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外来务工子女教育新方法

2019-05-24王一鹏

教育界·中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育方法现状分析

王一鹏

【摘要】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得到快速稳定的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在这一发展进程中给予了巨大的劳力支持。城市化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改善了经济结构,但也伴随着各种问题的到来,其中,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问题尤为明显。青少年的教育问题直接影响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兴旺发达,分析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优化改善,十分必要并且非常紧迫。

【关键词】 外来务工子女;现状分析;教育方法

教育应是最客观、最公正的育人过程。教育公平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古老意念。不同国家和社会阶段,它的概念是不同的。我国教育追求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应确保青少年受教育的权利、机会和条件均等,给予相对平等的教育结果和成功的机会。理念与现实总有差距。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现状堪忧,外来务工家庭大多亲子教育缺失,教育基础较差,子女的整体素养及表现较差。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与业界共勉。

一、外来务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1.内心自卑孤独,缺乏安全感

外来务工子女大多来自偏远地区,他们的经济条件、成长环境、教育基础、教材内容、教学进度等都与本地城市学校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他们的表达力、交往力、理解力、学习力等都不足。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尚不成熟,还未树立正确的“三观”,还不足以明事理、辨是非。这样的状况,很容易让他们封闭自我,关闭心扉,难以融入班集体,内心感到失落、孤独、自卑和焦虑,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以致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

2.家庭教育淡漠,鲜有教育关注

美满的家庭,不仅是身体的居住所在,还是心灵的寄托。幸福的家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温床。父母的性格、品质、习惯、作风等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成长。外来务工家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忙于生计,缺少关注孩子教育的精力;(2)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缺少帮助孩子学习的能力和方法;(3)父母整体素养不高,对“言传身教”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日常言行没有给孩子良好的熏陶。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影响青少年成人、成才的关键所在。

3.知识基础薄弱,学习成绩较差

外来务工子女成长的经济环境、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相对落后,知识面狭窄,知识量不足,加之跟随父母工作流动性较强,学校的稳定性较差,父母大多没有精力和能力加以辅导和监督,导致他们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如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要求预习复习、作业质量较差等,学习状态和成绩自然不够理想。学习不理想又会导致内心的自卑与孤独,这一不良的循环过程亟待改善。

二、改善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现状的办法

1.营造温暖的氛围,倾注关心和友爱

新时期需要培养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心理健康是指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都处于正常状态,智力、认知、情感、意志、态度、情绪、性格等都处于正常的调控状况。外来务工子女因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大多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教师应给予高度关注,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首先,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立身为师,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学问与德行的标杆,为学生营造优良的德育环境。其次,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用真情和爱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思想状况,以德服人又以情感人,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和勇气,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学习与生活。培养正确的“三观”和道德品质,树立坚强的意志和精神。再次,教师应引导班级同学接纳、欢迎、帮助外来学生,从班级内外、课堂内外、生活及学习各方面给予外来学生关心和支持,将班级建设成温馨、友爱、团结、向上的大家庭,为外来务工子女全面和谐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加强家校联系,给予教育支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乐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人生目标的实现。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是社会大教育的重要内容。外来务工家庭对子女教育关注程度相对薄弱,亟待学校和老师对这一现状进行调整和改善。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1)学校可建立家校联系册、班级微信群等,定期、适时与家长保持联系与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做到学校、教师、家庭信息同步一致。(2)学校可组织专题性讲座,教师定期家访,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意识,掌握教育方法,丰富教育手段,提升教育能力,让家长积极地配合、支持、辅助教师教育学生。学校、教师、家庭三方合力,共同培养优秀的人才。

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指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总结出的自发性的学习行为方式和快速掌握知识的策略。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意识,增强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让学习成为有趣味的事情,学习热情和效率将大大提升。相比本地学生,外来务工子女因成长及教育环境的缺失,导致他们的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方法更无从谈起。教师应针对该群体的特殊状况,对他们进行针对性、实用性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首先,教师应加强自身学习,汲取教学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学素养;对学生保持细心、耐心和爱心;认识到习惯的改变和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时间和坚持。其次,可为外来务工子女针对性地安排帮扶生,可从班干部或学习优等生中调选,帮他们补缺补差,为他们树立学习的标杆,鼓励他们积极改变和进步。再次,教师可定期举办学习沟通会,分科目、有主题、针对性、系统性地进行学习方法、学习难点、学习重点等的信息交流和分享,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女学法的指导。最后,在课堂上,教师应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关注,有意识地让他们回答问题,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勇于表达,培养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和勇气,让他们更快地进步和成长。

4.尊重群体差异,科学人性评价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教学效果的试金石,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外来务工子女的评价应更注重多元化及人性化。学校可制作“成长卡”,分“成长普通卡”“成长银卡”“成长金卡”,根据表现的优秀程度分类发放。五张普通卡可兑换一张银卡,两张银卡可兑换一张金卡。学生得卡的种类和数量,是期末甄选、评优的重要标准。学生的小小进步和点滴的成长都可获得一张成长卡,尤其对外来务工子女,老师们应不吝赞美。还可建立“成长记录袋”,可包含课业及课外内容,如学生的成绩单、优秀作文、精美画作等等,并定期举办分享会,及时交流、反思、总结,让外来务工子女这一群体感受来自家长和老師期许,感受同学的纯真友谊,自我肯定,自我加勉,感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谭立宇.外来务工人员在教育子女时应注意的问题[J] .华夏教师,2018(05) .

猜你喜欢

教育方法现状分析
一个都不能少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