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墙头马上》中李千金的悲剧性

2019-05-27孙娇雯

戏剧之家 2019年11期
关键词:悲剧性女性

孙娇雯

【摘 要】《墙头马上》一直以来被诸多学者定义为爱情婚姻喜剧,塑造了李千金敢爱敢恨,勇于表达自己内心诉求的女性形象。但是看似圆满结局的背后,却具有浓厚的悲剧性色彩。本文将从李千金的爱情悲剧、家庭悲剧、社会悲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墙头马上》故事背后的女性悲剧。

【关键词】墙头马上;悲剧性 ;女性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1-0017-01

一、悲剧性的源头

《墙头马上》的故事取材于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井底引银瓶》,把一个劝诫女性不要把自己的一生随意托付他人的悲剧性故事改编成了典型的才子佳人的故事。白居易在开头直接写明该诗的目的是“止淫奔”。整首诗都是带有悲剧色彩的,诗中以“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作为结尾,将女性追求自由爱情与婚姻的悲剧下场作为例子,起到社会风化的警戒作用。

白朴的《墙头马上》虽然在故事中增添了喜剧因素,但其背后仍然是一个悲剧性的故事。《井底引银瓶》和《墙头马上》的女主人公都是为了追求自己的恋爱与婚姻,即使从结局上看后者似乎较前者结局更圆满,但其本质都是以女性的反抗失败告终,这也正是这部戏剧的悲剧所在。

二、悲剧的表现形式

(一)爱情悲剧。李千金在故事中的形象与其他才子佳人中女性形象不同,她有着敢爱敢恨的果断与勇敢。正值青春年华,难免春心萌动,大胆说出了当时闺房的埋怨,“我若还招得个风流女婿,怎肯教费功夫画远山眉”。当她和裴少俊在墙头马上相遇时,内心的第一想法是“恨不得倚香腮左右偎。便锦被翻红浪,罗裙作地席”,才相遇便想着和裴少俊的未来。而裴少俊则是“这小姐有倾城之态,出世之才,可为囊篋宝玩”,“囊篋宝”与李千金“爱别人可舍了自己”相比较,注定了李千金将面对的是一桩爱情悲剧。

李千金的爱情悲剧首先体现在不见天日的婚姻生活,七年生下一儿一女。裴少俊却未与家人坦白,仍在家中扮演着刻苦读书的孝子,而自己的妻子七年为裴少俊的“囊篋宝”。当李千金和她的儿女被裴尚书撞见时,不畏咄咄逼人的裴尚书,勇敢地说出“这姻缘也是天赐的”。反观裴少俊,他的第一反应时“少俊是卿相之子,怎好为一妇人,受官司凌辱?”而后便写下了休书,他的短短两句话,便把其自私的性格暴露无遗。一位千金小姐甘愿抛下自己的家庭与身份,隐匿于后花园中相夫教子,最后却换来丈夫的一封休书。

从“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到后来被赶出裴家的“则兀那墙头马上引起欢娱,怎想有这场苦,苦!”李千金的爱情幻想最终被现实无情地打破。

(二)家庭悲剧。《墙头马上》被认为是喜剧的很大原因是因为结局的圆满,但是这只是裴家的圆满,反观李千金家却是家破人亡。

李千金离家七年杳无音信,被赶出夫家后,父母早已双亡。这便是她自己酿成的家庭悲剧。当裴父发现劝李千金回裴家不成,便拿李千金的两个孩子作为要挟,倘若不答应就不让她与两个孩儿相见。李千金在已经失去父母的情况下,若再不答应,则必然母子相离。她只得牺牲自己的尊严,避免对孩子造成伤害。

(三)社会悲剧。故事的结局李千金重新回到裴家,并不是因为裴尚书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裴少俊的争取,而是因为李千金的“李世杰之女”的身份。当裴尚书了解到李千金的身份后立刻来向李千金认错,从“娼优酒肆之家”改口叫“孩儿”。裴尚书在劝李千金时说了“谁知道你是李世杰的女儿”和“谁知道你暗合姻缘”,正是这两个“谁知道”,反映了当时裴尚书愿意承认李千金儿媳妇的身份,首先是因为李千金的家世地位,其次她与裴少俊原有婚约,只是暂时搁置了。这两点便符合当时社会上门当户对的原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像李千金一样处在上层的女性属于少数,更多私奔女性的最终下场与《井底引银瓶》中的妇女一样,有家不得归,有苦不能言。

三、大团圆结局的背后

《墙头马上》的大团圆结局,也是学者们将其定义为爱情喜剧的重要因素。在这背后,却是以裴家为代表的封建制度的胜利与以李千金为代表的女性的沉默妥协。

裴少俊高中状元后回来寻李千金,被李千金拒绝后以“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作为休妻借口,指明自己是孝子而不是有意为之。如若其真是個孝子,应该在私奔之前就与李千金说明自家父母管教严格,改日迎娶。

裴父则是典型的封建大家长,管控着家中一切。裴父的动怒归根结底是由于裴少俊没有按照他设定的人生规划走。首先,在裴父心中,裴少俊是“惟亲诗书”的俊才,必能功成名就。当他发现裴少俊不仅偷藏女人,还育有两个孩子时,破碎了他的威严与希望。转而将自己儿子的失控归结于李千金。其次,门当户对的思想使裴父全然不能接受来路不明的李千金。当裴少俊考取功名后,裴父也得知了李千金的身份,两个矛盾都解决了,才有挽留李千金回到裴家的结局。裴父之所以最后接受了李千金,更多的是因为她的背景身份。

李千金最后同意回到裴家并不是欲拒还迎的伎俩,而是当下妇女的无奈与妥协。裴父裴母用李千金的两个孩子作为要挟,如若不认便带他们回去。在孩子的求情下才愿意认公婆。即便回到裴家,裴尚书的说辞是“孩儿也,您当初等我来问亲,可不好?你可瞒着我私奔来宅内,你又不说是李世杰女儿”,仍然是对李千金私奔行为的否定,对封建制度的维护,而李千金仍是那个有错之人。看似大团圆结局的背后,是封建等级秩序与门当户对观念的胜利,是中国传统女性的压抑与沉默,也是导致李千金爱情婚姻悲剧的根源。

猜你喜欢

悲剧性女性
从“淳安女童失联案”看新媒体的悲剧性事件报道
悲剧性的探索*——歌德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的和谐路径
21世纪以来被拐卖女性文学中的典型形象
《闲情偶寄》中的中国女性之美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中学语文悲剧性作品的教学探讨
剖析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中的悲剧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