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问题学生”学习低效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9-04-29崔建东

关键词:问题学生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崔建东

摘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学生”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我们数学教师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变和转化这些学生。本文结合课堂观察与调查结果,从非智力因素层面分析“问题学生”学习低效原因,并从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与习惯、情感态度以及师生关系四个角度提出针对性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学生;学习特征;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5-016-1

一、初中数学“问题学生”学习行为特征

从课堂观察和对学生的调查分析结果可知,初中数学“问题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表现出以下特征:①主动性方面,合作性不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对初中数学学习的适应性不够;②数学学习习惯方面,自主探究意识不够,课堂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对教师或同学的依赖过强,学习方法不够合理。从实践调查分析来看,初中数学“问题学生”之所以出现“问题”,智力因素在其中的影响有限,核心因素则为非智力因素,由此可见,“问题学生”学习低效的主要成因集中于非智力因素,因此下文从非智力因素层面详细分析。

二、“问题学生”学习低效的非智力因素

一是从主动性层面看数学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足,当“问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问题或困难时,第一选择是“马上问老师或同学”,选择数学学习的动机则是“为了中考”。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问题学生”对数学课堂普遍表现出“难受”、“不适应”等态度,一般不会选择“与同学讨论问题”,多数表现出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由此可见,学习主动性与兴趣较低是造成“问题学生”学习低效的成因之一,而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数学基础不扎实,没有正确认识数学的重要性,学习习惯不好等。

二是数学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不端正,这从“问题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调查结果可知,多数“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是“为了参加中考”。课堂之外“问题学生”对完成作业不主动,由于其数学学习困难,进而导致其在课外更不愿意主动学习数学,造成“恶性循环”。对于教师批改回来的作业,“问题学生”一般只在意“对错”,或“课堂上听老师讲错题”,一般不自主探究错题或“找同学讨论”。“问题学生”在数学学习时总犹豫不决,面对学习挫折的抗挫折能力不够,这导致其对数学学习常表现出“懒散”的态度。

三是在数学学习方法与习惯方面,“问题学生”的学习习惯表现为:能够听懂教师的讲课,但不愿主动解决问题,也没法及时发现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课堂上容易“开小差”,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问题学生”多数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对待数学学习更多选择“背诵笔记”、“记忆公式、题目和解法”,不善于总结;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比如依赖教师的讲解,依赖同学说的帮助,依赖教科书或参考题集等。

此外在学习方法的使用方面,“问题学生”学习不灵活,机械性较强,对问题没有深刻的思考,对数学内容的内涵理解不深刻,不利于长期记忆。他们对学习没有很好的计划,多听从老师安排,没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在课堂听课时由于缺乏课前预习,使得他们无法做到带着问题开展学习,又不善于动笔,只是不经思考就直接记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另外他们对归纳知识结构上也没有好的习惯,不善于总结和反思。

三、“问题学生”转化的教学策略

从前文分析的“问题学生”学习低效成因可知,兴趣、方法、习惯、情感、态度是造成其数学学习低效的主要非智力因素,因此“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也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详细了解学生学情,并采取多元化教学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层次教学法、小组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激励教学法等。在课堂教学开始时设计情境,巧妙导入新课,运用趣味、奇特、新颖、悬念等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而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创新教学观念,改变“填鸭式”课堂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手脑并用,从探究中体验问题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激发学习兴趣。考慮到“问题学生”的实际学情,教师要给他们提出恰当的目标和任务,让他们在完成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然后循序渐进,逐渐树立自信心。

二是教师强化“问题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问题学生”掌握预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课前预习时先仔细阅读数学课本,对其中的概念、公式、定理、例题进行预先思考和记录,并将不懂的地方记录,可独立探索、想同学请教、与同学讨论或课堂上认真听教师讲解。指导“问题学生”掌握听课的方法,多问自己“为什么”、“怎么样”,做好课堂笔记,笔记应记录课前预习中的疑惑、重点难点等。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评和课后小结。课后掌握总结归纳与复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课后梳理、总结与反思的学习习惯。

三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坚强意志。让学生知道初中数学学习的真正目的,进一步理解数学学习的实际意义。教师可通过激励法、任务法、“挫折教育法”等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努力与学生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问题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让他们知道“老师对每个学生都是平等对待”,不会特别优待“尖子生”,更不会看不起或不管“问题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树立“问题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能够正确面对初中数学学习,并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乐趣。

[参考文献]

[1]赵继周.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J].甘肃教育,2016(05).

[2]黄永高.浅谈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学周刊,2017(26).

[3]马志钧.注重非智力因素转变数学学困生[J].好家长,2017(07).

猜你喜欢

问题学生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高职问题学生问题在哪?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