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渗透

2019-05-18王宗忠

考试周刊 2019年41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摘 要:素质教育政策落地,激进了初中数学课堂授课理念的更新。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以学科教学为本,加强了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理念,并不断在课堂教学的实践创新中得以实施。初中的数学课堂是学生提高核心素养的载体,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加强文化基础、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应用能力的有效过程。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合理渗透

一、 引言

初中教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对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数学概念、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又要更新教学理念,加强对初中生的创造能力、思维品质、科学语言等能力的培养,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发展学生思维。

二、 初中的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对数学概念化、抽象化、模式化特征的认识过程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融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于引导学生把数学中的概念结论和处理方法推广应用到对生活客观事物的认识中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和实践创新的人文精神。

三、 核心素养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渗透的策略

(一) 创建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培养,对学生今后的自主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以数学课堂为载体的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决定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方向。创建分组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对知识探讨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兴趣,在对问题的讨论学习中,加深了数学发散思维的提高。在组员的合作探究中,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加强了二十一世纪对下一代要求的“团队精神”的培养。学习小组的构建模式,是结合班级人数和数学能力的基本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通常以四至六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为宜,这样的小组构建有利于课堂教学在座次上的管理,或者是全体面向黑板进行观察、听讲,或者可以相互对面而坐进行小组内的学习研讨。例如,教学二元一次方程当x=2,y=-7时求代数式2x+y值的求解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出现错误的解法,直接写成“2x+y=-3”用字母表示数求代数式值的教学本身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思想,如果不让学生通过足够的讨论研究正确的解答方法,以后类似的错误答案还是会时有发生。因此,教学中不要让学生对新学习的方程急于求解,采用传统的“依葫芦画瓢”的解题方法,而是先让学生讨论:代数式的值应该有几个?它的取值与字母的取值有什么关系?分析当x、y的值取其他数时,代数式的值是否会产生变化?学生在小组的讨论中深化了数学验证和证明的区别,分辨在数学学习中的特殊与一般的重要性。提高了初中生的科学精神。

(二)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时期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于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激发。分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注重在小组合作中下发问题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的掌控,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进行不同角度和知识难度的有效学习。在知识难易的差异中,激发中等生对数学知识跟进的热情,奠定差生的基础知识,在小组的合作交流中相互带动,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教师对学生下发的学习任务在于督导学生自主完成,充分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让学生对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提出,明确学习的方向性,充分调动学生的认识、心理、情感、行为、价值各方面因素进入到合作学习的探究过程中去。做好学习过程中的帮带活动,做到师生之间的、小组成员之间的教学相长,同时可以加大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探讨。例如初中阶段的函数学习是教学中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给出启发学生数形结合的学习方法,加强对函数知识的理解。学习小组可以根据

函数的特征,指导学生一题多问,一题多解,让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变量和自变量的关系。在基本的一次函数中发现函数的变化特点,为反比例函数学习的难度提高做好学习方法的铺垫,从而实现在函数章节的学习中,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在学生学法的指导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思、记、说,通过适当的交流可以发现理解上的错误,并进行有效的改正,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应用能力的提升。

(三) 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学生在学习中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提高自主学习时的研究水平。学生的研究能力来自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探索交流等手段,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让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充满自信,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研究欲望,进行发展思维的养成。例如:分式方程的教学。学生对方程出现的形式在小学阶段就有所了解,但是对分式方程在新授课的过程中还是缺乏深刻意义上的理解。在具体解答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对增根的检验。学生出现这种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对等式的基本性质没有做到深入的研究,因此产生理解不到位造成错误的现象。由于学生对新的知识点缺乏细致的研究,忽视“不为零”的限制条件,也就不难理解了。学生学习数学要具备核心素养培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科学精神的培养。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但是学会了什么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体会数学知识在应用中的“转化思想”的重要作用。建立科学的数学思维模型,对每一种符号都要充满研究的热情,在对分式方程增根的研究中,形成学生对知识研究的严密性与严谨性的科学态度和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数学品质。

四、 结语

初中數学课堂授课理念的更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提高。在以全新的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对学生在课堂主体地位的实现,在分组教学、分层次的问题研讨过程中,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交流、沟通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形成了良好的研究问题的学习品质,为新时期教学工作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核心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宝红.浅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43.

[2]隋俊宇,吴润衡.在数学教育中加强素质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8(2):113-116.

作者简介:王宗忠,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大洛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