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部队伤病员住院治疗的影响

2019-04-30张芳杰郑昆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住院治疗心理护理

张芳杰 郑昆

【摘 要】目的:对部队伤病员住院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70例部队住院伤病员,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對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以及恐惧等心理评分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心理护理模式能够很好的缓解部队伤病员的不良心理情绪,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部队伤病员;住院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4-03-164-02

部队人员主要处于封闭的管理环境下,在住院期间无法参与到正常的训练中,还会有担心影响训练进度以及生活环境改变等心理问题,对于后续治疗也会产生比较大的抗拒。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中,能够对部队住院伤病员的不良心理情绪进行有效的缓解,优化患者的心理状况跟治疗依从性。本次研究中选取了70例部队伤病员,然后就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进行了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0例部队住院伤病员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处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在18`36岁,平均年龄(27.4±3.6)岁,所有患者均排除精神疾病跟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1.2 方法

1.2.1 进行护理小组的建立

为了保障心理护理工作的顺利推行,需要事先设立护理小组,配备护士5名,要求所有成员具备有良好的护理技能跟心理素质,对5名护士进行系统性培训,培训内容包含有综合护理跟心理辅导等等。

1.2.2 健康教育

在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加强跟患者的沟通交流力度,随后针对患者所患疾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这样能够加深患者对于自身疾病以及治疗方案的了解力度,避免错误认知的出现,自身的治疗依从性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充分考虑到患者年龄、文化水平跟心态等因素,保障整体健康教育效果。

1.2.3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首先要对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准确评估,然后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治疗步骤跟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的讲解,让患者对于后续治疗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加强跟患者的沟通力度,对患者提供可以用来倾诉的平台,这样可以促使患者不良情绪的宣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不同心理状态的患者还要进行心理护理方案的针对性选择,具体如下。①抑郁心理的护理。当患者处于抑郁的心理状态下时,会表现出郁郁寡欢跟缺乏情绪等临床症状,主要是因为身体明显不适、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所导致的消极情绪。在进行抑郁患者的护理时,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耐心的开导,在结合患者护理需求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治疗信心跟治疗依从性。②焦虑心理的护理。焦虑患者临床表现包含有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以及心率跟血压增高等等,对焦虑情绪产生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是因为患者对自身疾病不够了解,对治疗过程恐惧以及害怕治疗中出现意外症状等等,导致患者身心负担进一步加重。对于存在有焦虑情绪的患者,要求护理人员进行耐心的照顾,对患者倾诉认真听取,此外还要对患者进行住院起因、治疗流程跟预后措施的仔细讲解,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跟治疗流程的重视度,排解患者不必要的担忧。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出现焦虑的原因进行分析,随后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主要采用SCL-90量表对70例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恐惧、抑郁以及焦虑等心理状态评分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关于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均采用SPSS22.0软件,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则是(x±s)表示,进行t或者X2检验,组间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经过了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之后,患者的恐惧、抑郁以及焦虑等心理状态评分均得到了显著的优化(P<0.05),见表1。

3 讨论

部队的伤病员在生病住院之后,因为身体不是以及心理压力的影响,还会导致心理状态处于应激状态下,对于患者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均会造成显著的影响,并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效果。此外部队的伤病员因为处于封闭式管理模式中,多是在军区医院来接受治疗,因此在治疗期间家人探望的可能性比较低,导致患者的不良情绪难以得到及时的缓解,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不良情绪。而且在入院治疗期间患者还无法进行正常的训练以及学习,所处的生活环境也有着非常大的转变,对于患者心理就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障治疗工作的顺利推行,要求跟军区医院能够在结合患者心理状态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借此来改善患者的治疗跟预后效果。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以对部队住院伤病员的心理状态进行显著的改善,还可以充分满足患者们的各项护理需求。一方面心理护理模式能够强化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对于护患关系的优化也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能够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知,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以及治疗依从性。此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还能够对患者各项行为进行有效的改善,减少疾病对于患者身体带来的不适感。

在本次研究中,给予了患者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之后,其恐惧、抑郁以及焦虑等心理状态评分均得到了显著的优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通过心理护理模式能够很好的缓解部队伤病员的不良心理情绪,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詹琼琼,姚芳,周军.心理护理对部队伤病员住院治疗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2):56-58.

[2]杜娟,江启成,丁体龙, 等.部队突发疫情伤病员心理影响调查与护理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1(6):466-467,475.

[3]李菁.部队官兵训练伤恢复期心理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8,12(5):243.

[4]管付岩,唐雪鹏,王崇, 等.马里维和部队军人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及其护理干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18):43-44.

猜你喜欢

住院治疗心理护理
护理干预在预防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观察
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程序的临床应用研究
对住院治疗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进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的临床效果
康复治疗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人和社会功能的干预意义研究
儿科疗区潜在的感染因素分析
晚期癌症患者住院及居家姑息治疗模式的生活质量及费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