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湿疹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2019-05-16程芳莉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4期
关键词:湿疹皮肤实验组

程芳莉

(武汉市第一医院,湖北 武汉 430034)

湿疹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临床上常表现为多形性的丘疹、红斑、丘疱疹,中央清楚而边缘模糊、并伴表皮湿润及表皮瘙痒,有渗出倾向。现为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湿疹患者不良心理的改善作用,进行临床实验,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的临床资料

选取自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湿疹患者200例,所有患者病程均不小于3个月且在接受实验前1个月未使用任何非甾体类抗炎药。排除标准:①哺乳期或妊娠妇女;②神经系统或精神疾病患者;③婴幼儿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④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及其他系统疾病;⑤除外其他慢性皮肤疾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100例。其中,实验组平均年龄(41.69±10.40)岁,平均病程(5.24±1.18)年,男女比例 45:55;对照组平均年龄(41.02±12.77)岁,平均病程(5.14±1.21)年,男女比例47:53。比较两组的年龄、病程、病情、性别等临床资料,组间差异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1]:保持房间通风、定时换药、保持皮肤干燥、尽量减少对皮肤的各种刺激等。

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①基础护理:保持房间通风、整洁,保证病房的温度及湿度适宜,嘱患者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②皮肤护理[2]:根据医嘱定时给患者用药,协助患者勤剪指甲,并嘱患者避免搔抓皮肤;避免使用过烫热水清洁皮肤、避免使用碱性香皂、化妆品等刺激性物质;嘱患者着宽松且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减少衣物和皮肤的摩擦。③饮食护理:食物应清淡、易消化,宜多使用富含多种维生素的新鲜的蔬菜、水果,多使用高纤维素食物,保持大便顺畅;避免食用易过敏的虾蟹、牛、羊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易发易致肿疡的食物。④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定期在病区向患者及家属宣讲湿疹相关知识,帮助其了解湿疹的病因及治疗手段,以及日常预防湿疹发作的护理方法。⑤心理护理[3-4]:护理人员工作时应态度谦和、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耐心的倾听患者的诉说,细心向患者解答患者的困惑,与患者分析其湿疹发生的原因、当前的治疗方案,告知并使患者了解良好心态对湿疹治疗的重要性;以热情与专业的态度取得患者的信任,帮助患者建立克服病魔的信心,从而提高其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1.3.1 焦虑评分(SAS)

患者接受干预前后,填写焦虑自评表对其焦虑情况进行评价。每张表有20个问题、每题1~4分,得分越高,焦虑情况越严重。

1.3.2 抑郁评分(SDS)

患者接受干预前后,填写抑郁自评表对其已与情况进行评价。每张表有20个问题、每题1~4分,得分越高,抑郁情况越重。

1.4 数据处理

本临床实验所有数据均将SPSS 20.0统计学软件录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认为当P<0.05,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

接受护理干预前,两组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s,分)

干预前 干预后实验组(n=100) 44.85±6.83 40.26±5.27对照组(n=100) 45.06±7.04 46.22±5.39 P值 >0.05 <0.05

2.2 两组患者SDS评分比较

接受护理干预前,两组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D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SDS评分比较(±s,分)

干预前 干预后实验组(n=100) 47.74±7.36 41.19±7.05对照组(n=100) 48.21±7.14 47.53±6.80 P值 >0.05 <0.05

3 讨 论

湿疹是由多种体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临床上常通过内服抗生素、抗组胺药物,外涂激素软膏进行治疗[5]。虽然,即时疗效好,但容易反复、易耐药、迁延难以根治。且发作时常伴有剧烈的皮肤瘙痒,对患者的工作及生活造成影响。因此,患者常常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不仅降低患者的就医依从性,而且与病情相互影响,造成恶性循环。

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包含对患者的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和皮肤护理,更针对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行了心理干预并在病区进行健康宣教。通过帮助患者了解湿疹的相关知识、学会管理自身情绪及自我疏导,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临床实验结果示: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与吴瑾[6]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湿疹患者的焦虑及抑郁心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其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湿疹皮肤实验组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第二层皮肤
皮肤“出油”或许就能减肥
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