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核心素养 培养化学能力

2019-05-18林利明

考试周刊 2019年41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教学逐渐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核心。可以说,核心素养为进一步的课程改革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同时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通过各个学科的具体教学才能够得以实现,化学作为高中阶段的基础学科便成为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从聚焦基础理论、创设直观情境、精心设计问题、组织开展实验和联系生活实际五个方面出发,分析和探究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与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自身發展与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化学核心素养则是核心素养到化学学科的延伸与落实,更体现了化学学科本身的育人价值。但是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会对学生全面发展与核心素养的提升方面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出发,探寻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以优化化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 聚焦基础理论,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是化学核心素养的基础,是学生展开一切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而学生只有在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才能够牢固掌握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要充分重视基础理论教学,注重对学生核心概念、基本公式原理等的传授,通过将化学知识分为核心知识、次要知识与拓展知识,引导学生正确梳理化学知识,实现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与掌握,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记忆化学基本概念,掌握化学知识的本质与基本的规律,掌握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判断物质性质可能发生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素养。

二、 创设直观情境,培养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化学知识的抽象性,学生很难产生直观且深入地理解。而直观情境的还原和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态度体验,帮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化学的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化学中物质变化、运动的相关知识和内容,以图片、视频或者音频等形式,直观、形象、立体、生动地呈现给学生,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让学生能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官刺激下能够更加全面地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掌握各类变化的规律和特征,而且能够运用动态平衡的思想来分析化学反应,最终实现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加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上课后笔者采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直观的学习情境。首先,笔者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在工业上有利用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视频,让学生认识到化学能与电能可以进行转化。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直观地体验到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了解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掌握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氧化还原反应等。待学生对该内容有了一定认识后,笔者再引出更加深层次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反应原理的知识。这样一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直观情境,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知,培养了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 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同样是化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是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而问题是知识的载体,问题的提出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激活学生的化学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分析和探究过程中实现证据的推理和模型的认知。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化学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思维认知来进行问题的精心设计,使化学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科学性、层次性,确保问题的提出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和探究欲,驱动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原理和规律等来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并针对假设利用证据展开分析和推理,从而优化学生对化学模型的认知和解决问题的化学思维。

例如,在教授《离子反应》这部分知识时,为了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笔者为学生精心的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进行知识的获取。问题如下:如何判断溶液中的离子是否发生反应?离子间进行反应的条件有哪些?(NH4)2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时,可发生怎样的离子反应?问题提出后,学生理解对此展开思考与推理,在学生思考过程中,笔者在一旁进行指导,一段时间后,学生得出答案。这样一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笔者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有效培养了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素养。

四、 组织开展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是化学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同时由于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实践与理论紧密联系的重要手段,高中化学教师便可以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的培养。具体来说,化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实验教学观念,在基本的化学理论知识教学后,先对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在学生对实验的流程和操作有了大致的理解和认知后,再向学生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让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随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实验和动手操作的时间,来探究和验证实验方案的设想,完成实验操作,并能够观察和记录实验的基本数据,最终得出实验的结论。在此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创新精神。

例如,在教授《化学反应的速率》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笔者为学生展开了实验探究。在实验开始前,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借助哪些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反应的快慢呢?这时,学生便在脑海中产生了疑问,根据这个疑问,学生开始设计实验,收集信息,然后从实验数据中测定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实验认识到了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实验结束后,为了检验学生对实验的理解,笔者再次提出问题:实验中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示?问题提出后,学生回忆实验过程,很快便回答出了该问题。这样一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笔者通过组织开展实验,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的素养。

五、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素养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素养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同时,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和最终归宿,只有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才能够让学生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一些生活元素融入化学的教学过程之中,包括生活小故事、实际案例、名人名事、社会热点问题等等,以此来优化化学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验和认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做出对社会事物的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例如,在教授《金属的化学性质》时,为了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素养,笔者为学生列举了几个生活中的例子,例子如下:铝在生活中也比较常见,由于铝的质地轻盈,而且很难生锈,所以,铝在人们生活中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比如厨房中的一些厨具。而且,当我们在使用完铝制厨具后,在刷铝制的厨具时,人们都不会用太大的力氣,这是因为铝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形成一层的保护膜。化学就是存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现在,大家就跟着老师的一起翻开课本,感受我们生活中存在的化学。这样一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笔者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了从简单地了解到深层的探究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素养。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课程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更是落实立德树人工程的重要举措。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要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核心素养基本理念为切入点,通过聚焦基础理论、创设直观情境、精心设计问题、组织开展实验和联系生活实际等途径来实现核心素养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落实与渗透,全面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化学能力,为学生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打下认识和实践的基础,也有效促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毛泉根.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学生化学问题意识培养[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10):128-130.

[2]刘剑,陈玉艳.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9):91.

作者简介:林利明,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浦城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