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风化雨润桃李天道酬勤硕果丰

2019-04-26王秀堂

教育界·下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老师课堂教学课堂

【作者简介】

王秀堂,1970年生,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兴桥初级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盐城市优秀中青年专家,盐城市英语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曾主持国家级“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方式与策略”(编号:RDA181496)和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三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重点课题“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方法概念及其相关性研究”(编号:166242971-569),曾获市县英语优质课一、二等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专著一篇,担任江苏省“蓝天杯”会课评委,多次应邀外出讲学。

一、春风化雨润桃李,天道酬勤硕果丰

泰戈尔曾说过:“果实的事业是伟大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而叶的事业是平凡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二十多年如一日,用真情、真心善待每一位学生,以踏实的工作作风、精湛的业务水平、乐于奉献的精神默默地在我热爱的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换来了满园桃李芬芳。

大道至简,我之所以努力教书,是因为我喜欢校园的书香氛围,希望能安静地教书,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我一直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当成是我人生的幸福追求,一直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希望自己有所作为。“我始终相信天道酬勤,相信付出总有回报。”我经常对自己也经常对学生这样说。从教二十多年来,我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直用赤诚的爱心对待求知若渴的学生,一贯用满腔的热情指导帮助身边的青年教师,一向用积极探索、刻苦钻研的深情对待自己的事业。

二、守初心,阳光雨露育英才

教育是一方期望的田野,只要耕耘不辍,辅之阳光雨露,就会有春之繁华,秋之收获。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早在童年时代,教师的圣洁与崇高就在我的心中根深蒂固,那时我就在心中萌发了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愿望。如今,在教师岗位工作已有二十多年,我视学生为子女,特别享受学生成长进步的过程。陶行知曾说过:“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在教学中,无论是新授课还是讲评课,我都认真备课,努力上好每一节课,每年都能结合最新中考动态对教案进行补充和改编,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旁征博引,从天文地理到心灵鸡汤,甚至引用网络流行语讲解晦涩难懂的知识点,我上课声音洪亮,一些课堂易开小差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在我的课堂上不容易精力分散。我坚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只有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我才好带领他们创新。我还注重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想办法让学生觉得英语学起来轻松、很有趣。上过我课的学生,无不为我生动活泼的讲解所吸引,无不为我负责的态度所感动,无不为我耐心的精神所感染。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本职,育人是提高。我把自己博大的爱,播撒在每个学生的心田。对较后进的学生,我不嫌弃、不挖苦、不放任,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迎难而上。对优秀学生,我既要使他们学习更加出类拔萃,又要关心他们心态是否平稳,身体是否健康,更注重培养他们超越自我、展现突出重围的豪气。我常说:“当学生看起来最不可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对待“问题学生”,我不是轻视和惩罚,而是尊重和宽容。2008年,我任教七年级英语课,一位名叫田大军的学生,初一时到了我班上,他的父亲对我说:“这孩子十分调皮,要打要骂,任由老师。”果然不久,该生就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上课不专心,课后不作业,成天调皮捣蛋,怎么办?凭着多年的班主任经验,我认为方法总比问题多,对这样的学生要创造让他转化的机会。校田径运动会召开了,我鼓励他发挥自己身体棒、运动能力强的优势,为集体争荣誉,结果该生获得了两项冠军。我当即在班上充分肯定和表扬了他,并找他谈心,建议他报考体育特长生,并承诺帮他补习文化课。他终于被我的拳拳之心打动了,他彻底改变了,终于在三年后的中考中,如愿考上了射阳中学体育特长生。

我爱生如子,家长们都说,把孩子交给我,他们一百个放心。2014年3月的一个雨夜,学生吴俊在宿舍突然腹痛难忍,呕吐不止,接到生活老师的电话,我冒着滂沱大雨,顶着凛冽寒风把他送到镇卫生院。在卫生院,我自己掏钱为吴俊交费。经诊断他得的是急性胃肠炎,我伺候他挂水,一直到天亮。第二天,我还特意让妻子煮上清淡可口的菜粥送给吴俊同学。事后吴俊的父母激动地说:“孩子遇到这样的好老师,福气啊!”学生想家是件让人揪心的事,特别是节日。学生肖兰每当说起这件事时,总是忘不了我当年每逢端午、中秋带粽子和月饼分给他们的情景,他说:“王老师带的哪是月饼,分明是一颗爱心哪。”

爱是教育的本質,教育的灵魂应是一种精神上的引领,我把教育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来经营,热爱自己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心与学生交流,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学生求学生涯中的阳光雨露。我相信,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2014年,我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优秀教师”。

三、乐奉献,甘为人梯映花红

我是一名中共党员,带着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从事教育工作至今,一直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并引领身边的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告诉大家必须牢固树立团队意识。

学校安排我担任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叶小松的师傅,指导叶老师快速成长。为避免叶老师走弯路,我把我能想到的工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把自己成功的做法都及时与叶老师分享,毫不保留,在叶老师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真诚的关心和帮助,因为我时刻谨记,在我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不完美的小伙子。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鼓励叶老师工作之余多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英语教学杂志,积淀自己的素养。在日常教学中,我和叶老师相互评课,共同研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就叶老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进行交流,分析不足,总结经验,以提高叶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重点指导他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确立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确实可行的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来提高叶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和驾驭能力。

孔子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教思结合,才能相得益彰。所以我还指导叶老师坚持写教学反思,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并经常检查他批改作业的情况,指导他积累教学经验,从而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而叶老师对我提出的不足之处,能认真感悟,虚心接受建议和指导,经过一年的培养和指导,他在教学方法优化、课堂驾驭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在我的悉心指导下,叶小松老师于2011年被评为盐城市英语教坛新秀。我还告诫叶老师“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求叶老师只需借鉴我的长处,而不能刻意地模仿,必须保持自己独立的思想、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风格,要求他学会交流,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在学习的路上,我永远觉得自己不完美,指导叶小松等青年教师学习成长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进步提高的过程。

我校的周杰、陈立蓉、周红等众多青年英语教师受到过我的悉心指导,通过努力,现在他们都已成为学校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其中周杰于2013年成为盐城市英语教坛新秀,陈立蓉老师参加盐城市英语课堂竞赛荣获一等奖,周红老师参加射阳县英语课堂竞赛荣获一等奖。在一次师徒结对颁奖会上,周杰老师对我说:“我见过认真的师傅,但是像您这么认真的还是第一个。如果不是您率先垂范,悉心指导,要我志存高远,我肯定不会取得这样的成绩。”

我有较强的亲和力,老师们在开设公开课、示范课前都喜欢向我求助,找我跟他们一起分享研究,谋篇布局,我总是挤出时间与他们一起研究教材,修改教案,选择教法,制作多媒体课件,我也总能做到心贴心,手把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的热心影响了大家,带动了大家,学校同事间都能和睦相处、团结互助。近年来我校老师在教学基本功大赛或优质课评比中,频频夺得大奖,也得益于选手背后有个人人都乐于奉献的团队。

四、勤耕耘,精益求精结硕果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一颗献身教育事业的痴心,还要有不断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非凡的教育科研能力。我找来大量有关教育理论方法等方面的著作进行阅读,钻研有益于能力提高、专业发展的杂志,并且广泛涉猎益于人格健全、素养积累的书籍,苦练内功。我想,课堂是活的,即使是课前做了较周密的思考,较完美的设计,课堂中还是会遇到新生成的问题,还是会遇到各种需要临时处理的情况,所以我尽可能地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在钻研教材时,注意把握正确的价值导向;在构思教学活动时,注意设计师生互动、双主协调的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调控上,注意根据课堂实时生成状况灵活重组教学活动。我能较好地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做到张驰有度,应对自如,使整个课堂效果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讲台就是教师的舞台,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将理念、观点融入教学中,并进行不断实践再实践,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围绕“让学引思”的教学模式,探究规范有序、优质高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形成以生为本、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生态,使教学活动更富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去,从“学”到“学会”,再到“会学”,主动获取知识,并不断培养、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做到四让,让学生学起来,让学生学进去,让学生学会了,让学生会学了,真正落实终身学习理念的要求,同时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主要做到:第一,文本让学生研读;第二,见解让学生自由讲;第三,重难点让学生充分议;第四,思路让学生自己悟;第五,规律让学生反复找;第六,总结让学生慢慢写。通过这些方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我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并不断将教学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纳和提升;吸收各种培训、讲座的精髓,融入自身教学,构建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多次在市县研讨会、学校对外开放日活动中开设观摩课、示范课,在优质课评比中多次获奖。2003年与2005年获县英语优质课竞赛一等奖,2008年获市英语优质课比赛二等奖,2014年我在射阳县青年教师培训会上执教的示范课受到与会老师高度的赞扬。

工作以来,我一直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自觉充电丰富内涵,认真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高素质。2006年11月参加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举办的新课程骨干教师省级培训,2008年、2009年、2010年7月三次参加盐城师范学院英语骨干教师培训,2011年参加江苏省教育厅面向经济薄弱县名师团送陪培训班学习,2016年参加盐城市教科研骨干高级研修班学习等等,所有培训考核合格,成绩优秀。我还积极参与学术研究,结合教学实践,探索教学规律,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效益的路子。我积极参加市县教育学会的“十三五”课题,2017年我主持的“十三五”国家课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方式与策略研究”在2018年10月结题。至今已在《读与写》《考试周刊》《校园英语》等省级刊物发表文章16篇,在国家级期刊如《中国教师》《中学生英语》等发表了几篇文章。多次在市县会议上做交流发言,应邀到兄弟学校做英语教学方面的报告。

工作虽然平淡而琐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我坚持一周里精心设计好一节课,上一堂自己认为出彩的课,和班上的后进学生谈一次话,做一次家访,读几十页专业书,写一则教学反思或经验总结之类的文章,一学年比较成功地转化几名差生。我坚定做学校的名师,做一个县的名师,做一个市的名师,直至做一个省的名师,将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以水滴石穿的精神始终走在前进的路上,精益求精,修炼匠心。行者常至,为者常成,我于2014年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2016年被评为“市英语学科带头人”,2018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

五、存長志,砥砺前行再起航

我曾担任英语教研组长、年级主任、教务主任,无论什么岗位,我一直尽心尽责,注重过程管理,努力做到目标明确、措施落实,无论是在学风建设等教学常规方面,还是班风建设等德育管理方面我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学校的中考达标率始终在全县同类学校当中处于领先位置,为学校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任教的毕业班里有两人考取了盐中,十多个考取了射阳中学,那一年我被评为“盐城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主持学校教务处工作以来,根据校长室的要求和我校的实际,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积极落实市局提出的“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努力实现让每一个课堂都灵动。在我的倡导下,我校全体教学人员以“问题驱动”教学策略为指导,大胆探求提高初中课堂教学效率的新途径,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究性,践行“让学引思”,融合“四问驱动”,具体“四问”如下。(1)启问:提出问题,隐含学习目标;(2)探问:拾级切入,逐步突破难点;(3)追问:相互质疑,凸显两个主体;(4)回问:及时反思,注重总结提升。启问通常紧跟问题情境之后或置于一个教学活动之前,隐含揭示了一节课或一个活动的学习目标。启问可以是虚问(不急于得出结论的问题),起“前呼”作用;也可以是实问,以期得到明确的结论。探问通常是为了解决启问而设置的探究性问题,可以是单问,也可以是多问,应根据学生的学科基础和领悟能力来确定探问的难度、密度和梯度等。追问通常蕴含在解决问题过程之中,既基于课前预设,更基于课堂生成;追问的主体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既可以是老师追问学生,也可以是学生追问学生,还可以是学生追问老师。回问通常起“后应”的作用,既是对启问的回应,更是对思想方法的提炼和升华。“启问、探问、追问、回问”构成一个问题解决循环。一个问题解决循环可以包含上述全部四问,也可以只包含其中的三问或两问;反之,一个问题解决循环中也可以重复使用某些驱问。一节课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问题解决循环,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实施“四问驱动”是为了更好地实践“让学引思”这一教学主张,因为有具体问题的引领,可指明学生课堂学习的方向,明确学生努力的目标;同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可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聪明才智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实施“四问驱动”,备课的关键是设计问题,侧重如何“引”;上课的关键是解决问题,侧重如何“让”。实施“四问驱动”,不是提倡教师用“问”牵引课堂,而是用“問”驱动学生的思考。在追问环节,除了老师自己的追问,还要启发学生勇于质疑,让学生在课堂上想问、敢问、能问、会问、善问,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让学引思”教学要求的新背景下,以这种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来运行,我们是为了如何在课堂上“让”得到位,“引”得充分,追求课堂效益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我主张并积极让每一个孩子都阳光。我认为拥有健康向上的心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既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关键要素,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部分。我校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性特点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以排解学生的心理烦恼和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作为工作的第一职责,以促进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工作的第一目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全面开展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和辅导工作,以更加科学、更加温暖的方式教书育人。

“捧出平常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我一直秉承“业精为师,德高为范”的原则,工作二十多年来,始终以勤恳务实的作风,严谨认真的态度,在教育教学方面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今,我已年过不惑,有若干届毕业生,可谓桃李满天下,逢年过节,我的微信与QQ里总会收到很多问候与祝福,我都认真地回复。我总认为,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做一名教师,最大的爱好就是上课。人生之路还很长,我的勤奋、敬业,就是想为教育出点力,多做点事。我是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很平凡,社会给予我太多的荣誉,我必须好好工作努力回报社会,把教育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长远规划,放眼未来,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老师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六·一放假么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