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书法课程建设与实践

2019-05-04黄耿东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特色学校构建书法

摘   要:书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学校美育工作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从构建书法课程实施的常规流程、创建书法特色的实践、质量保障和评价机制等方面对形成书法教育特色学校进行探索,从而进一步推进学校书法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特色学校;书法;构建

作者简介:黄耿东,福建省南安市实验中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福建省中学骨干教师,集美大学校外研究生导师。(福建  南安  362300)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1-0568(2019)07-0018-02

书法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是历代积淀的文化艺术瑰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民众基础。在它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民族个性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广泛认可。南安市实验中学(以下简称“我校”)高度重视书法教育,以书法教育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引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能力,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也得到了培养,渐渐形成了学校美育的良好氛围。

一、书法课程构建的实施流程

1. 制订规划,设置目标。书法教育不仅是一种修养的形成,能力的训练,还是一种文化熏陶,是现代中学生应有的素养。为努力提高学生的书法艺术素养,构建书法艺术教育目标体系,我校书法教育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基本精神为依据,以创建书法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线,以书法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制订《南安市实验中学三年书法教育发展方案》,依此制订教学计划,规范教学工作,推动书法学科的教学改革,为培养造就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四有”人才打下扎实的文化根基。与此同时,我们还力争达成“六动”目标,即:全校形成全员参与书法教育的良好氛围;制订书法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抓实书法教学活动全程管理;书法活动始终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学生书法社会实践活动,力争家长全力支持;开展书法作品展示活动,引发社会的全方位关注;通过书法教育改革实验进程,产生联动反应,促进学生书法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2. 建立书法教学常规。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它集中深邃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与文化精神,而我们要把传统书法文化与学校课程建设相结合,发挥它应有的功能,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使学校的书法教育形成一定的特色。此外,还要抓好课堂教学,把训练书写技能、传授书法知识、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作为书法课堂教学的重心。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制订了学校三年书法教育发展方案,将书法教学纳入学校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实行集体备课制度,成立各年段书法备课组,其目的在于帮助教师吃透书法教材,提升驾驭书法教材的能力。同时,我们还要求美术教师或书法学科骨干任备课组长,并配备书法技能指导教师,每星期集体备课一次,每个月由一位书法教师或兼职教师上示范课,组织集体评课。每周一节书法课均围绕每周书法课的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反复练习,强化训练,以达成预期目标。每个学期对书法教师和学生书写能力进行考核,并在学校公示栏公示,对学校书法教育特色进行有效评价,从而达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目的。

3. 丰富书法教育活动。开展书法教育是践行学校校训“勤、严、实、恒、新”和“培养高素质的现代中国人”为目标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为了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书法水平及书法素养,我们定期开展各种书法活动,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此外,我校还请校外社区书法家或当地富有书法教学经验的教师开设专题讲座,并在此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道德教育等,促使学生对书法美育内涵形成更广泛的认识。

4. 建立书法教育评估机制。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南安市实验中学教学评价方法》和《南安市实验中学教师专业成长档案管理》,建立了科学的书法教育评价制度,包括学生书法达标验收考核、书法教学评优课、学生书法档案、学校书法档案等。学校的书法档案包括有关书法课教材、教学的计划与总结,每学期学生期末书法考核成绩;有关书法比赛的文件、通知和师生获奖证书,各种规章制度,评优材料,评估材料;有关书法教学的公开课,书法课题研究,外出考察报告、讲座;有关书法教学的报道、论文、会议交流材料,等等。

二、书法课程建设的艺术教育特色

1. 书法教育紧扣校园文化。学校书法特色是在独特的书法教育办学风貌和教育风格的积极影响下,取得书法教育优秀办学成果、形成鲜明书法校园文化。[1]书法教育具有独特的美育功能,它在传递情感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性,尤其是书法教育和书香文化校园的融合对于学生意志的磨炼,性情的陶冶,良好习惯的形成,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书法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要规范其教育内容,应从书法教学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书法教育教学活动。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积极参加市级以上的汉字书写规范比赛,为学生搭建展示艺术特长的平台,使学生的个性天赋得到充分的施展,获得成长的喜悦。

2. 在书法教育中渗透德育主题。我校作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和泉州市禁毒教育基地校,积极研究德育渗透策略。我们利用这一资源与书法教学相结合,提升教师书法教育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学科素养。近三年来,我们举办了学生国防教育和禁毒教育书法作品展览,利用国防和禁毒题材书法作品的展示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律教育。同时,在书法教学中,我们还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艺术性和多元育人功能,[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书法教育中,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中,我校不仅通过书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还带领学生参观郑成功纪念馆的书法碑林,通过对名字碑帖的品评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并以古今书法家刻苦临池的故事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素质。

3. 构建书法美育有效课堂。我们以福建省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校的“探索校本教研和小片区管理教研新模式”和“基于学科交叉的美术‘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研究”等省级立项课题为契机,积极开展书法教育实践活动,探索书法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等课堂教学改革,开展片区“借班同上一节课”,书法研讨进行片区教师青蓝结对帮扶活动,开设书法教育校本课程,注重书法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实现共享、共进的书法教育理念,保障义务教育书法课程的高效实施,多方面拓展书法教育的发展途径,与泉州市区中学结对共建中吸收各自书法教育的优势。通过开设省市级课题、教学观摩课,举办校本教研、网络教学研究,结对帮扶等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和美育艺术氛围。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坚持“以书育美”的办学理念和“以字育德,以字启智,以字修身,以字促美”的教学目标,强化书法教育,提高学校育人水平,努力形成了“以字育人,人字合一”的办学特色。此外,我们还坚持将书法教育纳入学校的艺术教育体系,面向全体师生,把书法课作为学校文化特色贯穿校园文化建设、德育课题、学生行为规范之中,推动了学校书法教育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林珍.书法特色学校创建的理性思考[J].江苏教育·书法教育,2016,(7).

[2] 蔡宏志.依托书法教育 带动学校发展[J].辽宁教育,2018,(2):51.

责任编辑   朱泽玲

猜你喜欢

特色学校构建书法
“特色学校”的实话实说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8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被取消资格
诗书画苑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
教育部启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