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病人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行DSA取栓术的护理体会

2019-05-16陆晓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4期
关键词:阿替普溶栓组间

陆晓芳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江苏 江阴 214400)

急性脑梗死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等,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严重损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行早期溶栓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治疗后行DSA(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取栓治疗,此种方法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辅助成像技术对血管进行检查,对脑血管疾病进行进一步诊断[1]。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加之护理干预的效果作研究。

1 基本数据与方法

1.1 基本数据

在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选取48例参与本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2组,各24例。参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4:10,年龄区间为22~80岁,平均年龄为(51.15±2.18)岁;实验组中男女比例为15:9,年龄区间为23~81岁,平均年龄为(51.34±2.37)岁。分析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基本数据,组间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使用浓度为10% 的阿替普酶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注射时间应在5~10分钟之内,将剩余的阿替普酶加至250mL生理盐水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小时内滴注完毕。

对参照组行基础护理,对实验组行围术期护理,主要包含:(1)术前干预:护理人员需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如患者存在焦虑、恐惧的心理,需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疏导。术前留置尿管对手术部位进行备皮,取患者的血液作为标本,溶栓后输入生理盐水,如患者存在特殊情况需告知医生。术前观察患者的足趾颜色,对双侧足部温度进行记录。术前准备需在进入病区后半小时内完成。(2)术中干预:术中需对患者予以安慰,使患者保持稳定的状态,让患者取平卧位的体位,头下放一软枕,上肢自然放在身体两边,进行固定,将双脚分开。在注射造影剂前告知患者,如有灼热感出现,为正常反应。在术中需观察患者的血压情况、意识、瞳孔、烦躁情况,如存在异常需及时上报医生。(3)术后干预:需配专人对患者进行看护,保证患肢处于伸直外展位,其他肢体可正常运动,定时帮助患者进行抬举、屈伸。术后使用敷料和弹力绷带对其伤口进行包扎,并使用沙袋或者盐袋对伤口进行压迫。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吸氧情况等进行观察。对于不存在呕吐、恶心的患者可指导其进行适当摄入食物,不可摄入豆浆、牛奶以及含糖量较高的食物,防止出现腹胀,可摄入易消化、清淡的饮食。术后让患者多饮水,有助于造影剂排出,防止损伤肾功能,对患者排尿、腹胀情况进行观察。当绷带拆除后,需观察伤口是否有血肿、皮肤破损情况。指导患者进行下床活动,避免伤口出血。

1.3 判定指标

判定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9.0软件对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所有数据行统计学分析,重复测量资料(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使用(%)率形式表示,两组单独数据比较行卡方检验,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2 结 果

2.1 分析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83%明显高于参照组70.83%,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分析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例(%)]

2.2 分析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发生血肿的有1例,发生皮肤破损的有1例,其发生率为8.33%(2/24);参照组发生血肿的有3例,发生皮肤破损的有5例,其发生率为33.33%(8/24);组间差异显著(P<0.05),x2值=4.5474。

3 讨 论

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行DSA取栓术治疗的基础上加之围术期护理,可仔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等,重视患者伤口情况,防止术后出现出血情况,告知患者保持积极态度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在加之优质护理干预,控制了并发症发生[2]。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实验组,参照组护理满意度较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

综上所述,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行DSA取栓术治疗的基础上加之护理干预,可控制并发症发生,获得较优的护理服务。

猜你喜欢

阿替普溶栓组间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阿替普酶溶栓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