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心理影响的效果分析

2019-05-28施红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整体护理焦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施红

【摘要】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心理影响的效果。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随机数字表法将9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5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腹式呼吸、心情放松等训练。分别将两组病人入院当日和干预1周后患者的焦虑程度及睡眠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当日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分别为(3.51±1.02)分和(4.05±1.2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一周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为(4.16±1.05)分低于对照组的(5.26±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当日的焦虑评分分别为(43.80±5.86)分和(43.46±5.7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一周后焦虑评分为(35.67±5.41)分低于对照组的(42.80±5.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能显著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焦虑程度,改善睡眠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整体护理;焦虑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1..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在全球范围内患病率较高,预计到2020年将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1]。2015年调查显示[2],COPD的患病率约为17.5%。在中国COPD已成为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负担,同时反复的病情发作,往往导致患者焦虑,严重时导致患者不能正常睡眠[3]。近年来,由于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护理模式受到护理工作者的重视,整体护理的观念也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和重视。整体护理[4]是以系统的方法将病人看作一个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以病人为本满足其身体心理上的全面需求。因此,这是一种系统化的科学的工作方法。由于整体护理模式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等特征,所以将其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都贯穿于COPD病人护理的全过程,可以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精神、社会等各方面都达到最佳状态,降低患者焦虑状况从而提高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的在我科接受治疗的99例COPD病人,其中男53例,女46例,平均年龄(62.65±8.75)岁,年龄男(62.13±8.23)、女(62.46±7.75),无心脏病及呼吸衰竭史和其他器质性疾病。运用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55例,对照组为44例。两组病人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病情、家庭背景和文化程度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被选择入组需满足的条件为:(1)能识别、理解中文,能完成问卷的患者;(2)患者同意参与研究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传统的基础护理,而观察组不仅有基础护理还增加了整体护理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还需实施以下干预措施:(1)建立心理治疗的氛围。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对患者进行基本信息的讲解,如:医院情况、病情信息、治疗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等。(2)护理人员要展开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指导,要与病人进行很好的沟通交流,在与病人的言谈中要举止文明有礼貌,语气亲切,态度随和,因为病人对护理人员的言语、举止感觉很敏锐,稍有失言,病人就会产生怀疑、担心的心理,怀疑护理人员对自己有所隐瞒而产生不信任。与病人交流最好不要使用专业术语,要用通俗易懂的词语,而且对于不同文化层次的病人应采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病人和家属都能理解手术的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告知病人及家属手术后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不适症状及医护人员会采用的处理方法,让他们知道手术后护理人员会很好的照顾病人的,使病人能安心地接受手术,打消病人的顾虑。与病人交流中要事实就是,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要正确地回答,不能乱说,来增加病人的疑虑而产生的心理负担,与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告知其好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康复的重要性,因为积极的态度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有利于疾病的康复,而悲观的态度则对机体的康复有负面影响,能降低人的抵抗力,不利于恢复,降低了治疗效果。也可以向病人举例那些手术后已恢复良好的病例,来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及对自己也能很快恢复产生信心。(3)与病人要保持和谐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情绪,一旦发现病人有不良情绪的出现及时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想病人所想,不断的鼓励、支持病人,取得他们的信任。使病人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自身要加强心理方面的护理培训和考核,了解心理诊断和心理治疗的程序和意义,把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和医学知识在观察组实施。(4)意念放松的训练 :诱导患者通过想象某一样美好的事物驱除患者头脑中的一切杂念以达到一种身心平静的状态直到焦虑恐惧心理减轻或消失[5]。(5)呼吸松弛训练[6]:入院后开始训练腹式呼吸,告知病人采用腹式呼吸的优点,能减轻术后伤口的疼痛,帮助恢复。告知患者做呼吸松弛训练时要精神集中,做深呼吸,呼吸频率均匀,有一定的深度,全身心的要放松。(6)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护理人员可给病人一些好的信息,运用分散病人注意力的护理方法,如可以通过与病人聊天、放音乐的方式来分散病人对焦虑、疼痛及不适的注意力。(7)请病人家属也一起参与进来,一起制定心理护理的计划,让家属了解如何与病人有效溝通,使患者减轻心理负担,保持心情放松,能很好的面对手术及术后的康复。

1.3 评价指标

焦虑自评表[7](SAS)其中包含20个项目因子分为4级评分,用以评定病人的主观感受,得分<50分为正常,患者无焦虑;50~59分为患者轻度焦虑;60~69分为患者中度焦虑;>70分为患者重度焦虑,SAS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

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8],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0~2l,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得到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评分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深睡眠量表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深睡眠质量量表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一周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为(4.16±1.05)分低于对照组的(5.26±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有了改变,生活环境却不断的被破坏,而得COPD越来越高,一旦确诊为COPD,人们的心理上会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同样COPD患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不良的心理因素,病人产生会对自身疾病的担心,对家庭经济负担上的担心,很有可能会对疾病的康复产生消极影响。患者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诱发一系列心理行为改变,严重影响COPD患者术后的恢复[9]。通过本研究发现,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病人的紧张焦虑情绪。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当日的焦虑评分分别为(43.80±5.86)分和(43.46±5.7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一周后焦虑评分为(35.67±5.41)分低于对照组的(42.80±5.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整体护理干预明显地减少患者的紧张焦虑反应的出现,改善了睡眠情况。由于病人对病房环境的陌生,对治疗方法的不了解,易于产生疑虑、从而会有紧张焦虑心理,这些病人就会产生治疗中及手术出院后的不良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可通过对患者进行入院前宣教,介绍病房环境,治疗方法,,让康复期的病人进行现身说法,来减轻病人的焦虑情绪,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使病人能配合治疗。

当病人适应病房后,护理人员教会患者术后进行腹式呼吸,因为,患者焦虑之后可导致血压升高,呼吸急促,以胸式呼吸为主,胸式呼吸易因导致通气不足,能反射性地刺激胸腔迷走神经而加重患者的焦虑情绪,形成恶性循环,但腹式呼吸能阻断这种恶性循环,使焦虑程度减轻,放松全身,避免了引起的呼吸暂停。呼吸松弛训练法可使患者心率、脉搏、呼吸变慢,血压降低,耗氧量减少,这些生理变化也伴随着相应的心理效应,如紧张、焦虑情绪得以缓解。同时结合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护理方式使之更有效。病人在改善了心理状态后能够很好的配合治疗和康复治疗。同时,护理人员也要做好家属的工作,因为他们的反应也会直接感染到病人,所以护理人员要教会家属控制自己的焦虑、紧张的情绪,要学会安慰支持病人,家属的支持有时更胜于护理人员的安慰,因此要让家属也参与进来,一起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由此可见,COPD的反复病情变化能让病人产生焦虑紧张的不良情绪而影响到治疗效果,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的可能,但通过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也使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使患者能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 张彩虹,何国平,李继平,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0):1120-1123.

[2] 陈 颖,刘 颖,曹 炜,等.北京市部分地区老年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状况调查[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5(4):234-237,241.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0(4):255-264.

[4] 任玉珍,王 忠,时 娟.中医整体护理和系统化整体护理关系探讨[J].护理研究,2012,26(36):3430-3431.

[5] 方 岚,吴开文,黄清如,等.调节意念训练对分裂症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5):149-150.

[6] 马晶晶,殷春燕.三线放松法结合呼吸松弛训练对肺癌病人术前焦虑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4):340-341.

[7] 代金兰,韩 蓥,陈 倩.共情护理联合放松训练对COP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7):1295-1297.

[8] 李秀蓉,陈 慧,王 欣,等.血液透析病人睡眠質量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全科护理,2017,15(32):4017-4019.

[9] 牛瑞兰,刘银芳.心理支持疗法在COPD合并情绪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1):1304-1307.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整体护理焦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42例剖妇产患者的术后整体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