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江医派著名医家白郡符治疗皮肤病中药炮制经验总结

2019-05-04王远红赵卫浩李晓陵姜德友王绍莹高杰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皮肤病

王远红 赵卫浩 李晓陵 姜德友 王绍莹 高杰

[摘要] 中药炮制可以纯净药材并保证质量;可以矫臭、矫味,便于服用;可降低或清除毒性;切制饮片,便于制剂;改变药物的性能;引药归经等。白郡符先生十分重视中药的炮制方法,具体有火制法、水制法、水火合制法、油制法、制霜法、发酵法、取汁及其他加工法等。每味中药固有其性味归经,然而在临床用药时,应根据组方用药目的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炮制方法,使药物达到最佳疗效。

[关键词] 白郡符;炮制经验;皮肤病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9)03(c)-0134-04

[Abstract] Proces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purify medicinal materials and ensure their quality; can correct odor and taste, and be easy to take; can reduce or eliminate toxicity; cut into pieces to facilitate preparation; change the performance of drugs; guide medicine to meridian, etc. Mr. Bai Junfu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ocessing metho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cluding fire method, water method, water and fire method, oil method, frost method, fermentation method, juice extraction and other processing methods. Eac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its inherent nature, taste and meridian attribution. However, in clinical medication,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 sh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urposes of the prescrip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best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 Bai Junfu; Processing experience; Skin disease

白郡符先生(1921-1998)(其后均尊称其为“白老”),黑龙江著名中医外科学家,龙江医派杰出医家,一生为人淡泊名利,潜心学术,外科造诣誉满龙江。其18岁独立出诊,尊古人之經验而不泥,临床疗效显著,闻名乡里,人称“小白郎中”,后入汉医讲习所深造,融汇中西,为龙江医派中医外科奠基者之一。建国后,白老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担任中医外科学教学、临床、科研工作,其医术精湛,学验俱丰,在皮肤外科界,与当时北京朱仁康、赵炳南和上海顾伯华、顾伯康共称“南二顾,北赵朱,龙江白”。白老自幼学习古籍经典,又随父亲学习药物炮制之术,独立行医后尤为重视中药的炮制,认为中药炮制得法可以直接提高临床疗效。现简述其中药炮制方面的学术经验,以飧同道。

1 中药炮制的重要性

中药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大部分需要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即为炮制。《本草蒙荃》[1]言:“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和药物的自身性质进行的,不仅有着大量实践经验总结,而且有科学依据支撑。白老指出,药材炮制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药品质量和临床疗效。白老重视炮制,原因如下:

1.1 炮制的目的

药物炮制是我国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量药物需要经过炮制之后才能用于临床。炮制可以纯净药材并保证质量;切制饮片,便于制剂;矫臭、矫味,便于服用;降低或清除毒性;缓和刺激性;改变药物的性能;引药归经等[2]。

1.2 炮制对药物自身的影响

白老认为药物具有自身性质,经过炮制使之更加符合临床需要。其认为炮制所产生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药物性味功能的影响来实现的。

1.2.1 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四气五味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的不同反应以及通过味觉器官的辨别而做出的归纳。《神农本草经》[3]序录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药物的气味是先天具有的,不同的气味有着不同的功效,从而形成了药物的功能。炮制不仅影响着药物的气味,还影响着药物的功能。某些药物的性能可因加热而改变,如生地黄其性味本甘寒,经过蒸制,寒性得以消除,变为甘温补血之品。某些药物因为和辅料的性能具有协同作用而疗效得以增强,如醋味酸能收,醋蒸五味子可增加收敛之功。某些药物可利用辅料的拮抗作用来缓和偏性或改变性能,如麻黄可通过味甘性缓的蜜炙来缓和辛温发汗之功;天南星胆汁制后,因胆汁味苦性寒,可以将天南星苦辛温燥的性味变为苦凉,不仅消除了毒性,而且在原有药效的基础上,增加了清热作用[4]。

1.2.2 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  升降浮沉是药物在机体中发挥作用的趋向性。药物由于在自然界的生成环境、气味、质地轻重以及入药部位等有所不同。其对机体的作用趋向也不同。在炮制的作用下,这种趋向可能会发生改变或增强。如黄柏酒制,经过具有升提作用以及辛甘大热的酒炒制,原本清下焦湿热的黄柏便拥有了清降头部虚火的作用;黄芩酒制,黄芩本能走上焦,经炮制后亦增强了黄芩上行清热的作用。

1.2.3 炮制对药物归经的影响  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不同的药物各有其脏腑经络归属,辅料亦是如此。药物添加归经相同的辅料进行炮制,可以加强其对归经部位的治疗作用。如蜜炙甘草,甘草、蜂蜜两者同归脾经,甘草蜜炙可以增强补脾作用;醋煮莪术,同理可以增强入肝经、消积的作用。

1.3 炮制直接影响临床疗效

在整个临床过程中,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的原则。证变法亦变,方药也要改变,炮制品的选用也需要适当的调整。白老认为,由于中药多数生长于自然,并非所有部位都有药用,且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功效。同时,原药材的性能多有所偏性,既有治疗效果,也可能有副作用,这就需要炮制,以补其不足损其弊端,从而满足临床需要。若要增强药物的作用,需将药物进行炮制,使有效物质易于溶出或利于保存,并调整其药性,充分发挥其治疗功能[5]。

此外,白老认为中药炮制理论一直在起着指导实践的作用。炮制得法,可以使中药更加符合临床的需要,临床医生应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2 验案举隅

白老非常重视中药的炮制方法,具体有火制法(主要包括炒法、煨法、炙法、煅法、焙法、烘法等)、水制法(主要包括洗法、泡法、润法、漂法、水飞法)、水火合制法(主要包括蒸法、煮法、炖法、淬法)、油制法、制霜法、发酵法、取汁以及其他加工等。白老认为每味中药固有其性味归经,然而临床应用、配制方药时,应根据组方用药目的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炮制方法,使药物达到最佳疗效。通过白老临床诊病实例,可窥其重视炮制,提高疗效之一斑。白老治学如此细致,足以令吾辈后学奉其为楷模,尊其为榜样。

2.1 活用炒法,痈证可除

白老曾治疗一戚姓男患,背部生疮,灼热痛疼2日余[6]。2日前自觉后背正中灼热疼痛,微痒,转身艰难,曾服去痛片、土霉素等药物,效果不显,并伴四肢疼痛,口渴不欲饮,小溲赤,大便不爽。检查:后背正中,局部漫肿,形大如盘,边缘不清,硬而拒按,皮色潮红。脉象弦滑,苔白腻微黄。本病中医诊断为中发背。西医诊断为痈。辨证:湿热毒火,流结背中,发于肌肤所致。治则:清热解毒,活血散肿。白老以《外科大成》之神授卫生汤加减[7]。方药:金银花25 g、连翘20 g、酒大黄10 g、当归尾20 g、皂刺15 g、防风10 g、羌活10 g、白芷10 g、石决明10 g、天花粉10 g、穿山甲15 g、乳香10 g、甘草5 g。水煎服,1日1剂。外用:紫金锭调化,涂于患处。患者服上方3剂,大便已爽,背部疼痛减轻,灼热感消失。效不更方,续服上方3剂。4 d后,背部活动自如,触之稍硬,疼痛基本消失,溲清便和。嘱蜈蚣托毒丸,日服2次,每次1丸,连服5 d。三诊过后,诸证已除,唯后背仍有轻微的不适,嘱续服蜈蚣托毒丸3 d,用量同前,至痊愈。

乳香含有树脂、树胶、挥发油,内服多时,可刺激胃而致使食欲减少,故需要炮制使用。白老方中乳香即运用炒焦的炮制方法。炮制程度需高于炒黄,使乳香外表呈焦褐色或焦黄色,内部淡黄,并有焦香气味。炮制健胃消食及刺激性药物时多用此法。乳香活血消痈,适合中发背患者,然其性燥烈,生用易耗伤胃气,白老常将乳香炒用,与方中他药相合,即能发挥活血散肿之效,又不伤胃气,一举两得。

方中金银花甘寒,其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作用强。白老治疗痈证,常用炒金银花,即金银花除去杂质,放在容器中,用中火炒至表面呈褐色,再用清水将火星淋灭,取出,凉透。白老认为,金银花炒后,寒性略降,而仍有清热解毒之效,与连翘、乳香等药相伍,能清热解毒消痈,且无伤阳气之弊端,使患者更易于康复。由此可见,重视中药的炮制,能增强药物的治疗作用。

2.2 妙用炙法,乳癖自消

炙法不同于炒法。炙法一般不单独入锅内加热,而是在药物中另加其他辅助的物质,如:蜂蜜、白酒、黄酒、米醋、盐、姜汁、甘草水等。在临床遣方用药时,白老常常灵活运用炙法,增强药物疗效。白老生认为,此种炮制方法的目的是为改变药的效能,又不损伤胃气。

白老曾治疗一于姓女患,两侧乳房内有结块,脉缓,二便正常。中医诊断为乳癖,西医诊断为乳腺增生。处方:夏枯草20 g、莪术15 g、重楼20 g、当归20 g、莱菔子10 g、僵蚕15 g、薤白15 g、川芎15 g、牛蒡子20 g、皂刺15 g、枳壳15 g、醋香附15 g、鹿角霜30 g、桔梗15 g、白芍15 g、醋青皮15 g。水煎服。20剂后,病愈。乳腺增生症,中医学称之为“乳癖”[8]。中医认为乳癖是由于郁怒伤肝、气滞血瘀、痰凝成核所致。在治疗乳癖时,白老常注重疏肝解郁,活血调气化痰,用药时常将药物炮制思想运用其中。

白老认为,醋,味酸、性温,功擅散瘀消肿、除热解毒、开胃醒脾、下气消食、疏散水气、软坚化结,实乃外科良药。而乳癖之人恰为肝气不疏,气滞痰凝所致。白老处方中所用青皮、香附等药物醋炙而能提高其性能。白老主张香附、青皮等先筛去药中土屑,拣净杂质。以每公斤用米醋二两,拌匀,闷盖润透,再放锅内,用文火慢炒至米醋吸尽,干燥,色深为止。此法所炮制之中药,更能增强其行气疏肝散结之效。

2.3 水火合制,根治脱发

白老曾治疗一侯性男患,头发疏松脱落,近来眉毛亦脱,脉缓,便秘,素有胃寒,热逆上冲,时疲劳无力。诊断:頭发疏松症、眉毛脱落。白老确立滋阴补气活血健胃治法。处方:熟地30 g、菟丝子20 g、女贞子20 g、炙龟板15 g、羌活15 g、当归20 g、桃仁10 g、桑葚子20 g、枸杞20 g、赤芍15 g、红花15 g、黑芝麻30 g、白芷10 g、枳壳15 g、炮姜5 g、黄芪20 g、神曲15 g、内金15 g。水煎服,患者服药后疲劳渐减轻,脱发痊愈。

白老在治疗本例脱发患者时,多味中药运用了水火合制法。水火合制的方法,其中包括煎、煮、炖、淬、烤之法,是药物通过水与火或加液体辅料,共同处理的一种方式。其目的是改变药物性能或形态,降低毒性或刺激性,矫正气未或恶臭腥味等。

方中熟地黄就是运用酒蒸之法。药物拌酒蒸之,即改变药的一部分性能。熟地黄,即干地黄加酒蒸谓之。取洗净的干地黄,以每10斤干地黄加黄酒5斤,浸润闷透,使黄酒吸尽,放笼屉内蒸之,至生地呈乌黑色,取出,晒到八成干,切成5 mm厚的片即可。或者蒸8 h焖一夜,第二天翻过后,再蒸4~8 h,再焖一夜,取出晒八成干切片,再晒干,即为熟地。白老认为,经蒸制后地黄质厚,味浓,其性由寒转温,主补阴血,且可借酒行散助药势,通行血脉,不仅可加强补血之功,且补而不腻。再配上其余补精血之品,治疗精血亏虚之脱发[9]。

白老方中之菟丝子亦是应用水火合制的炮制方法,应用的是其中的煮法。煮法的目的是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或增强药物的疗效[10]。煮法是将药物放入清水锅内煮沸。煮法中又分“清水煮”“米醋煮”或以其他类辅料加入煮之。白老对菟丝子的炮制经验如下:取菟丝子过箩,净除去杂质,洗净灰土。晾干;用黄酒拌匀,使润透吸尽,入锅加适量清水,待成黏粥状时取出,先用碾子壓成厚1 cm左右的大片,再切成3 cm长,1.5 cm宽的菱形块,晒干或烘干。白老认为,酒制菟丝子可增强其温补脾肾的作用,并利于煎出和粉碎。

方中女贞子是采用炖法炮制而得。炖法与煮法很相似,但加热时间的长短不同,操作方法也有区别。一般地说,炖的时间要比煮的时间长些。有的要隔水炖,如女贞子就是炖法炮制的代表药。取女贞子,拣去杂质,洗净,晒干,加入黄酒拌匀,装入罐内或适当容器内,密闭,坐水锅中,隔水炖,至酒洗尽,约6 h,取出,晒干或烘干。白老认为,女贞子酒制后能增强其滋补肝肾的作用,多用于肝肾阴虚之须发早白。

白老本方中的龟板应用了水火合制法中的淬法。淬法又为炸法,是将饮片煅或炒后趁热时投入水或液体辅料中,使药物的体质松脆,易于加工,研为粉面。淬法中又分为“炸淬法”“烤淬法”及“淬后煅法”。具体而言,龟板运用的是烤淬法。烤淬法适用于动物的骨骼,不能火煅,须用火烤,加辅料制酥淬再制粉末。龟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白老对龟板的炮制经验如下:龟板炮制之时,先用清水浸漂15~20 d,达到刮去黑皮和残肉至无臭味为止,晒干。取火盆,用木炭燃火,上面放铁丝帘,高于炭火2~3寸,铁丝帘上放龟板,烤之,待热,翻过,上面涂米醋。烤火的一面又热,再翻过涂醋。如此法反复烤热涂醋,以酥碎为止。白老认为,此种炮制之龟板,质脆易碎,在矫味的同时,更利于煎出有效成分,可增强生品的滋阴补肾之力,提高临床疗效,最适合肾阴不足,精血亏虚者。水火共制法在本例脱发患者身上得到运用,有效地提高了熟地、女贞子、菟丝子、龟板等药物的补肾阴,填精血之效,从而收获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明·陈嘉谟.本草蒙荃[M].陆拯,赵法新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3.

[2]  钟赣生.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0.

[3]  神农本草经[M].栾英杰,侯万升主编.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

[4]  祝军委,唐文华,王绍云,等.炮制与中药性能关系的探讨[J].北方药学,2014,11(4):115-116.

[5]  穆文华.浅谈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3):138,140.

[6]  白恩贤,王术平.白郡符临床经验选[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28.

[7]  清·祁坤.外科大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

[8]  汤敏.乳腺增生中医疗法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2, 31(3):107-108.

[9]  邹节明,王力生.中药炮制的现状浅析[J].中草药,2005(4):620-623.

[10]  叶定江.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364.

(收稿日期:2018-12-25  本文编辑:王   蕾)

猜你喜欢

皮肤病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草药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防治皮肤病 对症食药膳
炎夏应慎防皮肤病
冬季皮肤病多数是过敏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实事求是 报喜告忧 喜读《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
家兔常见皮肤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