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5-16高秋英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4期
关键词:预见性维度量表

高秋英

(昆山市锦溪人民医院,江苏 昆山 215324)

上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等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主要症状为黑便、呕血、腹痛等[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呈现高发以及年轻态的趋势,具有其发病快、病情不稳定的特点,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影响较大[2]。预见性护理是一种对患者未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评价,提前做好防护,做到预先治疗,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探讨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模式及其效果,特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0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详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以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接收的10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54)。其中,对照组男32例,女22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36岁,平均(53.15±3.85)岁;观察组男36例,女18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41岁,平均(55.95±2.6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接受水平、民族、年龄、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包含入院宣教、药物使用指导及预防并发症的措施等等。试验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 1)心理干预: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因为便血、呕血等症状频繁,负面情绪出现的概率较大,预见性心理护理非常有必要,能够帮助患者有效缓解不良情绪,建立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总结,有效沟通,才会收效良好。多鼓励患者与情况良好的病友多交流,更好促进患者乐观情绪的恢复。( 2)预防并发症: 跟患者强调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并用卫生纸印干;随时保持臀部皮肤的干净、干燥,预防湿疹发生。(3)依从性:以患者的文化水平为基础评价其接受能力,选择适当的形式对其进行宣传教育。告知其如何判断早期出血,监测病情,应注意清淡饮食、劳逸结合。急性出血期应严格卧床休息,出现不适时应及时通知医生。(4) 恢复期跟患者强调乐观的心理状态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强调合理作息、按时服药,随时复诊。

1.3 疗效评价

本次评价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的标准,该量表主要用于测量个体于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4]。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用(平均值±s)表示 ,采用t进行检验,P<0.05时,说明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比较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在实施预见性护理后,除信仰外,其他5个维度及总体得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对照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出血次数都比观察组患者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QOL量表个维度得分的比较(平均值±s)

表1 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QOL量表个维度得分的比较(平均值±s)

组别 心理状态 生理功能 独立性 社会关系 环境 信仰 总生活质量对照组(n=54) 59.2±7.1 56.11±6.6 73.6±17.5 43.6±17.5 57.2±7.6 47.4±8.1 41.4±17.3观察组(n=54) 83.2±6.2 63.64±7.35 84.2±15.7 83.6±11.4 63.3±4.7 50.2±4.2 68.25±15.8

表2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出血次数比较

3 讨 论

由以上结果可知,观察组在实施预见性护理后,除信仰外,其他5个维度及总体得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出血次数都比观察组患者长,两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见性护理改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方式,使综合护理的系统化、责任化得到提升,对患者的分析与判断更准确,并根据具体病情的情况给予最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患者出院后,也应告知患者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从而更好的提高该病的治愈率[5],降低复发率。综上所述,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焦虑感,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护理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改善护患关系。

猜你喜欢

预见性维度量表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