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初中体育课堂再现光彩

2019-05-18郑春蓉

考试周刊 2019年41期
关键词:丰富性平等和谐

摘 要:当今社会需要稳定和谐的因素,大的趋势上需要和谐,小的方面到体育课,同样需要和谐因素。目前学生存在的现状是多数喜欢体育,爱玩,但是不喜欢体育课,究其原因,应该是体育课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够规范,多数呈现“自由式教学”,教学方法和手段不符合学生的年龄,教师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更有甚者,有时体育课教师都不会出现,完全是学生自己的自由活动,多数不爱动的学生,便觉得无事情可做,体育课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毫无意义。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体育课上建构和谐的课堂,缓解师生之间的不和谐因素,创设和谐融洽的氛围,使学生能主动地融入体育课堂中,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强化学生身体素质,而不是出现多数学生不愿上体育课的现象。

关键词:和谐;平等;趣味性;丰富性

在社会推崇和谐理念的情形下,也要求在体育课上推崇和谐课堂。那么什么是和谐的体育课堂呢?通俗的理解可以是师生的关系融洽、民主、平等,学生愿意配合教師的活动,师生能共同参与活动,学生能从教师的教学中学到相关的体育知识,以达到放松身心、锻炼身体的目的。体育课上要达成目标,首当其冲的责任在于体育教师本身,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在课堂中做好引领者,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以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同时以达到体育教学的时效性。

一、 归纳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

(一) 教师所授内容和学生的兴趣不和谐

各个学校安排体育课的初衷应该加强学生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有个健康的体魄,同时缓解下文化课的学习压力。基于这种目的,必须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足够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说体育课是让学生放松的一种课,但是现在的学生相对来说。都是比较懒惰的,几乎是不爱运动的,如果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只是一味地强调让学生动起来,恐怕难度系数有些大。所以,要想上好体育课,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配合老师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关键。而现实的情况是:体育课所教授的内容无非就是跑步、跳远、投掷、篮球等项目,课堂教学中教师缺乏一定量的技术指导,学生不能更好地掌握技术要领,只是遵从教师的要求,盲目地练习;由于场地和器材的短缺,学生不能同时进行练习,要分期分批地练习,大大影响了学生练习的欲望;受体育中考的影响,学生心理压力超大,教师不能及时应对,帮其缓解压力;课堂中,教师的授课方式单一,告知学生本节课讲授内容,按要求排好队形,让学生自由练习。综合以上原因,势必会造成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甚至可能会产生厌倦的心理,造成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不默契,这样会影响体育课堂的和谐性,就会使课堂教学效果大大下滑。换句话说,这样的体育教学,非但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既定的目标,可能还会对学生的心理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让他们对体育课有了抵触情绪,有了恐惧心理,今后想要上好体育课会有一定的难度。

(二) 教师和学生地位不平等

体育课程标准倡导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常态的课堂中教师仍然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中所谓的自主练习也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开课课前给了学生提示,然后按教师的引导去练习。可是课堂中的教学中又有多少教师能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呢!教师只是把学生当作技能知识接收器和存储器,要求学生必须严格按照教师的安排去练习。一旦出现突发情形,体育教师如果处理不好还容易出现师生间冲突等不和谐现象。

二、 大力构建和谐的体育课堂

(一) 加强授课的趣味性

授课时要时刻注意体育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学生之所以喜欢体育,是因为体育课相比其他文化课而言有趣味性和娱乐性。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尽量挖掘授课内容的趣味性,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一些相对枯燥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把实心球投准练习比喻成解放军打靶,把障碍跑练习比喻成红军长征,或将整节课的学习内容编成故事情景,故事内容环环相扣相连(比如消防员救火、鸡毛信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是很好的例子),耐力跑则可以采取追逐跑、让距跑,自行设定路线完成规定距离等来吸引学生参与体育学习。

(二) 教学方式的丰富性

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整合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新鲜感,不再觉得体育教学的内容枯燥乏味。比如投掷与快速跑的搭配,仰卧起坐与障碍跑、技巧项目与篮球运球的搭配等。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适当的分散,去感受新鲜的事物,而不是注意力总是集中在一个训练项目上,时间久了,就会产生疲劳的感觉,也就会出现厌烦、乏味的情绪。课堂上适当的结合相关项目的训练,是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方式也有少许的变化,学生不断地接受新事物,一节课下来总会觉得有新意,他们就不会产生倦怠的情绪。

总之,要想建构和谐的体育教学课堂,体育教师的责任重大。首先要明确体育课的本身特点,它是融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课程,其次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学生建立一种类似“朋友”的亲近关系,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最后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让体育课堂教学再现光彩!

参考文献:

[1]舒志刚.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探讨[J].新课程·中旬,2014(11):61.

[2]邵景钰,汪冉.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分析[J].才智,2014(13):66.

[3]刘军.巧用体验式教学提高课堂效率[J].中国学校体育,2015(6).

[4]常超.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培养路径研究[J].学校体育学,2016(6).

[5]金利波,杨青,马学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种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8):42-44.

[6]徐广柏.多媒体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6):112.

作者简介:郑春蓉,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尤溪一中文公分校。

猜你喜欢

丰富性平等和谐
电视新闻报道如何摆脱平淡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开放式课堂的丰富性及趣味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