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对我国0—3岁幼儿家庭教育的启示

2019-05-18孟祥玲

考试周刊 2019年41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

摘 要:蒙台梭利教育是享誉20世纪的教育模式之一,其早期教育思想是蒙台梭利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对现今幼儿教育尤其是0-3岁幼儿的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论述从蒙台梭利早期教育的思想中可以得到关于我国0-3岁幼儿家庭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蒙台梭利教育;幼儿;家庭教育

蒙台梭利被誉为20世纪“幼儿教育改革家”。蒙台梭利十分重视早期教育,幼儿期的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早期的毫厘之差会导致日后生活的重大偏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近些年来,0-3岁的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发展,本文将从蒙台梭利教育思想角度来探讨0-3岁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

一、 蒙台梭利教育早期思想

(一) 儿童具有“心理胚胎期”

蒙台梭利提出了儿童发展具有“心理胚胎期”。在她看来,人刚刚出生就心理来讲是一张白纸,在内在生命力的驱使下,吸收外在环境的种种影响,不断地积累资料,逐渐形成了许多感受点和心理所需要的器官,在此基础上才产生心理活动。所以,0-3岁的教育至关重要。

(二) 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对外界环境具有一种强大的吸收力,她把这种力量称之为“吸收性心智”。它指儿童通过与周围环境的密切接触和感情的联系,获得各种印象、吸收文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个性和行为模式。蒙台梭利认为0-3岁幼儿处于无意识吸收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通过感知觉和动作探索环境,同时学习所处文化的语言。因此,蒙台梭利强调必须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环境,供幼儿吸收,从而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

(三) 幼儿发展具有敏感期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发展具有敏感期,正是这种敏感期使幼儿能从复杂的环境中选择对自己生长适宜和必不可少的东西,使自己对某些东西敏感,而对其他东西无动于衷。

(四) 幼儿的发展通过“工作”实现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的发展通过“工作”实现。这里的“工作”是幼儿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自发地选择与操作活动材料的活动,是身心协调、手脑结合的活动,是幼儿自主成长、自我促进的活动。

(五) 自由与纪律观

自由与纪律观也是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台梭利的自由与纪律是同时存在的,纪律是建立在自由基础上的。真正的纪律是幼儿积极主动地遵守,幼儿是自己的主人,能够在需要遵从某些生活准则的时候,可以节制自己的行为。纪律通过工作来实现。

二、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对我国0-3岁幼儿家庭教育的启示

早期教育具有运用感官学习,在与环境互动中自然学习,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需要反复进行等特点,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做了相关的阐述。因此,发展我国0-3岁幼儿的家庭教育可以从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得到一些启示。

(一) 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环境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如古代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今有临校而居。作为家长更要深知环境对幼儿的重要影响。

蒙台梭利强调要为幼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家长要为幼儿提供适合其成长的物质环境,如自由活动的空间、符合其身高的柜子与固定轻便的桌椅、摆放和存储玩具的柜子、箱子等,可以供幼儿自由取放,满足其自由活动的需求。

另一方面也要为幼儿提供专注的环境,如玩具数量限制原则。玩具的提供并不是越多越有助于幼儿的发展,而是要考虑到其教育性,适宜性。有些家长盲目地为幼儿选购玩具,导致玩具堆积如山,其教育功能缺乏或是重叠,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这都会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

精神环境主要是指家长要为幼儿营造温馨、舒适、平等的氛围。当今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协商与沟通,而这些技能技巧都是在家庭中模仿与学习的。

(二) 正确对待幼儿的敏感期

从幼儿心理学角度来说,任何一种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都有着特定的规律,这就为幼儿教育提供了契机。作为家长要掌握幼儿发展过程中的敏感期,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如6岁前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在这段时间内幼儿可以毫不费力、自然而然地获得语言能力,但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学习语言就非常困难。学习汉语是这样,学习外语更是如此。

(三) 给予幼儿自由

蒙台梭利重视给予幼儿自由,并且是幼儿可以不受任何人约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强制与压抑的情況,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爱的活动。幼儿的天性是好奇,对于任何事情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从中获得生活的经验,增长知识。在家庭中,家长要给予幼儿自由,只要没有重大安全问题,都可以适度地让幼儿探索、体验。例如,幼儿喜欢抽屉、拉门,反复拉推,玩的不亦乐乎。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手臂力量、手眼协调、专注、身体协调等方面得到锻炼与发展,因此,家长在安全与卫生的前提下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满足幼儿的需要,促进幼儿的发展。

(四) 重视玩具操作

幼儿获得生活及学习经验的主要途径是操作玩具,适合的玩具能够促进幼儿在认知、动作、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家长应重视玩具的“教育质量”。蒙台梭利教育非常重视操作材料的提供,能够为家长提供帮助,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练习、感官教育等方面。如穿衣、吃饭、打扫等活动在家庭中简单易行,这些行为能够培养幼儿独立生活、动手的能力,独自面对挫折与失败的心理承受力及其认知发展。因此,家长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活动促进其生活习惯、学习能力的发展。

蒙台梭利教育体系注重秩序感的培养,这种秩序感是贯穿生活与学习之中的,如玩具摆放的秩序,要求玩具摆放整齐、轻拿轻放、取放玩具地点固定等。在幼儿秩序感培养的过程中,家长起着重要榜样的作用。家长要为幼儿提供正确的行为示范,幼儿通过观察学习相应的行为,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家长都有着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家长又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老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因此,家长要吸收科学的育儿知识,增进幼儿教育方面的能力,在早期教育方面发挥其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索丽珍,林晖编著.蒙台梭利教育法[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2).

[2]杨君.蒙台梭利教育法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J].新课程研究,2011(10).

[3]王方.论蒙台梭利的儿童观[N].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0(10).

作者简介:孟祥玲,辽宁省锦州市,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