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学科教研基地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2019-04-25周铭

基础教育参考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研基地学科

周铭

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以下简称管城区)紧紧围绕“以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办人民满意教育”这一中心,切实抓好“均衡发展和品牌塑造”两个重点和“办学硬件、教师队伍、教育生态”三项建设,努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特色、和谐发展。为了深化教研体制改革,推进区域教研制度建设,整合区域优质教学资源,发挥学校各优势学科的带动与辐射作用,提升区域学科的教研品质,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管城区建立了初中学科教研基地,为初中学段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保障。

一、教研基地建立的初心及定位

管城区初中学科教研基地以研究学科课程标准和课程建设,提升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水平以及打造学科特色为宗旨,立足基层学校,创新教研方式,激发教研活力,搭建成长平台,构建新型和谐的区域教研生态,全面提升初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该基地是由区内各学校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进行申报,经区教研室评估和教育体育局研究决定,由学科名师或骨干教师牵头、区教研员指导,以区内各校同学科教研组长为核心成员,全体学科教师参加,以加强学科建设为目标,聚焦学科课程、课堂和评价建设中的常规工作和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和实践,整体提升学科育人水平的区域教研组织。

二、学科教研基地的构建

1.基地学校的确定及人员的组成

教研基地学校的确定是很关键的一环。管城区在综合考量的前提下,确定了若干所学科基地学校,如将管城区回民中学确定为语文、政治学科教研基地;将管城区外国语学校确定为数学、英语学科教研基地;将郑州市第八十三中学确定为地理、历史学科教研基地;将管城区第三中学确定为物理学科教研基地……

区教研室在各学校申报的学科骨干教师中挑选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组织能力的优秀学科教师担任学科教研基地负责人。然后,学科教研基地负责人在全区学科教师范围内选拔学科业务骨干作为学科教研基地的核心组成员。

2.学科教研基地的工作目标

一是构建由区教研室、学科教研基地、学校教研组构成的三级教研体系,建立共研、共训、共享的工作机制,凝聚教师的群体智慧和力量,融学习、研究、培训、实践、评价、改进于一体,创新教研工作方式,保证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二是立足学科建设的核心要素,即教师和学生、课程和课堂、学习和评价,对学科建设进行分析,形成发展策略,打造学科教学特色,引领全区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三是更新学校教师队伍培养和发展机制。学科教研基地负责人、核心组成员要充分发挥学科领域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在自身不断精进的同时,帮助、指导青年教师成长,培育骨干教师,将学科教研基地打造成为区域学科教师发展中心。

3.学科教研基地的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学科建设。要求学科教研基地成员认真分析学科现状,制订学科发展规划,明确学科建设目标和发展思路,确定建设内容和实施措施,制定并完善学科教研制度,立足教学常规研究学生、课堂、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落实措施。

二是做好学科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总结。学科教研基地的建立是使教研活动落到实处的保证。因此,学科教研基地要结合市、区、校三级教学工作安排,科学地安排好每学期的教研活动,拟定好每学期的学科活动计划。

三是扎扎实实地开展实践研究。学科教研基地要加强校际交流,实现教师的跨校融合,坚持课程与课堂并重、教研与教学齐抓的原则,在常规主题教研的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层面的教研活动,把教师专业成长融入其中。在基地负责人的组织领导下,核心组成员的教研活动每月不少于两次,全区学科教研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两次。

四是做好教研信息的评价反馈工作。学科教研基地要认真做好讲课、评课、培训、交流等教研活动的准备工作,做好学科教研信息的反馈,增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是发挥学科教学的示范辐射作用,不断积累、提炼经验,适时推广。学科教研基地要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不断积累、总结研训经验,扩大学科在区内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同时,区学科教研员首先要做好与郑州市教研室的对接、联络工作,关注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指导学科教研基地负责人制订学科发展规划,做到信息畅通、上下一致、方向准确,以保证基地高效运行;其次要对学科教研基地制订的教研计划进行审议,并根据基地的研究能力和水平,指导基地进行常规研究、热点研究和创新研究;最后要定期深入学科教研基地,主动关注并参与基地活动,在基地运行过程中发现教研的难点、热点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不断完善基地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并总结学科建设亮点,之后通过汇报、交流等途径进行推广宣传。

4.学科教研基地的运行保障

一是资金保障。区教育体育局要根据学科教研基地运行的实际情况,每年给教研基地拨付一定的学科教研运行经费。

二是档案整理。学科教研基地要建立专项档案,按照基地承担的工作职责,指定专人整理文本资料,做好文件、计划、总结、活动方案等过程性材料的归档工作。

三是考核评价。学科教研基地由区教育体育局认定、挂牌,实行动态管理。每学年区教研室都要采用自我评价和实地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学科教研基地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估。考核方法主要包括:让学科教研基地负责人集中汇报该基地一学年的工作情况;由区教研室人员到学科教研基地学校进行实地考察。

三、学科教研基地的运行效果

学科教研基地的建立创新了教研模式,使区域教研活动有了依托。同时,也抓住了学科关键人物,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使跨校合作成为现实,为学科教学研究团队的形成提供了保障。各学校也以学科教研基地为支点,推进了教学特色发展;通过日常运行机制的建立,明确了任务,压实了担子,成为校本教研的有益补充和拓展。经过近一年的摸索实践,全区学科教研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基本解决了学校分散、教研力量薄弱、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少等问题。

学科教研基地通过开展主题教研、培訓研讨、同课异构等专业研究活动,加强了区域内学校间的教研合作与交流,实现了校际互补,促进了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充分发挥了学科教学的示范辐射作用,为教研实践阵地建设和校本研修提供了指导“样本”。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教研基地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超学科”来啦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