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分析开腹肝癌切除术、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对肝细胞癌患者治疗作用

2019-05-14邓澜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绵阳621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8期
关键词:开腹肝细胞肝癌

邓澜 绵阳市中心医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内容提要: 目的:于肝细胞癌患者中分别应用开腹肝癌切除术与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比较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2月从本院选取100例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探讨分析,以均匀分组作为原则将选取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开腹肝癌切除术实施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实施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最终取得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实施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显著较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与20.0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74.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4.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肝细胞癌患者中应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效果优于开腹肝癌切除术,不仅安全性较高,而且具有较高的治疗满意度。

目前,对肝细胞癌实施治疗的措施主要为手术治疗,其手术类型主要可分为开腹肝癌切除术与腹腔镜肝癌切除术,过去多采用开腹肝癌切除术实施治疗,虽然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为此本文就从本院选取100例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开腹肝癌切除术与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月~2018年12月从本院选取100例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探讨分析,以均匀分组作为原则将选取的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的人数比例为14:11,患者年龄36~70岁之间、平均(56.5±4.5)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的人数比例为29:21,患者年龄35~69岁、平均(57.4±4.6)岁。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在两组患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开腹肝癌切除术实施治疗,具体步骤如下:首先,仰卧位并在气管插管下实施静脉全身麻醉,且常规实施消毒。其次,于病灶部位做“L”型切口,游离肝脏,对肿瘤进行完全暴露,分别于第1、第2肝门或肝下下腔实施静脉阻断,切除方法主要为钳夹法,此后结扎细小脉管并实施止血。最后,对切口进行缝合。

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实施治疗,具体步骤如下:首先,仰卧位并在气管插管下实施静脉全身麻醉,且常规实施消毒。其次,将患者的腹压控制在12~15mmHg,于脐下、腋前线上、剑突下或者是肋下左右锁骨中线处分别做长度介于而1~2cm的穿刺孔,将腹腔镜于脐下穿刺孔放入,对肿瘤边缘进行标记,并完全暴露肿瘤,采用超声刀对肿瘤进行分离。最后实施止血、接触气腹以及关闭穿刺孔和切口[1]。

1.3 观察和评价指标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胸腔积液、伤口感染、出血)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满意度。

表1.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s)

表1.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s)

组别 病例 切口长度(cm)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对照组 50 17.4±1.4 270.6±18.0 7.3±1.0观察组 50 5.3±0.3 135.5±13.0 4.4±0.5 t 59.758 43.025 18.341 P<0.05 <0.05 <0.05

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量表实施评价,满分为100分,分数超过90分为非常满意,分数介于75~90分为满意;分数介于60~75分为比较满意;分数低于60分为不满意[2]。

1.4 统计学分析

总结分析本论文中患者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用χ2予以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结果

2.1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

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实施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显著较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安全性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与20.0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分析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74.00%(37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4.00%(47例),其中对照组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以及非常满意的人数分别为13例、15例、7例、15例,观察组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以及非常满意的人数分别为3例、15例、13例、19例,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440,P<0.05)。

3.讨论

消化道出血、肝疼痛、肝肾衰竭为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痛苦。目前,肝细胞癌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多采用手术方式实施治疗[3]。

过去在对肝细胞癌患者实施治疗时,多采用开腹肝癌切除术,虽然该手术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手术切口较大、创伤较为严重且术后并发症较多,严重影响了该手术方式的应用范围。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而将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应用到肝细胞癌患者中实施治疗时,其优点则主要可体现为操作简单、创伤小、对其他组织产生的损伤小、炎性反应轻以及对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较小等[4]。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中可看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与20.0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黄鑫[5]通过研究得到了和本文类似的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与20.00%。

综上所述,于肝细胞癌患者中应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效果优于开腹肝癌切除术,不仅安全性较高,而且具有较高的治疗满意度。

猜你喜欢

开腹肝细胞肝癌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