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IIO模式下的英语教学探究

2019-05-14林健祥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输入输出内化

林健祥

【摘 要】IIO是Input -Internalization -Output 的缩写,既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近年来片、区内教师的多节公开课教学展示,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该模式下英语教学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IIO;输入;内化;输出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207-01

一、关于Input

Krashen于80年代提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五个假说,分别是习得与学得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而其中的Input Hypothesis 最受到学者和教师的关注。基于输入假说,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语言的有效输入:

1.在语境中输入语言。

语境是使input变成可理解性输入的途径之一。语境对语言的学习必不可少,“超语境言语行为是不存在的,语境是语言的一种客观属性,没有语境就不会有言语行为(高登亮等)。”英语新课标也指出应“引导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语境中,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2.语言语境的运用。

语言语境即上下文语境,指篇章内部的环境或上下文。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四年级下册Module 3 学习了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和never 五个频度词,为让学生深入理解频度词的含义,教师设计利用语言语境填入频度副词进行练习:

(1)I take exercise from Sunday to Saturday.

I always take exercise.

(2)I play computer games on Saturday and Sunday.

I sometimes play computer games.

(3)I write stories on Tuesday, Thursday and Saturday.

I often write stories. …

可做如下引导:Children, I take exercise from Sunday to Saturday. I take exercise on Sunday,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and Saturday. I take exercise seven days a week. How often do I take exercise?

学生在引导下,回答出应在横线上填上always频度词。接下很顺利把剩下四道题目完成。通过上下文语境的对比,学生对各个频度词的不同频率有个更直观的了解。

3.情景语境的运用。

情景语境指篇章产生时的周围情况、事件的性质、参与者的关系、时间、地点、方式等。情景语境在教学中使用的范围最广,歌曲、小诗、游戏、角色扮演、调查等活动,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创设一个适合英语学习的情景语境。

4.文化語境的运用。

文化语境指说话者或作者所在语言社团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等。在学习四年级上册Module 6 Occupations 模块时,被问“Do you want to be a farmer when you grow up?”时,学生say no,并表达了对farmer一词的偏见: not a decent job, humble, poor and dirty. 教师通过视频展示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farmer的生活场景,在科技和机器的帮助下,farmer在国外不是让人喜欢的职业,农场主过着富裕而幸福的生活。因此打消了对farmer的片面之见,在接下的活动中,不少学生表达“I want to be a farmer when I grow up.”的意愿。在学习四年级下册Module 4 Activities 模块后,教师给学生播放“中美学生家务清单”的图片和配音,学生在对比中接触了更多的动词短语,同时也思考中美教育方式的利弊,对孩子震撼很大。

5.在教学互动中输入语言。

教学离不开互动。交际性的语言输入比单纯的语言输入更为重要。某位老师教授六年级Module 3 Famous People 的阅读写作课一开始在屏幕上给大家展示了本课主人公尼克的衣服照片,照片中主人公没有四肢,但却自信而坚强。

教师把学生的疑惑写在黑板上,形成了一个即时的questions lists,告诉学生,可通过阅读短文找到想要的答案,以此调动学生阅读兴趣,进入文本的输入的阶段。

二、关于Internalization

语言输入不会自动转换为语言输出,只有内化的语言输入才可能变成语言输出的一部分。储存在大脑里的可理解性输入没有经过操练和内化,是没办法顺利进行语言输出的。内化是语言学习的关键过程,语言的内化是通过操练获得的。

语言操练方式多种多样,就内容可分词汇的操练、句子的操练和篇章的操练;就形式可分口头操练和笔头操练。口头操练方面,如学生在学习新词汇后上口练习、句型学习后交际操练、某个任务后访问等。尤其是,机械性操练对小学生的语言学习是有效且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考虑如何让机械性操练更趣味化。如学习完四年级下册Unit9一课的动词短语后,教师在屏幕上有规律出现动词或动词短语的图片或词条,让学生按规律读出,在关注其排列规律的同时,学生不知不觉上口了这些动词短语,有不少学生在屏幕展示完毕后,仍会按照规律持续读下去,机械上口比单纯的read one by one, read three times等形式更有意义,内化效果更优。

句型的內化有侧重语义的,也有侧重形式的。侧重语义的句型内化通常是创设适宜的语境让学生使用语言,如学习完shopping内容后,师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操练购物用语。侧重形式的句型操练有paraphrase, 组词成句,句型替换练习等。课文的内化,老师利用完形压强原理设计让学生复述课文的练习,提供图片和篇章支架,主要提供上下文语境作为支架,都有效帮助学生内化句子和语篇。

三、关于Output

Swain根据研究发现,仅有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是不够的,并不保证学生准确掌握了这门语言,而可理解性语言输出则能对其进行检验。文秋芳提出Output Driven Hypothesis,再次强调语言输出的必要性。语言的输出比语言的输入更让人期待。

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输出形式多种,如听说课后交际表达、角色扮演活动等,读写课后的仿写、读后续写、改写等,综合拓展课后的表演、辩论、调查活动等。

某位老师在六年级下册Unit 8 The Magic Words 一课的输出活动中就把辩论引入英语课堂。短文中说到小男孩对大树使用礼貌用语后发生一系列神奇的际遇,小男孩深深感受到礼貌用语的神奇功能。于是教师问学生“Do you think the magic words can solve all the problems in our life?”,学生们的意见各半,于是老师把学生分成Yes Team 正方和No Team 反方进行最后的语言输出。六年级的学生在简单阐明自己的观点后,还配以情景剧证明自己观点的可行性。这次的语言输出非常有创意,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Input-Internalization-Output是一个整体,输入在前,输出在后,而内化保证了两者的转化。只有三者互相衔接,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Krashen, S. 1981.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Pergamon.

[2]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201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Swain,M.1985.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In G.Cook & B. Seidlhofer. Principle &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it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猜你喜欢

输入输出内化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四环节”下的牛津英语课堂模式
浅议习得理论下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调整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