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共青团活动育人在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优势

2019-05-27魏丹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3期
关键词:广大青年共青团培育

摘 要:引导大学生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加强修养、完善自我,同时在共青团活动育人的过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完善引导青年的认识、认知、认同的过程,最终实现青年成长成才、报效祖国。

关键词:共青团活动育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年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将决定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他们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非常重要。

青年在哪里共青团就在哪里,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中明确指出共青团是中国共产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助手和后备军。活动育人是共青团育人的主要方式和特点也是共青团的光荣和优势所在,同时也是通过组织实践活动的形式把广大青年培养成为共产主义者。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文化特点,采用其更容易接受、更乐于参与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达到教育目的。运用共青团活动育人的特点、作用引导大学生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加强修养、完善自我,同时在共青团活动育人的过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完善引导青年的认识、认知、认同的过程,最终实现青年成长成才、报效祖国。共青团活动通过其鲜明的政治性、实践性、时代性、发展性和创新性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力的土壤、助推器、创新平台。

一、共青团活动育人助力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引广大青年建功立业的指导思想,只有将个人的信仰同祖国民族的信仰共同融合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同时新时期的高校共青团工作也承担着在大学生群体中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任务。运用共青团活动的特点通过其鲜明的政治性、实践性、感奋性、时代性、发展性和创新性,将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通过活动根据青年的身心特点并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奋斗目标开展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吸引、团结广大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生活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一)政治性、实践性树牢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

政治性是共青团的第一属性,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始终将思想引领做到首位,保持共青团鲜明的政治特性。实践性是共青团活动最近的特征,它是载体,没有载体的活动是不存在的。理想信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的“缺钙”,而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关键期,青年追求理想的高度决定着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青年的精神状态决定着未来中国的现代化品质。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融入其中,引导广大青年坚定理信念,从而让其更好的去投身到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首先要解决好广大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认知、认同。要在活动中引导青年勤于学习,在活动的设计中注重政治性和实践性,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读书会、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宣讲活动等在活动中去学习生活哲理和社会知识,从而得到更多的思想启示。在调查问卷第17题中,与信用对话、建党95周年、学习十九大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对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90%的同學认为此类活动引导青年团员树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引导青年团员爱党、爱国、爱人民。

(二)感奋性、时代性激励广大青年立志成才报国

感奋性是共青团活动的行为特征,是青年身心特点决定的,青年心理的感应性和感受性强,从而活动的获得感就强。时代性是共青团活动的风貌特征,时代塑造青年,青年创造历史,共青团活动带有鲜明的历史印记,在活动开展中无论是从内容、价值取向上还是形式上都要适应广大学是的身心特点,追逐更新的社会时尚。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也是青年加强修养、完善自我的过程,更是青年成长成才、报效祖国的过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中华民族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共青团活动要充分发挥其感奋性和时代性号召广大青年建功立业,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通过活动的设计激发青年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大局意识,自觉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自我成长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但广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识水平是不同层次的,要让广大学生感受到核心价值观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通过开展覆盖面广大的活动来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活动的设计中注重活动的感奋性、时代性引导他们身体力行的去践行,最终达到真正的引领社会风尚,在调查问卷第5第,在问到是否愿意参加志愿活动,90%的同学愿意参加80%的同学同学认为参加志愿服务丰富生活体验,提供学习的机会,对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引领作用。只有身体力行模范践行才能更好的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活动动设计中注重新时代楷模的感奋力量,通过先进人物的事迹感奋大学的思想,通过思想的冲击真正的让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入心入脑,引导他们从小事做起。

(三)发展性、创新性引导大学生引领社会风尚

发展性是共青团活动的运行特征,在活动风格上显示更强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同时,体现人本化、世俗化展示人性美各人情美。创新性是共青团活动的不竭动力,针对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改进新方法、永葆共青团活动的生机与活力。在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运用其发展性、创新性特点设计大学生喜爱传播形式。据官方统计50%大学生一天在社交平台上的时间最少为1小时,新媒体作为当下较火的传播平台,在活动的设计中开展我为祖国打call、微电影大赛、抖音大赛等活动贴近、吸引大学生消除距离感,在活动结束的访谈中80%的同学更喜欢用这样的方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更加的能深入的去拍一些贴近于生活并可以正能量的视频。当今社会思想文化交锋日益激烈这就要求广大青年立足本国国情,植根中国的历史文化,同时也要具有国际视野,努力承担起传播“中国好声音”的历史使命和崇高责任,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以继承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广泛开展经典诵读大赛、书画展、主题宣讲等活动用共青团组织的社会功能引导广大青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撑共青团活动的意义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存在的诸种价值观念体系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与青年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对于广大青年的发展具有根本的影响和意义,为青年的发展提供价值支撑、价值激励和价值目标,引导广大青年通过现实的活动去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一)理论支撑

核心价值观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认同的思想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是立国之本、社会发展之基、民族精神之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构建精神家园、提供精神滋养,为共青团吸引、团结广大青年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供给;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根据青年特点积极组织有影响、有时效的活动,发挥团的战斗力,带领团员青年在活动中受教育、起作用、做贡献、长才干。

(二)内容支撑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高度概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培育昂扬向上公民品格的价值准则。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并且直接、全面、深刻地影响着广大青年的价值观念、价值选择和价值行为。在共青团活动的设计中以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引导广大青年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中思有所據、行有所循、踏实生活。广大青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稳定时期在此期间任何价值理念都可能影响其价值观的稳定,不稳定的价值观会使广大青年出现思想混乱、无所适从的状态,甚至影响到校园、社会的稳定,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具有安顿人心的作用,在共青团活动的设计过程中以继承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延续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增强民族认同感。

核心价值观代表着整个社会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在共青团活动的过程中运用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引导广大青年明德、守德、修德。共青团作为党的后备军,同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组织根据青年的身心特点和特殊利益,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奋斗目标而开展的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核心价值观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认同的思想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是立国之本、社会发展之基、民族精神之魂,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担负着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认识观和价值观的使命,用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学习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从而真正将个人的命运同国家、社会、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做到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生活、学习、工作的全过程,切实做好在培育中践行、在践行中传承。

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共青团活动的特点通过其鲜明的政治性、实践性、感奋性、时代性、发展性和创新性,将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通过活动根据青年的身心特点并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奋斗目标吸引、团结广大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共青团工作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根本任务相吻合。

参考文献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读本[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

[2] 石国亮,莫忧.新时代共青团工作做什么怎么做[M].东方出版社,2018.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共青团活动育人在培育高职高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实践研究》项目计划编号:NJSZ1612。

作者简介:魏丹(1983.10- ),女,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人,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助理研究员,内蒙古自治区团校(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艺术修养、礼仪素养。

猜你喜欢

广大青年共青团培育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