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风险评估及护理对策

2019-05-16吴秀玲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4期
关键词:压疮家属住院

吴秀玲

(中山市石岐苏华赞医院内科,广东 中山 528400)

护理风险指院内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因素,包括跌倒、坠床、压疮、走失、非计划拔管、自杀等意外事件,是患者住院期间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加强安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和预防不良后果,以提高护理质量与安全[1]。受生理机能退行性改变、思维迟缓、记忆力减退等因素影响,老年人成为护理风险高危人群,采取多手段营造安全、和谐住院环境,是老年患者院内护理工作重要问题。我院近年基于安全风险评估予以老年住院患者针对性护理,在提高护理质量、预防不良事件方面取得理想效果,文章现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90例老年住院患者,纳入标准:年龄≥65岁;住院时间≥7d;生命体征平稳,病情恢复良好;依从性可,家属配合。排除标准:危重病例;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或治疗并发症;临床资料不全。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65~92岁,平均(74.3±8.5)岁;住院时间7~41d,平均(18.6±9.2)d。对照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65~91岁,平均(74.7±8.2)岁;住院时间7~43d,平均(18.2±9.6)d。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本组在院期间行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宣教、病情监测、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预防等。同时,予以患者一般安全管理,具体措施依照我院病房安全管理制度与规程相关内容。

1.2.2 试验组护理方法

本组常规护理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患者护理安全评估,并据此展开针对性安全护理服务。

(1)跌倒:以Morse跌倒评估量表[2]结合患者年龄、意识形态、行动能力、有无低血压和低血糖以及陪护情况等,综合评估患者跌倒发生风险。零危患者予以一般护理措施,低危患者予以标准预防跌倒措施,高危患者予以高危险防止跌倒措施。主要护理内容:为患者提供合适衣裤与防滑鞋,离床活动要有护士或家属陪护,湿性拖地后避免走动;指导患者及家属使用呼叫器,便于求助帮忙,嘱切莫逞强及擅自行动,条件允许时预先主动为患者提供服务;病房及厕所等处设 “小心地滑”、“防跌倒”等警示标识,联合使用语言提醒、搀扶、请人帮助等方法全面预防跌倒发生[3];指导患者下床活动遵循体位改变“三部曲”,即下地活动前先平卧30s,然后坐起30s,下地后再扶床栏站立30s,然后再行走动,严格防止突然体位改变造成头昏眩晕。

(2)坠床:将躁动、精神症状、拒绝约束、无陪护或陪护不固定、意识不清、意识清醒但不配合、使用气垫床、长期半卧位和端坐卧位的老年患者归为坠床高危人群[4],予以高危险预防坠床措施。主要护理内容:详细告知坠床风险性与危害,引起陪护人员重视;嘱患者床上活动要力所能及,切莫伸手够床外远处物品,呼叫铃设于手边,有需要的可寻求护士帮助;谵妄、躁动、意识不清者加用床栏,并设专人看护,必要者予以保护性约束;重点防护患者床尾设“防坠床”警示标识,提高护士警惕性,加强防范意识,特别是交接班时要加强巡视,确保防护措施有效落实与实施。

(3)压疮:以Braden量表[5]评估患者压疮风险,个体化予以护理干预。主要护理内容:低危患者予以基础护理及一般压疮知识宣教,日常保持患者床单元洁净干燥,及时处理大小便,避免潮湿刺激皮肤,每4h协助患者翻身一次,每周风险评估一次;中危患者需告知压疮风险,采用气垫床、软枕等支撑性工具进行皮肤减压,每2h协助患者翻身一次,每3天评估风险一次;高危患者风险告知后签署护患沟通书,局部使用敷料和减压垫,每1h协助患者翻身一次,每日风险评估一次。具体护理措施依据风险评估结果而定,中高危患者同期加强营养支持,增强蛋白质摄入,以改善皮肤营养状态,提高抵抗力与修复力。

(4)非计划拔管(管路滑脱):除普通导尿管、氧气鼻导管、外周静脉输液管意外的各类导管均重点防护,特别是合并意识障碍、躁动、生活不能自理、非绝对卧床及依从性差者,纳入高危人群,通过循证结合我院既往临床实际,分析非计划拔管主要原因为管道评估欠缺、管道固定不妥、标识不清、健康教育不到位、交接班与巡视制度落实不到位,对此采取以下护理措施:加强对病人和家属的宣教,使其明确各管路的作用与意义,掌握基本护理知识;预留适宜长度导管并妥善固定,防止活动造成管路滑脱,日常加强巡视,对于出现可能导致管路滑脱的行为要及时阻止并解释说明;班班交接,确保管路无打折、滑脱问题。

(5)走失:入院初期评估患者意识、精神状态与认知功能,明确有无阿尔兹海默症等,对于存在或潜在走失风险的患者,采取以下护理措施:告知家属,并与医生、护士、保安等人员取得联系,加强看护;床旁设醒目标识,加强高危人群识别,予以患者防走失病员服,佩戴防走失袖带;日常加强巡视与报告,做好患者外出检查与治疗的交接班工作,发现患者不在病房及时追问,动态掌握患者去向。

(6)错误用药:风险评估同走失基本相同,对于精神不佳或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用药护理采取以下手段:告知家属不同药物的具体用法用量或注于药瓶上,嘱家属协助定时定量予以患者口服药物,必要者由护士定时定量发放口服药物,并监督患者服下,以保证用药准确。

1.2.3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两组住院风险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试验组各住院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压疮、非计划拔管、错误用药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住院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老年人口数增加,老年病房高龄住院患者数逐年增多,有数据显示住院老年患者平均年龄超过85岁。由于生理机能退行性下降,老年人常存在不同程度行动迟缓、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问题,是在院期间发生意外的高危人群。老年人护理安全问题不仅影响其生活质量,也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因此,加强临床护理管理十分必要。

本次临床研究基于安全风险评估予以老年患者护理干预,通过量表评估结合患者实际明确各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能够有效为每位患者护理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和指导,充分体现了护理的个体化与针对性,也有助于提高护理的科学性与专业性[6]。通过加强对高危患者的干预和指导,不安全因素得到有效消除,大大降低了患者在院期间发生跌倒、坠床、压疮等不安全事件的可能,保障了护理护理安全,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促进护患和谐。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理干预后未见跌倒、坠床、走失与错误用药患者,压疮与非计划拔管各1例,不良事件数显著少于对照组,肯定了基于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护理保证老年患者住院质量与安全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并据此予以针对性安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减少住院不良事件,对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住院安全具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压疮家属住院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妈妈住院了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