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文艺晚会导向功能的实现对策

2019-05-10崔萌

科技传播 2019年8期
关键词:基本内涵

崔萌

摘 要 电视大型文艺晚会,不仅需要向受众提供娱乐信息和服务,满足受众多元精神需求,而且需要对受众进行思想引导和社会教育,以充分践行媒介的社会职能。对此,文章在简要阐述大型文艺晚会导向功能具体内涵的基础上,重点从3方面入手探讨了具体的实现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益思考。

关键词 大型文艺晚会;导向功能;基本内涵;实现对策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3-0080-02

新时代,在电视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电视文艺工作者的新闻意识越来越强,在保证文艺性的基础上,加强新闻元素的融入,不仅增强了形式的多变性,而且增强了内容的开放性,有效提高了文艺晚会的吸引力和渗透力。习近平总書记明确指出,“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①就大型文艺晚会工作者来讲,就是要以新闻创作的视角,自觉关注社会热门话题和重大民生问题,增强内容的现实贴合性,充分满足受众在娱乐、审美、社教等方面的需求,这是新时代大型文艺晚会传播的基本职责。

1 大型文艺晚会导向功能的内涵

全媒体时代,舆论导向已经成为大众传媒的基本职能,大型文艺晚会作为重要的电视文艺类型,在政策解读、思想宣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大型文艺晚会的导向功能,是时尚元素与新闻元素碰撞后形成的,能够引发受众共鸣、诱发受众思考、引导受众行为的柔性教育。

一方面,大型文艺晚会要在整体布局上做到“经济绿色”,并通过文艺作品引领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具体来讲,大型文艺晚会在服装、道具、舞美等方面要避免铺张浪费,当前许多大型文艺晚会的经费都源于地方政府,这就要求晚会创作者、参与者、管理者形成较强的自律意识,在相互约束中进行有效的成本管控,既要为受众提供优质的视听体验,又要在行为上突出节俭品质。

另一方面,大型文艺晚会要充分发挥内容、形式、技术等各方面的优势,全面弘扬正能量。大型文艺晚会的创办不能单纯地为了商业利润而夸大宣传、广告纷飞、华而不实,而是要利用具有思想深度的优秀文艺作品,引发受众深思,弘扬社会正能量。例如,央视春晚上曾经令人捧腹的“好人郝建”系列小品,让人们在欢笑之余,对碰瓷、拍马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传达了助人为乐、脚踏实地、真诚为人等优秀品格。

总之,大型文艺晚会的导向功能,并非简单的宣传说教,而是要利用充满娱乐性、艺术性、创新性的文艺表现方式,潜移默化地弘扬社会正能量,让人们在捧腹大笑之余能够获得灵魂上的熏染和智慧上的启迪。

2 大型文艺晚会导向功能的实现

在明确大型文艺晚会导向功能内涵的基础上,相关创作主体要及时转变理念,注重新闻元素的融入,确保大型文艺晚会导向功能的实现与生成,充分发挥大型文艺晚会在舆论导向、社会教育方面的优势作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驱动。

2.1 凸显主题,弘扬主旋律

大型文艺晚会,不管以何种形式呈现,都必须有一个鲜明的主体,节日庆典晚会要有节日的气氛,行业晚会要有行业特色,纪念晚会要要脉络清晰,如金鸡奖颁奖晚会要充分凸显影视行业的特点,主题要明确且富有时代性。最为重要的是,晚会上的所有节目都要服务于一个共同的主题,也就是说,不管是歌舞还是下品,不管是魔术还是杂技,都必须要与晚会主题相得益彰,内容上要与晚会主题形成充分互动。可以说,晚会主题作为根本指导思想,所有节目都要紧紧围绕主题而创作和呈现,尤其是新时代,尽管大型文艺晚会的主题变得越来越多元,但必须要符合时代主旋律这一根本母题。所有不符合晚会主题的节目,要果断将其“拿下”,否则不仅破坏晚会的结构,削弱晚会的导向功能,而且会造成受众注意力分散和情感分离,造成晚会传播效能的弱化。

例如,笔者曾经参与制作的“2014美丽之冠中国城市春晚”,整场晚会由美丽中国、平安中国和幸福中国3个板块构成,尽管3个板块的节目侧重点不同,但共同组成了“幸福”这一主题与愿景,为受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可以说,只有当晚会节目与晚会主题完美结合后,才会形成1+1>2的传播效应,而这种效应是任何单一文艺作品所无法达到的,也是大型文艺晚会达成导向功能的关键。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任何电视文艺晚会,都不是简单的节目拼凑出来,而是要结合主题思想的要求进行精心策划、严格筛选,只有如此,不同的节目才能被赋予更多的价值,才能成为晚会主题的重要表达手段,最终形成“1+1>2”的效果。

2.2 贴近现实,强化认同感

大型文艺文化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真实性无疑是其内容生产的基本原则,同时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客观反映社会问题和时代风貌,则是其首要职能。但客观来讲,许多大型文艺晚会一味地追求外在美,最终忽略了内容的真实美,不仅无法达到相应的导向作用,反而会引发受众的反感与质疑。例如,2017年央视春晚某小品中,画面背景是北京湛蓝的天空,随后受众纷纷吐槽这是不真实的,现实中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完美天空”。可以说,大型文艺晚会主要是愉悦受众、鼓舞受众、教育受众,而优秀的晚会必须要贴近现实、贴近百姓,才能引发受众广泛共鸣,强化受众心理认同感。

例如,在2019央视春晚中,《儿子来了》讲述了骗子“儿子”忽悠老年人,差点将房产证都骗走,到最后真正的警察儿子出现,将骗子“儿子”带走的故事。这一小品实际上就是现实的“缩影”,反映的是近年来层出不穷的老年人各种受骗现象,如保健品诈骗、电信诈骗等,具有非常强的现实贴近性,最重要的是,小品在为受众提供各种笑料的同时,提醒了广大老年人谨慎消费。不管就思想性来讲,还是就艺术性来讲,都强化了受众认同感,为受众提供了优质的晚会体验。

2.3 讲好故事,增强渗透性

对于受众来讲,大型文艺晚会是记忆的承载者,因此会对其形成强烈的审美期待,这就要求晚会创作者不断开拓思路,为受众呈现优秀的文艺作品,而讲述民族故事、百姓故事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不仅能够增强节目内容的可看性,而且能够增强节目传播的渗透性。例如,曾经央视春晚曾推出一首《六尺巷》的歌曲,演唱者赵薇以第一人称讲述了曾发生于家乡安徽著名的六尺巷故事,节奏明快,受众不仅能够欣赏到明星的精彩演绎,而且能够感受到文化传承,在故事画面中自觉感悟邻里关系处理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包容礼让的民族思想。

在高压力、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工作生活中普遍存在焦虑的心理,碎片化的时间很难让人们静下心来去读一个完整故事。因此,大型文艺晚会要深入了解受众需求,用形式丰富的文艺作品讲述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讲述百姓故事,引发情感共鸣。近年来,央视春晚的语言类节目,越来越重视风格的多变,强调紧扣民生热点、紧接时代地气,坚持平时朴素的叙事原则,善于通过挖掘普通受众身上的精彩故事来凸显节目特色,描绘百姓幸福生活,并赢得了受众的广泛好评。2019年央视春晚的小品《站台》,讲述了一对铁路夫妻聚少离多,只能在大年三十实现两分钟的站台相聚,而这一故事就是源于来自于成都局集团公司重庆客运段刘建丽、郭强夫妻俩的真实故事,感动了无数受众,正能量满满。

可以说,人类始终对故事存在较强的心理渴望,这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存在,无论何时都不会消失。因此,大型文艺晚会要从民族文化、百姓日常中挖掘故事点,并进行巧妙的文艺包装与呈现,这是实现其导向功能的重要路径。

3 结论

总而言之,全媒体时代,面对受众日益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日益复杂的信息传播环境,大型文艺晚会的创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加强时尚元素与新闻元素的创新应用,同时要坚持贴近现实、贴近群众,选材不仅要源于生活,同时要高于生活,确保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深度整合,全面发挥大型文艺晚会的社会教育作用。具体来讲,大型文艺晚会的创作,不仅要凸显主题,弘扬主旋律,而且要贴近现实,强化认同感,同时要讲好故事,增强渗透性。只有如此,才能拓展大型文艺晚会的社会效益空间,才能全面把握和反映时代精神,才能向社会输出更多优秀的主旋律文艺作品。

注释

①央广网.习近平治国理政“100句话”之:坚守艺术理想 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EB/OL].http://news.cnr.cn/ dj/20161208/t20161208_523312584.shtml.

参考文献

[1]袁冶,张师迅.狂欢美学视阈下电视文艺晚会的审美与发展[J].当代电视,2019(1):39-41.

[2]周志红.新形势下电视文艺晚会的策划与编导[J].传媒论坛,2018,1(23):105.

[3]陆双凤.关于电视文艺晚会导演应把握问题的思考[J].视听,2018(11):45-46.

[4]赵东宇.新媒体时代下主旋律文艺晚会的社会价值[J].传媒论坛,2018,1(7):24,27.

[5]赵维,张志斌.有关大型文艺晚会及其社会功能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7,8(3):180.

[6]吕朋,孙楠.《千年之约》“一帶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晚会圆满直播[J].电视研究,2017(5):1.

猜你喜欢

基本内涵
三权分置文献研究综述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模式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范畴研究
探究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协同培育机制构建
森林康养产业经济带动性与环保型方案研究
依法治国之基本内涵探析
企业危机管理对策思考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启示
如何整体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