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初探

2019-05-18赵越

考试周刊 2019年41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主要存在教师忽视学生主体性地位、自主思考问题以及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等问题。在本文中,立足于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师生交叉互动教学、实验教学以及教学创新等方面提出了物理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学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面对这种发展形势,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有目的、有计划的解决,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切实提高物理教学水平。

一、 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 物理教学观念忽视了学生对物理实验知识的理解

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也是重要的环节,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以及物理公式、概念等灵活运用的重要方法。同时,开展实验教学过程,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物理概念,发展学生物理观念。但是在物理教学中,实验课教学都流于形式,对于考试要求的实验,教师一般会带领学生到实验室内进行操作,如果没有考试要求的实验不会重视。在组织实验课之前,教师会将实验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注意事项、容易错误的地方告诉学生,而学生不需要太多思考只要跟着教师的指令一步一步操作就可以了。尽管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明确了解实验步骤,但是却没有深入研究实验过程和结果,也没有体会到物理实验的真正价值。比如在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在实际操作之前,为了保证学生不破坏仪器,会告诉学生各种注意事项以及操作步骤,学生只是应付一下就可以了。在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中,师生之间缺少互动,理论知识点也只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和消化知识,也不能通过有效的教学来培养学生正确的物理观念以及学科核心素养。

(二) 物理教学思维方面忽视了学生自主思考的重要性

在物理教学中,理论知识抽象并不容易理解,所以在很多时候,教师会采取直接讲解知识点的方式,尤其在一些重难点知识方面,认为学生的能力不足,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学会,学生缺少自主思考和学习的空间。比如在学习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方法时,教师会直接将精确度和读数方法告诉学生,虽然提高了教学速度,但是忽视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环节,制约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培养。高中物理教学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是比較高的,而且物理思维能力也决定了学生能否掌握物理知识,理解物理概念以及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 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态度与责任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将物理教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但是实际上很多物理教师在这方面做的效果不好。比如,在学习物体加速度、力和物体质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才能将实验误差降到最小,拓展思维,努力探究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创新会促进学生思考,使学生更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时候教师会直接告知学生实验误差问题或是如何减小误差,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教学效率上去了,但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却忽视了。

二、 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 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叉互动,培养学生物理观念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叉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物理观念。无论是常规教学还是物理实验教学,物理教师都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活动围绕着学生能力开展。因为高中学生的思想观念还不成熟,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和沟通,所以在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同时,教师的辅助和指导作用也不可忽视,保证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对改进教学效果十分重要。

(二) 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创新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害怕暴露实验中的缺陷,即使提前制定好实验流程,也难免会遇到突发状况,这也是激发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举例来说,摩擦起电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气球来操作,在将气球摩擦毛皮以后可以将气球粘在墙上,这一现象属于生活常识,学生基本都会有所了解。但是在实验操作中学生会发现有时候气球是很难粘到墙上的,经过多次实验也没有成功,这就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出现问题以后,教师第一时间应该是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而不是直接告知学生这一现象的原理是什么。然后在学生自主思考以后,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摩擦起电的本质、原因等,进而解决学生的问题。

(三) 联系生活,力求创新,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力求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认识物理与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转变应试教育思想,逐步提高学科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明确科学的教学方向,努力发现生活中的物理并带入到课堂中,鼓励学生探索生活中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

综上,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必须明确现代教育理念下物理教学的方向,正视当前物理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及学科素养培养不足的问题,并立足于教学现状及不足,敢用创新和钻研,坚持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发挥物理学科的教育价值,切实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为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明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交流的素养径[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

[2]林继木.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培养学生的高中物理核心素养[J].读与写,2017(28)

作者简介:赵越,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市红旗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