而且信通院在5G方面的部分科研成果也已被标准化机构所采纳,成为未来5G的标准。以前每一台PC上都标有“Intel inside”,今后每一台手机上也都应该标上“BUPT inside”,因为北邮对手机内的每一样技术都有贡献。

不仅在4G、5G方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研究范围还有很多,最典型的就是5G智能网联汽车了。5G除了更快,相比4G带来的感受可能不会更多,但把它运用到物联网这个领域,带来的可能会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是目前信通院重点研究的内容。我们在电影中才能看到的无人驾驶汽车很酷炫,很多人都不信它真能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而现在,只要通过5G互联网方式将车的发动系统和车内的通信连接起来,无人驾驶就能实现。

当然,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大量的科研难题需要攻克。虽然无人驾驶的商业价值很高,但运营商不敢轻易做这个项目,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技术解决5G技术背后的种种问题。首先是实现车车通信。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把发动系统和车内的通信连接起来,更多的情况下,是通过通信系统把车与车连接起来。举个简单的例子,人在开车时,前车踩了刹车,后车驾驶员在看到前车的刹车灯亮了才会跟着踩刹车,一旦他分心没看到,就可能追尾。而如果有了车车通信技术,前车刹车时根本不需要亮灯,只要发个信号给后车,后车就会自动刹车,大大提高了行车安全性。但问题是,路上行驶的前后车都是不认识的,如何让车辆识别并接收陌生的信息,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同时,车辆在行驶途中一旦发生基站连接不顺畅的问题,就会发生车祸,这样的车也没人敢用。北邮正在进行相关研究,预计到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或许就能正式投入使用了。

除了智能网联汽车,人脸识别也是一例。人脸识别的课题向来是领域内的研究难点,虽然人脸的获取比较容易,但由于人的表情丰富、以及光照、成像角度、成像距离、发型饰物的变化、背景环境等因素,以往检测的准确率并不高。为此,研究团队针对照片、视频中人脸识别的不同应用,开发出多种的人脸识别算法,其中基于深度学习的实时人脸识别算法,在公开基准测试数据集Labeled Faces in the Wild(LFW)上的准确率高达99.2%。这种人脸识别算法可以用于电视视频内容分析、相册自动分析、线上购物支付、海关、公安视频监控领域的人脸验证等。并且通过优化更贴近实际的真实场景图像,使之成为在真实情况下实用的人脸识别引擎。

>>>技术领袖<<<

北邮要培养的是信息通信领域的技术领袖。为什么不是“领袖”而是“技术领袖”呢?“北邮是这样解释的:“领袖是非常全面的,包括会处理人际的关系,能找到钱融到资,要懂一定的技术,还有很多其它能力。培养领袖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所以北邮加上了‘技术’二字,让学生首先能够解决技术难题。创业界曾有个笑话:‘我们团队什么都准备好了,就差一个写程序的了。’可以说,北邮培养的人才就是来补技术短板的。当然,他们不但能做技术,也能做技术负责人。”

为培养“技术领袖”,北邮对学生施行着培养高标准:本科生要达到研究生水平,研究生开始做博士的内容,博士生则要探索无人区。2013年开始,每年本科新生入学时,信通院的老师都会买一些具备无线通信能力和基本传感能力的嵌入式组件送给学生,鼓励学生动手研究设计一些程序。期间遇到困难了,老师就会教授相关的知识,学生学起来就很带劲儿。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老师还会经常搞一些合作性的实验,比如给团队一个课题,引导学生一起搞创新。

与本科生的“玩中学”的培养模式不同,学院对硕士生的要求就比较高了。研究生加入教授的科研团队后,就要和团队一起攻克一些只有少数人会的东西。在北邮,本硕连读比例一直保持在较高比例。

2017年,北邮开始对本硕博连读的学生实施“3+1+4”贯通培养,获得博士学位的时间从11年缩短为8年。乍一看很有吸引力,因此大批学子都有报考意愿。但如果你看上的只是时间上的优势,还是需要慎重考虑。北邮需要的学生,除了有资质,能吃苦,还要敢于接受5G、深空、深海等通信方面一些无人区不可能的挑战。 因为无人区研究的背后,是大量无用的付出,也可能研究到最后都没有成果。如果谈到这里依然吸引你,那北邮欢迎你的加入。

在北邮,学生还有很多机会参与校企合作,在这个开放的教学环节中感受科研热点,了解工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将探索无人区的科研任务完成得更好,学院还结合国家重大需求,成立了师生共建的大团队、设立短期和中长期海外访学计划、邀请国内外大师级的教授来北邮举办暑假课程班等等。“我们会引导学生走正确的路,但也会让学生明白,这其中的挫折和失败永远要大于鲜花跟掌声。”

猜你喜欢

信通无人区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的“国标”来了
中科视拓开放商业版本人脸识别算法
微网信通长期拖欠员工工资中介机构费用也给不起了
中联信通宣称被强制“当爹”起诉工商局求改“出身证”
荣耀畅玩7C:人脸识别
电力信通站点动环监控标准化建设
供电公司信通“三维三化”管理
“人脸识别”人工智能测谎仪研发成功
溯溪:溯源之舞
《无人区》点映 粉丝感叹4年没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