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技术的误区

2019-04-20李秀亭关雪瑶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16期
关键词:误区知识点微课

李秀亭 关雪瑶

初中语文课堂中,微课教学不但走进了教育的视线,更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一种新教育理念的思潮。教师既要充分地认识到它对语文教学改革不可估量的作用,也要清晰地看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误区一:微课就是课件

微课通常在5到8分钟以内,由于它時间短、针对性强,有的老师在讲到相应的知识点的时候,就将微课打开给学生看,看似讲解得又清楚又省力。但授课最重要的一点是互动,假如学生看完微课有疑问,这时候老师再去讲解,反而会浪费时间。

正确的做法是将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起来,即学生通过微课在家进行学习,将其中产生的疑问带到课堂上,由老师讲解或引导学习小组讨论、解决。比如,在学习《少年中国说》时,把梁启超的生平、文中的重点字词之类的内容,做成微课提前让学生在家学习,并留有思考任务,课上再讨论少年如何肩负振兴中华的重任,这样微课和互动才能有机结合来更好地完成授课任务。

误区二:微课就是微视频

微课程是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它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新型网络资源。微课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视频这一核心内容外,还应包含学习任务单、测试题、延伸训练、目录树、思维导图等各种内容,这些配合起来才能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过程。比如,在学习冰心的《谈生命》一文中,首先为学生下发任务单,有本课的重难点简述,再有针对性地给出微视频,然后进入授课环节,紧接着拓展延伸,绘制本节知识点思维导图,最后完成课后练习反馈。整个课堂中,微视频和其他手段要有机结合,最终为课堂教学服务。

误区三:微课就是老师讲解的过程

微课类型多种多样的,故事型、讲述型、习题讲解型、解决问题型等,并不一定必须只有教师讲解,讲解应该伴随互动思考的过程,来达到最终目的。微课的合理运用,不同程度的学生自主学习,会使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师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展开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对重难点、疑点进行探究、应用、拓展反馈,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能力。

误区四:微课不用老师教

微课是一种教学手段,让课堂更为完整直观,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这并不是说看微课就万事大吉了,更不是“微课不用老师教,看看视频就完成了”,微课对教师的授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课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能想怎么录就怎么录制。比如,“桂林山水歌”这一教学内容,很多学生并没有去过桂林,所以在授课时,可以设计一段介绍桂林山水的视频,师生共观看的时候结合自主任务单,思考完成任务,再欣赏名家的朗诵和信天游的民歌,潜移默化地渗透写法指导,让学生借鉴视频创作自己的“信天游”,整理反馈,最终完成本节课的教学。这样的微课中有思考,有互动,这样才能真正用好微课。

总之,语文知识博大精深,语文教学要为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希望在微课的帮助下,让广大教师用好微课,用对微课,避免误区,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真正体会学无止境的内涵。

猜你喜欢

误区知识点微课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