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一步提升备课的有效性

2019-04-20范栋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16期
关键词:深入研究研讨集体

范栋

备课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个人要进行初步备课,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重要作用。集体备课的过程就是教师对备课资源、技术、方案等进行再设计、再补充、再创造、自我矫正、反思提升、完善提升的过程,它实现了智慧的碰撞和资源的共享,激发了群体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那么,如何在教学中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提高课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教师个人初步备课

教师在参加集体备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熟悉集体备课的教材内容,钻研重难点,设计教学方案,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学生的认知经验和水平,简要组织发言提纲,备课中发现的问题、所做的思考以及心得体会也应记录下来,以便与同伴探讨。这样教师把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有机地进行结合,根据自己的教情、学情,合理地吸纳集体生成的智慧,修正原先的教学思路,解决制约教学的诸多问题,设计并撰写自己的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中就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年级组集体研讨,制定教案,为有效性教学打下基础

集体备课的本质是“研究”,核心是“研讨”。要让大家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诉说困惑、提出问题、展示案例、阐释设想,在各抒己见、共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产生灵感、达成共识、升华认识、拓展思路,年级组内教师通过相互討论、集体研究合作攻关。

1.研究新课标,吃透新教材。教师在备课中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优化、补充,科学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将教材内容生活化、动态化、情境化、形象化。首先,研讨教材中各个内容的编排体系,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来研究。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即这一知识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准备。其次,细节上应学会推敲。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努力做到“深入浅出”,要带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去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材,要真正提炼有实效的教学内容。

2.深入研究学生。在备课中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备课时要把握好学生的年龄特点、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从心灵上读懂学生、贴近学生,有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合理地利用教材、整合教材,更好地做出教学设计,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研讨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有完整性、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不仅要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把握,还要对学生的现状有准确的把握,从学生实际出发,增强目标的针对性。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他们增强学习信心,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持久热情。

4.研究重点,突破难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通过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制定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确定重点和难点,然后再进行个人教学设计,会提高备课的质量。

5.深入研究教法和学法。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实践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集体备课时,应注意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

备课中积极发挥集体的智慧,探讨每一个章节的具体教法,注重对教材知识的“取舍”。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备课组在研究备课活动时,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改变学生“听中学”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做中学”“体验中学”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做、认真动耳听、主动动笔写和灵活动脑思考的能力,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课堂成为师生交流、沟通、探讨的场所,在探究合作中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深入研究研讨集体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网络研讨”实现教师多元发展
警犬集体过生日
高中数学方程求解教学思路研究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怎样上好数学实践课
集体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