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外籍学生的管理策略

2019-05-09毛彩意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学校管理农村小学

毛彩意

摘要:农村城市化的趋势逐步加快,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由于人口向城镇集中的速度加快,致使农村中小学的入学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外来务工人员又逐年增加,农民工子弟的孩子入学占比呈逐年增长趋势,由于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性大,导致这些学生的流动性也大,而且基础薄弱,家庭教育差次不齐。大量外籍学生的涌入,给农村小学的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

关键词:农村小学;外籍学生;学校管理

人类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农村城市化的趋势逐步加快,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由于人口向城镇集中的速度加快,致使农村中小学的入学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外来务工人员又逐年增加,农民工子弟的孩子入学占比呈逐年增长趋势,由于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性大,导致这些学生的流动性也大,而且基础薄弱,家庭教育差次不齐,给农村小学的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在农村小学里,如何更好地管理和教育这些外来民工子弟学生,是当前必须考虑的问题。笔者想就近几年我们学校的点滴做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更快,形成了发展的不平衡局面。而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就业岗位的增加,本地人员已经无法满足这些工作岗位的需求,于是吸引了大批的外来人员来此工作、生活。而且这里的生活条件也相对舒适,所以很多有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都举家搬迁到此,他们的孩子也就相应地在这里就近上学了,除了一部分去民工子弟学校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插入当地学校就读。而农村居住的本地人,因为生活条件的改善,收入的增加,多数人开始到城里买房,租房生活,他们的孩子有一部分到城区就读。他们留出的空白正好由外地务工人员补充,因为农村的生活开支相对较小,生活成本低,于是绝大多数的外来务工人员孩子都是在农村小学就读,就像我们学校,783个学生中有651个是外地户籍,占83%之多,这个比例还在逐年增加。

大量的外籍学生就读农村小学,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外籍学生有别于本地学生,体现在生活上,他们多数人的个人卫生意识不强,平时也不太注重仪表,不讲究饮食卫生,容易被不良摊贩吸引,有时还不吃早饭,平时的安全意识淡泊,上下学路上,假期和周末基本上独自在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在学习上,因为流动性大,有些学生的学习不系统,家里学习条件差,平时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主动性差,上课和平时作业习惯差,很快沦落为班级里的学困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在行为习惯上,有些孩子从小养成了爱打架的毛病,成为学校里的不安定因素,多数孩子不合群,不是欺负别人,就是容易被別人欺负,有些则有轻微的心理障碍,缺乏自我管控能力,小小年纪就成了问题少年。其次,在家庭教育上,由于父母都忙于工作,每天上班早,下班晚,对孩子难免疏于教育,更多的家长从心里就不重视教育,忽略了孩子正常的心理需求,长此以往,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而且家长们本身在外打工,生活居住地随着工作的变化而变化,造成了学生的流动性大,缀学率也高。

二、对外籍学生的管理策略

以上便是大量外籍学生涌入农村学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既然已经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就应当对症下药,推出一系列的管理举措,解决实际问题。在学校里,更好管理他们,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真正融入学校,成为学校里的一员,这是每一个农村小学教育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结合我们学校,笔者提出三条农村小学对外来孩子的管理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融入集体,培养健康心理

由于外籍学生普遍存在不合群,爱打架,行为习惯差,不注重仪表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关爱所造成的。因为外来民工在社会上属于弱势群体,生活在社会上的低层,导致外籍学生在学校里也感到孤立无援。特别是插班生,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正常融入学校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给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这些压力如果得不到正常的舒缓,就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而且,这些孩子的家庭对他们也疏于教育和关爱,使他们小小年纪就承受了不必要的负担。所以我们的策略是,引导他们融入集体,平时多关心他们的生活,让他们与其他同学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让他们不再感到陌生感,缓解他们的排斥心理和自卑感。同时,班集体中也有好的同学作为榜样,给他们起很好的示范作用,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引导人向善。等到真正融入了班集体中,这些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二)师生互助,养成良好习惯

外籍学生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学习习惯差,学习上进心不足,不用说作业习惯,就连上课听讲都有一定的困难,渐渐地成为了班里的学困生。当然,这和他们平时家里的学习条件差也有一定的关系,父母对他们的学习也缺少关心,再加上有些孩子随父母的工作变化经常转学,学习不规律,造成基础薄弱,就更难追赶了,久而久之,不爱学习也就成必然的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的策略是老师和学生都给予他们帮助,协助他们顺利渡过学习习惯养成期,等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不再是个害怕学习的后进后了。首先,老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对待他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总是简单粗暴地训斥他们的不足。让他们从基本的学习基础开始,并给予学习方法的引领,使他们逐渐树立学习的信心。其次,也少不同学们的帮助,平时上课和课后成立学习互助小组,让学习好的带动学习差的,克服老师不在时,缺乏学习主动性的毛病。习惯是一个学生一生受用的财富,帮助他们积累这笔财富,比获取知识更重要。

(三)家校互通,关注成长轨迹

外籍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离不开家庭的因素,许多家长忙于工作,疲于奔波,而忽视了孩子,是对他们最大的伤害。有些是造成了心理问题,而有些直接造成了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们开通了多种渠道,以保持和家长的信息互通,如校讯通、班级微信群、QQ群,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平时不定期进行家访等。通过学校与家长的信息互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护航。每学期,我们也会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学校进行讲座,让家长和孩子试着开展合理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孩子成长。避免了由于信息不畅通,不及时而引起的误会,甚至造成的安全事故。近年来,学校对安全教育格外重视,而这些外籍学生更是重点教育对象,我们不但关注他们在学校里的安全,也通过和家长的联系沟通,关注其在家里的安全,做到事无巨细,不放过每一个学生。同时,对于转学的学生,我们也能做到后续跟进,确保其能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

总之,对外籍学生的管理最主要的策略就是融入集体,使其快乐地学习,家长互动,使其健康地成长。今后,农村小学外籍学生比例还会继续提高,如何有效地对外籍学生进行管理,使其真正融入学校的学习生活,是每一个农村学校正在面临而急需要解决的课题。我们也将继续关注外籍学生,继续探究如何有效地对外籍学生进行管理,促进其成长,真正融入学校,为学校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学校管理[J].2009.5.

[2]关于农村中小学学校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2012.7.

猜你喜欢

学校管理农村小学
浅议学校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湘西州农村小学“营养餐”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