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课中情境教学方法初探

2019-04-29花碧莲

关键词:律动表演导入

花碧莲

摘要:情境教学模式是以案例或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本文提出了创设情境教学的若干方法,旨在促进学生更有兴趣地学习,使学生喜爱音乐,理解音乐,进而提高他们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情境教学;导入;律动;游戏;表演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5-062-2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生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当前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引入情境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使他们的情感得到释放并引起共鸣,从而真正地喜爱音乐、理解音乐。

一、课前创设情境,营造音乐氛围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具有无意注意和活泼好动、自制力弱等特征,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根据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课前针对每一课时内容进行情境创设,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案例尝试: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第六单元《快乐的农夫》,课前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聊天,告诉他们我们吃的食物是怎么种植出来的,并请他们说一说对田间耕作的了解,然后播放农民耕作的视频,随后请他们模仿农民耕作的动作在教室里走一走,最后老师带着他们一起喊号子耕作。这样做的目的是课前就激起孩子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孩子以最放松的状态进入课堂,从而为新课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课中创设情境,抓住学生心灵

1.创设对唱练声情境

由于儿童思维发展和认识活动都仍然直接与感性相联系,带有很强的直观性。在练声时,让学生模拟容易成功的可爱的小动物的叫声,教师则用语言描述情境,师边唱边问,生边唱边答,一问一答,刺激了儿童的感官和已有的经验,加上想象,学生就可以将抽象的动物叫声用自己的声音表现出来。例如,练声曲:

上述练声曲不仅旋律简单而且歌词形象,与学生的生活很贴近近,儿童很容易理解与演唱。在练声的时候,学生兴趣盎然,很投入,师生之间能够产生共鸣,学生有信心完成练声曲,一方面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也达到了练声的目的。

2.利用多媒体导入情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新课的开端,也是新授课的定调所在,一般情况下,上课铃响后,学生停止自己活动回到教室,注意力总很难一下子集中起来,思想仍停留在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主要表现为目光游离不定,情绪动荡不一,如果能运用有声有色、有情有趣、新颖别致的教学方法,就能唤起学生爱学的激情,导入的方式有很多,可利用多媒体,可以是谈话、猜谜语、讲故事等。

案例尝试:苏少版小学音乐课本一年级(上)第八单元《雪花飞舞》一课,这是一首情绪优美柔和、比较安静的钢琴独奏曲。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乐曲的优美轻柔和它所表达的意境,在导入新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上课了,我走到讲台前,用右手食指立于嘴唇上作“嘘”状,然后拉上教室窗帘,学生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几十双眼睛都盯着老师。此刻,打开多媒体,课件中出现了一个雪人在雪地里玩耍,天空中还飘落着片片雪花,背景音乐是歌曲《雪孩子》,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我随着歌曲翩翩起舞,用动作和表情去感染学生,使学生陶醉在音乐之中,最后用歌曲引出“雪花”,学生既能感受音乐情绪,又点出了本课主题。然后让学生模仿雪花自由飞舞,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为后面的律动环节作铺垫。小朋友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听着老师亲切的话语,他们完全沉浸在甜美的意境之中。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来导入新课,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興趣,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开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3.在教授歌曲中创设律动、游戏、表演情境

唱游教学是提高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的最佳途径。我采取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等音乐手段与方法,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通过身体的动作和姿态,体验音乐中节奏、节拍、力度、速度情绪等方面的特点,在感受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并创造性地表现音乐。在情境教学中,我着力于将儿童的主体动作与富有情趣的体验以及自由的氛围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的特点。

(1)律动情境

律动,是以有韵律的身体动作或姿态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在科斯·特雷身体打击乐组合的启发下,我想若是把创设情境与身体打击乐组合联系起来,用身体打击乐组合来创设情境,那将会把儿童带入一个更微妙的精神世界。例如:用先拍手,再拍胸口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二拍子的节奏;用先拍手,再拍胸口、再拍腿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三拍子的节奏;用空心击掌、指尖击手掌、手背击手掌、指尖击手掌体会四拍子的节奏。

案例尝试:苏少版小学音乐课本四年级(下)第三单元《四季歌》,F大调,四四拍。这首歌曲歌词较多,学生很容易唱成呆板枯燥的感觉,针对这一难点,我的做法是,课堂刚开始不教唱歌曲,而是让学生完成科斯·特雷身体打击乐组合中的3、5、7的组合,3指的是拍手、拍胸口、拍胸口;5指的是拍手、拍胸口、拍胸口、拍腿、拍腿;7指的是拍手、拍胸口、拍胸口、拍腿、拍腿、拍臀部、拍臀部。跟着歌曲前半段音乐做3+5的律动,歌曲的最后两大乐句做7的律动。就这样反复律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很快就会唱了歌曲,课堂氛围非常浓郁。通过结合这样的身体打击乐组合教唱歌曲,学生感受到了四拍子的韵律,在玩中会唱了歌曲,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同时又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游戏情境

高尔基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音乐游戏,则更突出音乐特点,使儿童的音乐感受力等音乐素质在游戏进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因此我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设计出丰富多彩的音乐游戏情境。

案例尝试:在苏少版小学音乐课本三年级(上)第八单元《快乐的孩子爱歌唱》的教学中,我以玩传统游戏为主线贯穿课堂,全课分为两个板块,一是玩传统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二是玩传统游戏“跳房子”,通过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学生掌握xxx”节拍特点;完成曲中经典的节奏型,为歌曲的教唱做好准备;而游戏“跳房子”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玩中识谱,我在每个房子中放入不同的音符,学生自由地演唱,然后师用钢琴弹奏歌曲旋律,学生用跳房子的形式把听到的乐句组合起来,此环节学生玩的非常开心,因为是带着任务去玩,所以,整个环节学生聆听的特别认真,高质量地完成了识谱、唱谱任务,整节课其乐融融。

(3)歌舞表演情境

歌表演是边唱边手舞足蹈,集体舞作为自娱性舞蹈人人都可以跳,它的技巧也比较简单,在共同的节奏中作一定的规定动作,实践证明,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这两种形式,在小学的音乐课本中有很多歌曲都适合表演,我一方面教给学生一些规定的动作,另一方面还鼓励学生大胆创编动作。这样他们在自己的表演中领会了歌曲的意境,同时也感受了音乐节奏情绪的变化。

案例尝试:在苏少版小学音乐课本一年级(下)第六单元《圆圈舞》,这是一首墨西哥民间乐曲,有着浓郁的墨西哥节奏特点,设计此集体舞时,我以音乐表演与创作为主线,首先让孩子们观看墨西哥民间舞蹈,初步了解其风格特点后,将学生分成了三组,请他们分组为《圆圈舞》创编舞蹈动作,每组委派一名同学负责,我巡回指导,结果发现,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女孩子们设计了很多模仿墨西哥舞蹈的裙摆动作,男孩子们设计了“脱帽、敬禮、踏步、击掌”等动作。自由创编过后,我为歌曲设计了一段集体舞,孩子们围成两个圆,女生内圈,男生外圈,第1—4小节:顺时针绕圈转(女孩子一只手搭在男孩子手上,另一只手拎着裙摆);第5—6小节:男女生面对面,先向中心靠拢,再散开回到原位;第7—16男女生面对面,女生舞动裙摆,男生拍手最后小节:第17至最后小节,二人手搭肩膀,跑跳步。第二段:1—6小节同上,7—最后小节:两脚原地跑跳步转圈,双臀自然抬起,击掌三拍结束。

舞蹈中同学之间有着切实的合作和情感交流,同时又感受着音乐的诸多要素,如节奏,节拍速度等,促进了大脑与身体之间、时间特性和空间特性之间的协调合作。

三、课后创设情境,建立想象空间

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激发学生表现音乐,发展他们的音乐创造才能是音乐审美教育的归宿,因此,在课后还应十分重视情境的创设,留给学生自由创造想象的空间。还可以请同学自己做导演,进行设计、表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演能力。让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学生在创造和表现的同时得到了思想上的教育,体现了音乐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小学音乐课是一门情感艺术课,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融入其中,实现“情”与“境”交融。这样,学生就会受到音乐的熏陶,在享受音乐的同时学会了知识,使音乐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让我们的音乐课堂在情境教学的轨道中奏出美妙的音符,让我们的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链接学生的情感,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灵动而有创造。

猜你喜欢

律动表演导入
和谐律动
动静之间
律动之美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再寻绿野仙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