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术中肠道清洁护理中应用效果评价

2019-05-16陈思薇景丽萍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4期
关键词:术者肠梗阻结肠癌

陈思薇,景丽萍*

(武汉市第八医院,湖北 武汉 430010)

结肠癌是临床常见肿瘤疾病,以中老年患者为主要发病群体。患者发病后主要表现为低热、贫血、腹胀、乏力、水肿及消瘦,患者晚期还会出现黄疸、腹腔积液及水肿转移情况。肠梗阻是结肠癌的常见并发症,针对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临床上常给予手术治疗,由于患者本身免疫力较差,为确保患者的手术效果及预后质量,在术中肠道清洁中给予有效的护理模式很有必要[1]。今选取2016年1月至次年12月因患有结肠癌合并肠梗阻而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分析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该类患者术中肠道清洁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选取2016年1月至次年12月因患有结肠癌合并肠梗阻而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患者经术前组织学、细胞学检查及术后病理学检查得以确诊,均存在腹胀、排便排气障碍等急性肠梗阻症状。患者及家属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将严重系统性或器质性疾病、炎症疾病或存在手术禁忌症等患者排除在外。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为47至72岁,平均年龄为(59.3±3.5)岁,肠梗阻类型中完全性与不完全性分别有39例与11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为46至73岁,平均年龄为(59.4±3.7)岁,肠梗阻类型中完全性与不完全性分别有38例与12例。两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中年龄、性别、病程等差异皆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常规肠道准备;术中器械配合;术后置管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基于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无缝隙护理模式。①术前准备 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前要评估患者的心肝肺肾等器官功能,对患者水电解质紊乱进行纠正,给予持续胃肠减压,做好清洁灌肠工作,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与患者亲切交流与热情沟通,针对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给予心理疏导与暗示鼓励。②术中配合护理人员要做好与术者的配合工作,加强对患者腹腔护理的重视,防止患者收到粪便污染。给予封闭式灌洗,协助术者清理患者梗阻近端位置的粪便等肠内容物,脱出肿瘤后对切口进行保护,在瘤体肠管移除后在近断端插入直径20mm的麻醉用无菌螺纹管并进行固定,在下段接上容器。在术者于回肠末端10mm位置切开小孔后,护理人员要将粪液容物按捏到结肠,并连接灌洗液。若患者需要给予肠管切除术,需在灌洗液中填入甲硝唑与新霉素。③术后护理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定期测量中心静脉压,给予输液泵以控制输液速度。术后24h指导患者取半坐卧位以提高肺活量,早期鼓励患者进行翻身、下床行走等活动。指导患者有效咳嗽以防肺不张或肺部感染。监测引流管与引流液,及时用生理盐水清洗。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②并发症主要是吻合口瘘、切口开裂、腹胀及腹腔感染;③用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躯体、认知、角色、情绪与社会等功能,满分各100分,分值越高即生活质量越高,本次研究取五个领域得分的平均值。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借助SPSS20.0软件对相关数据给予统计学分析,用T检验评价组间数据资料的比较结果,用卡方检验评价计数资料的比较结果,若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相比与对照组,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各指标对比

3 讨 论

针对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必须要以解除梗阻为出发点,及时对梗阻近端造瘘,按照肿瘤大小及位置来进行切除。实际上很多结肠癌患者合并肠梗阻后已经达到晚期,因此在术中必须要对腹腔多发转移灶进行控制,避免病灶侵犯导致肠管多处梗阻[2]。另外在患者病情不断发展后其肠梗阻部位与类型也会发生变化,再加上患者肠腔狭窄且粪便堆积,会导致多部位梗阻。为了降低患者术后腹腔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必须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

本次研究中,相比与对照组,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是因为在术中肠道清洁无缝隙护理模式中,术者与护士密切配合,术者对导管走行与位置状态进行观察,护士通过注水、粪便稀释、充分灌洗来清洁肠道并减少细菌数量。该护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全面性与精细化,对密切配合有很大的要求[3],对于改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预后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上具有良好的效果。

针对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在术中肠道护理中给予无缝隙护理模式不但可以缩短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猜你喜欢

术者肠梗阻结肠癌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经皮冠脉介入术中术者头颈部辐射强化防护效果研究
双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投照角度对介入医师辐射剂量影响的研究*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胸腔镜手术中扶镜者的重要性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
说“父fǔ”道“父fù”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