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美学理念与现代建筑装饰艺术的融合

2019-04-22王银飞北京华鼎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21

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贝聿铭美学装饰

文/王银飞 北京华鼎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1

现代建筑装饰艺术主要指的是对建筑体进行美化,从而赋予建筑一定艺术感与美感,是一种艺术性的创造活动。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西方思想涌入我国,其西方涌入的建筑思潮对我国建筑环境造成了较大冲击。但需要明确的是,无论建筑环境出现了何种变化,传统美学理念对国人的审美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不会轻易被改变,同时中国美学理念也被体现在现代建筑装饰艺术中。在我国多个现代建筑装饰中,均能够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的理念。

1、程式美与意匠美

中国古典美学体系的核心内容则是审美意象的存在,基于传统美学理念下,对美的理解与西方国家对美的理解存在差异性。中国传统美学理念所认为的美则是对超越物质世界的意境以及神韵等精神要素的把握。作者不经意的留白,则表明了艺术家自身的看法。意匠是古人对文艺创作中构思的称呼,主要指的是创作灵感的来源具有一定依据性,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同时也是属于一种非写实性的表现方法。该种表现方法具有一定设计理念,在多种造型艺术中,绘画艺术的完整性则会被装饰艺术的构成性所替代。装饰艺术会将造型物象进行元素化以及装饰化,从而展现出较为完整的排列秩序。需要明确的是,装饰美与自然美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性,装饰美并不是简单对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象进行描绘,而是一种形式层面上的美,更是一种意匠美。

若将建筑装饰中的图像处理所展现出的美称之为意匠美,那么建筑装饰元素中的组合方式则体现出了一种程式美。关于建筑装饰中的形象,则无法避免的会出现重复使用现象。而当一些元素多次出现之后,则会导致审美疲劳的现象出现,为避免出现审美疲劳,因此多种具有秩序感的装饰带成为了建筑装饰中的首要选择。在我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中,涵盖了多种构型方式,例如将植物纹与叙述画面相结合等,这些组合方式存在一个共同特征,布局均均有一定对称性以及线性排秩序。

现代建筑理论则认为建筑中的装饰语言主要包含两种语言,指的是充分运用建筑手法对建筑实体中的元素进行组织,从而探索出装饰元素与建筑体相互关系表达方式的非建筑语言。在现代建筑装时中,则是广泛使用了具有抽象几何形态的建筑语言,而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中,则会使用带十分具象化的非建筑装饰语言。部分现代建筑设计师在学习外来建筑设计手法时,通常会使用现代抽象形式,从而表达出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中的内在韵律。贝聿铭先生被称为晚期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主要是由于贝聿铭先生十分擅长在抽象元素中,赋予其一定人文内涵,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也充分体现了这一设计,在装饰中采用了大量的菱形以及方形的元素。如下图所示。

图1 北京香山饭店

贝聿铭先生认为,在西方思想中,窗户的主要作用便是让外界的阳光以及新鲜孔其投进屋内,但从中国传统思想角度来看,窗户则是镜框。曾有观点表明,贝聿铭之所以能够采用 几何图形进行建筑装设设计,主要是受到了瓦片的启发,希望能够通过设计作品,从而展现出一种老式瓦片的装饰美感,瓦片的色泽十分质朴,虽然其结构简单,但其形状却具有丰富性。同时也存在另外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贝聿铭在设计北京香山饭店时,受到了传统装饰纹样的影响。但不论其受到何种影响,香山饭店最后呈现出了一种十分独特的美感,各处均采用了独特的装饰元素,给人眼前一亮之感。贝聿铭先生曾在起回忆录中表明,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则是一条探索在现代化建筑中体现中国民族建筑文化思想的道路。设计师要想获得成功,就需要具备较为完善的抽象思想能力,同时还需要利用材料中的抽象语言,只有具备了这两项能力,才能够设计出较为完善的作品。

2、纯善美与得体美

2.1 纯善美

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则提出,艺术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同时艺术还需要符合“仁”的相关要求,而道德内涵则是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中,其美育功能十分重要,美育功能主要指的是以美的形式,从而传递道德。孔子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便体现出了美与善之间辩证关系。在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之中,并不仅仅是为建筑表面的装饰,更多的则是在装饰中赋予了十分丰富的人文内涵,而装饰活动则是一种赋予善的美化活动。善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内在追求,同时美与善也是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原始社会中,生产力相对较为低下,因而人们会将自己的希望寄托于神灵,从而与命运进行抵抗,这也成为了人们寄托美好希望的精神方式、

美与善相结合的观点对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创作起到了影响作用,人们都能够从自然界的物象之中,联想到与人品德相似或者相同的特质,并在此基础上,赋予物象一些道德象征的意义。例如在建筑装饰中,采用菊花装饰,则具有清廉高洁的意味,采用石榴装饰,则意味着多子多福。我国著名的壁画大师曾说过,壁画艺术是属于群众性的一种与环境意识,群众在观看过程中,能够产生一定共鸣。因此将壁画艺术运用在现代建筑装饰中,就应当充分了解群众的思想以及喜好。而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飞速,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因此在这一时期,人们的目标则是幸福、平安。因此对人们的思想进行艺术诠释,便能够使人们产生共鸣。南昌万达茂在建立装饰时,其装饰主题为蕴育青花,采用多幅青花图案进行装饰,充分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吉祥生活的追求。如下图所示。

图2 南昌万达茂

2.2 得体美

建筑装饰则是对建筑结构功能的补充以及美化,装饰结构的存在是为了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例如为了有效遮蔽屋脊上的钉子,因而设计了钉帽,同时还部分匠人,会将自己的喜好的事物融入建筑装饰中,例如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佛塔与双龙戏珠等,如下图所示。建筑装饰艺术与建筑实体之间则始终会保持其一定协调性,装饰的形制往往会由建筑体所决定。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其装饰艺术能够体现出一定美感,需要明确的是,在对建筑进行装饰时,并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将装饰艺术与建筑充分结合,从而实现融合。建筑装饰需要充分服从客观物理结构关系,同时装饰艺术的存在价值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图像表达,更多的是体现出一种的得体的美感。

3、天人合一观念与自然美

天人合一思想对我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国人看待事物的方式以及审美思维,塑造了我国艺术审美活动的整体思想。在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下,人们认为自然与天地成为了一种抽象的存在,不仅仅是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同时也是一种是审美追求。由于境生于象外,因此在山水画创作中,大部分艺术家选择留白,从而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计成在《园冶》一书种,表明了自身的造园思想,崇尚自然则是中国古代营造活动的精神内核。同时这一思想也强调了,需要通过匠心之思,从而使得营造活动逐渐上升至天开的境界,最终实现天人合一。在古典园林制造中,则会充分运用自然元素,从而丰富并提升人工环境,并且古典园林布局十分自求,凸显出了设计者的对自然的向往。由此能够看出,天人合一思想中体现出了中国人与自然精神共同生存的一种追求。在我国建筑中,装饰相对较少,但却能够营造出十分丰富的艺术效果的建筑,数量相对较多。例如在苏州留园辑峰轩中,运用几支翠竹,便能够描绘出十分美好的意境。从古至今,不论是绘事还是造物,在营造意境时,均会采用写意与留白的方式。苏州博物馆在外墙装饰中,充分利用外墙的在水面中的倒影以及背景,从而更多的衬托出远山以及近景,使得空间具有更多的深度以及广度。如下图所示。

图3 苏州博物馆外墙

留白时一种十分特殊的方式,并不是空无一物的无趣,而是另外一种布局方式,恰当的使用留白布局方式,能够引人无线遐想。

总结:

在全球化时代下,外来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冲击,如何吸收与传承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建筑艺术的民族内涵是体现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式,因此需要将中国传统美学理念与现代装饰艺术充分融合,从根本上推动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有效发展。

猜你喜欢

贝聿铭美学装饰
盘中的意式美学
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
鲤鱼旗装饰坠
贝聿铭的石头情结及对我们的启示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装饰圣诞树
外婆的美学
令卢浮宫焕发新生的现代主义建筑师贝聿铭辞世,享年102岁
贝聿铭的长寿经
纯白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