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慢性肾病患者并发压疮的临床护理分析

2019-05-16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4期
关键词:期压髋部压疮

王 娟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陕西 西安 710061)

引 言

自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年龄的增加加剧了慢性肾病的发病率。据统计,我国慢性肾病患病率在8%~10%,并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1]。慢性肾病患者免疫力较低,常会引起各种并发感染,加之患者长时间卧床,活动受限制,感染压疮的概率随之升高。压疮的发病经常是由于身体某个组织长时间受压后,该组织出现缺血、缺氧及血液循环受阻而引起的皮肤正常功能丧失和组织坏死,这种症状是临床住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压疮在老年人中、重症患者、长期卧床患者及住院患者中出现较多。其中老年患者发生压疮的概率高达10%~25%,死亡率增加6倍,住院患者中压疮发生率为3%~12%[3]。慢性肾病患者一旦出现压疮,这一方面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延长病程,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患者的情绪,从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严重时还可能引起败血症等危及患者生命[4]。因此,预防慢性肾病患者并发压疮是肾脏内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肾脏内科某病房压疮患者104例,其中高危压疮59例,带入压疮45例。如图1,其中带入压疮年龄大于80岁的8人,年龄在70~79岁的13人,年龄在60~69岁的19人,年龄在50~59岁的3人,年龄小于50岁的2人。

图1 压疮年龄分布图

1.2 压疮护理

所有的压疮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护理,主要包括:(1)减少身体组织受压。定时翻身,每2小时对患者翻身1次,对于高危患者应增加翻身次数,在翻身的过程中避免推、拉、拽等操作;正确摆位:即保持两个30°。使患者身体维持在两个股骨粗隆平面与床面呈30°倾斜,也可摇高床头,使其与水平位置呈30°,避免剪切力。(2)皮肤卫生护理。(3)加强患者营养。缺乏营养是造成压疮发生的原因之一,因此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对其营养状况进行及时评估,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营养计划。对于高危患者,一开始应进食少量米汤,后期逐渐增加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等易消化的流食,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摄取一定量的蔬菜、水果及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5]。(4)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积极耐心的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向其讲解压疮的危害、潜在危险及可采取的预防措施,特别是日常翻身和创面的卫生清洁及营养搭配,以促使患者和家属能够积极的配合护理人员的医护工作[6]。

2 结 果

2.1 压疮分期结果

如图2所示,住院治疗期间45例带入压疮中Ⅰ期压疮25例,占总压疮患者的55.6%;Ⅱ期压疮17例,占总压疮患者的37.8%;Ⅲ期压疮3例,占总压疮患者的6.7%。

2.2 患者压疮的部位分析

如图3所示,45例带入压疮患者中,骶尾部29例,髋部12例,足跟2例,坐骨结节2例。观察发现骶尾部和髋部仍为多发部位,造成这一严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是压疮预防的重要部位,应加强关注。

图2 带入压疮患者压疮分期情况

图3 带入压疮患者转归情况

3 讨 论

有关报道指出[7]预防和治疗压疮的患者人均费用为1214~14108英镑,其中较大一部分被用来增加医疗和护理的成本。因此早期评估和识别压疮是预防压疮的重点。本次调查中高危压疮59例,带入压疮45例,发生压疮部位主要集中在骶尾部和髋部,可能与这些部位承受的压力有关[8]。因此,对于带入压疮患者在收院后尽早调整体位调整计划,其次根据患者对调整体位的耐受程度制定相关的体位调整计划,对于极少数因状态不稳定无法翻身的,若情况允许,应缓慢的反动患者或分小步骤翻动患者,这样有充分的时间来稳定生命体征[9]。除此之外,住院期间营养状况、住院时间、体温和白蛋白水平也是慢性肾病患者发生压疮的影响因素[10]。住院患者压疮发生和愈合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根据不同的危险程度实施预防措施。

猜你喜欢

期压髋部压疮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两种不同的伤口清洗方法在3期、4期压疮中应用的效果及成本效益分析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生皮散对大鼠Ⅲ期压疮创面的保护作用
蒙药嘎木朱尔和美皮康联合治疗老年患者Ⅱ、Ⅲ期压疮的效果观察
伤口床准备原则在Ⅲ、Ⅳ期压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