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型教学在高中物理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5-18钟宏亮

考试周刊 2019年41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型教学研究高中物理

摘 要:随着教学方法的进一步改革,出现了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自主探究,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且进一步的拓展物理知识,从而达到双重的教学效果。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当下提出的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所以我们更加应该将其积极的应用于教学中去。本文针对任务驱动型教学在高中物理课中的运用,做出具体探究。

关键词:任务驱动型;高中物理;教学研究;意义

一、 引言

任务驱动型教学,是指通过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分析、理解,来达到完成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必须要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从而去挖掘学习资源,或通过小组合作和同学相互合作来进行自主探究,任务驱动教学大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 任务驱动型教学的首要目标,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

要做好任务驱动型教学,老师首先要制定好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达到任务驱动型教学的目的。老师要根据物理教材中的课本知识来制定合理的教学情境,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物理课堂开始之前,就可以安排进行预习,这样学生就能清楚地知道学习的任务范围,找出自己哪些知识点有疑惑,就可以向老师进行提问,然后再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比如说在高中物理中的实验操作学习,老师就可以布置学习任务,然后学生就能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自己在不断的实验中探索,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掌握知识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只通过老师单一的实验展示,然后讲解,学生无法体会到动手的乐趣,相对来说就会降低一些学习兴趣,而且只有老师单一的讲解,学生也会觉得乏味,上课也容易走神,任务驱动型教学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在反复的实验中,来明白物理知识点的原理,而且记忆也会更加的深刻,利于下一步的学习。

三、 做到双向交流,实现高效的物理课教学

在任务驱动型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双向交流,也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以小组活动进行学习的时候,首先每一个小组就要选取出一个小组代表,也就是小组组长,起到一个统筹安排和代表发言的作用。在老师设定好物理教学任务之后,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每一个小组就要研究任务,然后大致的制定出自己小组为了完成学习任务的计划,然后再同老师进行交流,探讨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老师也要根據情况提出建设性意见。然后老师再进行补充,对每组计划进行评比,看哪一组的计划更为完美,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路线有一个大致了解,然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集体荣誉感,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计划书有没有创新性和探究精神,是否有照搬旧例的情况,这种事坚决杜绝的,任务驱动教学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创新,所以一定要让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和学生之间要进行及时的交流,才能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在不断地磨合之中,完美的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由于观点相近,思维模式更加的活跃,也就更加的具有创新性,这样就能很快地讨论出一个大致方向和新的方式方法,所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也更加的利于团队合作。

四、 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

在确定好学习计划之后,就要开始进行实施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能够发现很多问题,然后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这里就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从多种途径来找到解决方法,而不是单一的像传统模式一样,遇到不懂才知道问老师,而不进行自我思考。任务驱动教学就要求学生要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创新,所以学生应该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根据理论知识来进行实践。

(一) 强化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实验

物理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验性,需要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相对于书本上枯燥乏味的物理知识,动手实践更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转换概念

在任务驱动型教学下,只有具备一定的知识概念的转换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比如说在讲到物理的热力性质的时候,进行热力学的讲解时,就可以先讲解分子的运用方式这种基础的理论性知识,然后再进行深度拓展以及知识概念的转换,把分子的运动规律和电子热力系统以及相关的物理概念进行统筹,实现物理概念的相互转换。

五、 任务的难易度设置

任务驱动型教学中的设置任务关节尤其重要,它可能会影响到学生最后的学习效果以及在自主学习中的心态变化,所以老师在进行任务设置的时候,应该尤其重视任务设置的难易程度以及整个物理联系。如果任务设置得过于简单,学生会觉得没有挑战性,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掌握了的知识重复研究,也只是浪费时间,而且高中阶段,学生的时间也极其宝贵,所以也没有达到探究的效果。而反之任务设置得太难,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大的阻力,就很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这样与任务驱动型教学的初衷也就背道而驰了,所以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要足够严谨,注意任务的难易程度。另外也要注意物理的整体联系性,物理本来就是一门联系性较强的学科,所以老师利用这一特性,更加能够增加学生对于知识的整体运用。比如说在任务设计上,老师就可以把重力场和静电场相联系,让学生对这两种知识点进行比较,区分不同点和相同点,也就加深了印象,也更加能区分概念,在学习中也能够更加全面的运用。

六、 结语

通过上述探究,我们知道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的实践能力,符合物理的教学模式,也是推动实现高效物理教学的一大重要教学方法。有利于推动物理教学,帮助学生的学习,是物理教学上的重大突破,相信通过正确的运用,一定能够使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上活动上获得更好的建树。

参考文献:

[1]赵娜.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9).

[2]戴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6(5).

作者简介:钟宏亮,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型教学研究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应对策略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任务驱动型”数字化校园用户培训模式实践与反思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