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云社频频“吸睛”背后

2019-05-09

南方周末 2019-05-09
关键词:岳云鹏德云社吸睛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吴见如

近日,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突发脑溢血住院,其家属在网络平台发起筹款。网友起初热心相助,但这件相对私人的事情却引发了公众的质疑:吴鹤臣有车有房,为何还要向社会寻求巨额捐助?

事件细节有待进一步澄清,无论如何都期盼患者痊愈,早日回归自己的岗位。对此,民政部则回应:个人求助不属于慈善募捐,不在其监管范围,鉴于慈善领域秩序规范受此影响,将引导平台修订自律公约。德云社这次引发关注意外倒推社会进步,背后仍然是新与旧、现代与传统的纠葛。

自从德云社成为国内一家独大的相声团体,这种关注不曾停歇,背后还自然牵涉诸多结构性问题,譬如传统相声的现代转型、相声产业的转型、以及相声团体的企业化转型……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2005年,郭德纲开始走红。以他及德云社为代表的“草根”相声,很快与主流相声界产生了矛盾。

草根相声中的某些表达方式被指庸俗、低俗、媚俗,郭德纲则把攻讦信手移用,创作了“郭式相声”的经典《我要反三俗》。在他看来,相声需要拿回“俗”的权利。在相声《你要高雅》里,他将矛头直指故作高雅:听交响乐高雅,听相声低俗;听明星假唱高雅,看网络原创低俗;看人体艺术高雅,两口子讲黄色笑话低俗;喝咖啡高雅,吃大蒜低俗……

在2006年的相声《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里,郭德纲又试图为相声正本清源。他清楚地表示,相声最重要的功用就是让观众笑,而不是讽刺或教育。

对“好笑”和“俗气”的坚持,恰恰构成郭德纲及德云社的底色,也是他们与主流相声界分道扬镳的标志。新中国成立初期,以侯宝林为代表的老前辈为把相声带入艺术殿堂,摒弃传统相声常用的“伦理哏”或荤段子,形成了日后主流相声界的基调。随时间推移,因种种原因未被“主流”吸纳的众多艺人,就合乎情理地更多保留诸多传统特质,其中就有以小剧场成名的郭德纲。

这种传统性有诸多表现形式,德云社频频引发关注的师门恩怨、人才外流就是例证。相声讲究流派、师门,但因此生发公众热点的着实不多见。2008年9月,元老级人物王文林、徐德亮退社。后来,李菁、何云伟等重要成员亦陆续离开,各自喧嚣一时。

一系列事件中,曹云金与郭德纲师徒反目尤其具有代表性。2016年8月31日,郭德纲在微博晒出德云社家谱并发文称:该清的清,该驱的驱。他宣称:“所谓的清理门户,是为了给好人们一个交代”。除了一刀两断的决绝言辞,他还严厉指责两位“云”字艺名者“悖逆人伦”“卖师求荣”。

随后,曹云金发6000字长文回击,列数郭德纲“九宗罪”,涉及经济、荣誉与发展前途等方面。粗略看来,他期待的与具有雄心、渴望成功的职场青年人别无二致。

表面上,郭曹反目源自立场分歧,一方认为徒弟应当知恩图报,另一方则认为在经济方面受到师父不公平对待。但归根结底,恩怨背后正是德云社江湖班底和现代企业这两种组织间的矛盾难以调和。与成龙的“成家班”、赵本山的“赵家班”等个人色彩浓重的演艺团体可有一比,德云社内部师门间的情感纽带建立在家族式管理基础之上,也呈现出浓重的江湖气息:讲义气、讲关系、讲人情、讲面子,追求出人头地。

若分配者能永远保持公平,则皆大欢喜;可惜事实说明,这难免一厢情愿。

2010年德云社遭遇“停业整顿”。其后,郭德纲宣布德云社将从“家族化管理”转型为“企业化管理”。德云社与旗下一百多名演员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明确规定合同期限、劳动报酬、工作纪律及各种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毫不意外,具有现代企业形式的北京德云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蒸蒸日上,估值一度高达15亿元。其分社遍布中国各大城市,甚至发展到海外,涉及相声表演、影视作品、培训学校、餐饮、服装和红酒等多种多样的细分领域。▶下转第18版

◀上接第17版

商业价值提升,不等于企业制度名副其实,按照自媒体“吴晓波频道”的评论:德云社仍然是以相声这种老手艺活为主的手工作坊而非现代企业;没有利益平等的契约精神,只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江湖正义;没有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协作关系,只有“以父为尊”的家庭式产业链。

又或者说,郭德纲其实试图以老板、员工的雇佣关系加上师徒伦理的道德约束来管理员工,而这种结合造成的结果是,即便形式层面上与“企业化管理”接轨,约束德云社成员的“制度”依然是江湖伦理。

在这种伦理规制之下,徒弟、同事或者员工的观念就留下了它的烙印。

谈到何云伟出走,眼下炙手可热的岳云鹏有过这样的说法:十年养育的一个孩子,从什么都不会到现在,他一点儿念想都没有,说走就走了。你要选在一个好时候也行,偏偏在我师父遇到问题的时候走了,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岳云鹏极受郭德纲器重,是非常听话的郭门弟子。显然,他依据的是传统的伦理——义气。而李菁的回答则更多出自企业伦理:这种大型的企业,人才流动是很正常的事,每天都在出出入入,有的离开,有的新加入进来……我们离开了也是为了自己的发展,我们要做自己的事情,那么和原来的工作有冲突,没有办法协调,只能选择离开,仅此而已。

对于打着“复兴传统相声”旗号的郭德纲来说,他迷恋旧时代相声师徒间的愚忠愚孝,以及师父对徒弟的那种绝对控制。这种控制是恩威并用的,立家谱、逐出师门是一种手段,护徒心切时又是另一番喧闹。

那么,路在哪里呢?

变身偶像男团如何?

多位德云社重要成员出走之后,郭德纲的徒弟里最惹人关注的当属岳云鹏,他俨然成为除郭德纲之外的德云社最大IP。近两年,郭德纲的另一位徒弟张云雷也迅速成名。凭借高“颜值”和优秀唱功,他跻身相声界的一线“流量小生”。

相声的功课包括说学逗唱,从京剧到流行歌曲,唱功总是吸引观众和听众的重要手段。而对周遭世界的密切关注,也是相声长盛不衰的一个原因。

有人认为,张云雷成功地把娱乐圈的粉丝文化带进了相声界;甚至有人戏言,如今看张云雷专场跟看演唱会一模一样,台下一片荧光棒的亮色。此外,瘦身成功的郭德纲之子郭麒麟也凭借“小鲜肉”形象收获众多粉丝。种种新现象,似乎给相声产业拓展了新方向:相声团体的偶像化或“粉丝经济”化。德云社被戏称为“偶像男团”时,时髦与传统似乎有了调和的可能。

作为“偶像男团”的德云社,近两年的确在按照娱乐圈明星的形式包装艺人,最成功的例子却是岳云鹏。除了登台表演,郭德纲频频带爱徒上综艺、拍电影,完全是打造明星的路子。

岳云鹏的成功也给德云社推新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即根据每个徒弟自身的特点,找到让他吸引观众的角度。郭德纲想必深知相声市场多么有限,仅靠相声观众养活德云社谈何容易。

粉丝经济也好,明星模式也罢,德云社依旧广受欢迎,如日中天。但谈起“复兴传统相声”的重任,郭德纲真的为相声找到了出路吗?况且,个人与团体,时尚与守成,又成了需要细细摸索的课题。而传统相声的一些元素,包括惯用的嘲讽女性相貌的哏,也时常招致批评。

2018年,综艺节目《相声有新人》开播。某期节目中,一位博士选手与担任主考官的郭德纲发生了带着火药味的争论。他指责郭德纲的标准只是相声基本功,而边缘形式包括口技、脱口秀、双簧、音乐相声、女生相声、小孩相声等,无论多好笑一概遭到淘汰。

郭德纲及德云社为相声赢回大众的努力有目共睹,但回归“旧相声”是不是倒退?无怪乎有论者要提出“相声到底有新人吗”这样的质疑了。

猜你喜欢

岳云鹏德云社吸睛
德云社该好好自我检视了
德云社抖音招生 郭德纲亲自下场带徒
我的天哪,岳云鹏孙越相爱相杀12年
德云社演员玩“杀女友梗”犯众怒
邻居家为什么有肉吃
邻居家为什么有肉吃
邻居家为什么有肉吃
你最闪耀
“吸睛”(双语加油站)
冬日珠宝吸睛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