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传统服饰中的扣合部件在现代服饰的设计改良应用

2019-04-20余戡平

染整技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腰带纽扣部件

余戡平,卢 兰

(武汉商学院,湖北武汉 430056)

服饰中的扣合部件是服饰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封闭、扣紧、连接衣片,方便着装等功能;发展至今,还有装饰衣襟的美化功能。近年来,随着复兴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逐渐淡出大众视线的传统元素在现代服饰细节设计中有所回归,但完全照搬传统设计元素并不能与现代服饰很好地融合,搭配不当反而会适得其反,设计师需要对系结部件进行探究、设计以及改良,才能更好地将其运用到现代服饰设计中。

1 传统服饰扣合部件的发展

从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开始懂得使用毛皮遮羞取暖,采用绳索来固定御寒的毛皮。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固定服饰的绳带开始拥有了装饰和美化的作用。腰带是人们服饰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从安徽含山凌家滩薛家岗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玉人造型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使用腰带来固定服饰。到西周时期,腰带对颜色和织物的经纬度都带有设计上的艺术美感;在新疆哈密五宝出土了西周时期的长袍,可以看出腰带编织的纹路及颜色。而后,腰带慢慢发展成为身份或者权力的象征;例如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玉人,腰间束有坤带,并在坤带上系一条象征权力的“芾”,类似斧子的形状。在辽国出土的文物右衽菱格纹绮绵上衣上有金属的钮扣,是迄今为止最早出现的纽扣;在清代以后,纽扣的材质才开始变得多样化起来。

1.1 我国古代服饰扣合部件的发展概况

1.1.1 系带

我国古代服装最早开始是没有纽扣的,仅在衣襟处用几根细长的带子系结固定,叫做衿。中国传统的服饰系结方式主要有带、纽扣和钮扣。带是中国服饰衣襟系结方式的起源与基础,指由织物制成的两根形状、大小相同的条状物通过相互系结来开合衣襟的一种部件。元代以前,服饰衣襟的闭合主要以带为主,主要形式包括绳带、腰带及系带。带作为当时主要的系结方式,起到了固定衣身、闭合衣襟的重要作用。

1.1.2 腰带

虽然有了衿,但是厚重宽大的袍子还是容易漏风或者松动,由此出现了绅带,也就是素丝做的带,在腰部予以固定,形成了腰带。古人将着装上没有系扎腰带视为衣不遮体,即没有穿完衣服,可以看出腰带的重要性。

1.1.3 带钩

人类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使用玉石的带钩。与绅带相比,带钩不用系结,在固定的端口设有一个钩,直接将带的另一头钩住,便可行使扣合作用,非常方便;同时,带钩还可以用于钩挂配饰。

1.1.4 结扣

在商代时期,蜀国鸟凫王的青铜立像上清晰地雕刻出服装绶带的结扣款式,证明当时已经开始在服饰上使用结扣了。结扣是类似于清代马褂上面的纽结款式,一边使用细带子做成套圈,另一边则采用串绳打结的方式形成一个球状,将套圈套住绳球来固定服装的开合。

1.1.5 纽扣

纽扣是在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纽扣的纽是绞丝旁,主要因为起初的纽扣是用布条编织而来,与袢带一同起到连接衣片的作用。至明初时,纽扣虽有应用,但并不普及,主要以一字扣为主。纽扣发展到后期,设计样式变得更加繁复,逐渐形成盘扣。盘扣属于纽扣系最典型的代表之一,部分学者将盘扣归入中国结艺里。从盘扣本身来讲,大部分传统盘扣跟结相关的部分,主要集中在扣结部分,也即是说,扣结部分运用了结的工艺,剩余部分则运用了盘的工艺(直扣除外),当然,盘在某种程度上与结也有关联性。[1]到了清代,随着纽扣的普及,纽扣的形式由之前的绳结发展到采用贝壳、木头等制成,乾隆以后,纽扣的制作越发讲究,材质出现金、银、玉等;钮头的形状更加多样。随着纽扣材质的演变,纽扣变为钮扣,实际上是人们根据材质变化而进行的文字更迭。从时间先后的顺序上来看:纽扣和钮扣密切相关,纽扣是钮扣的先祖,钮扣是纽扣的继承与发展;但两者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继承与发展且交叉存在的关系。[2]

1.2 我国古代扣结部件的形成原因

我国古代扣结形式与服饰的裁剪方式有关。我国古代服饰主要以上衣下裳制或者直裾式上衣下裳制连为一体,交领及右衽为主,系带或者腰带的方式方便穿脱。

腰带是服饰配件的重点,是整套服装的视觉中心,除了起到固定作用以外,还象征着装者的地位。在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下,慢慢衍生出利用材质不同的腰带来象征阶级地位。另外,收纳也是腰带的功能。例如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铜像腰带上斜插者一把匕首;湖北随州曾候乙墓出土的战国甲式俑也在腰带上斜插了一把佩剑;在明清时期,腰带还可以放置香囊和悬挂玉佩。

我国古代服饰扣合方式的发展历程见图1。

男性的腰带主要展示的是权力和力量的象征,而女性的腰带则更加宽阔,以显示女性的动态及腰身为主,特别是战国时期曲裾的流行,说明了服饰的产生也是为了吸引异性的青睐。

2 传统系结部件在现代系结部件设计中的改良应用

我国早期的服装多为一片式结构,古人为了使衣服闭合不披散开,便在门襟通过带将衣片系结在一起。由于闭合不够紧密,故而走路带风,独显中国古人的韵味。从清代发展至今,传统带式系结部件逐渐被西方系结方式取代,因为带式系结部件在穿脱的过程中需要打结、解带,耗费时间长;容易松解,不方便固定;同时,系带的艺术特色与设计美感尚未被充分挖掘。特别是清朝末年,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后,洋服传入国内,在沿海地区如香港、上海等地的商人及学生开始穿西服,觉得传统服饰不那么洋气而且穿脱不方便,故后期逐渐出现了揿钮、搭扣、拉链等西式系结方式。工业革命后,机器化批量生产的洋服代替了传统手工作坊的服装。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不可否认我国传统服饰的扣合部件仍饱含文化底蕴与艺术精华。

传统服饰的扣合方式更加舒适。现代服饰的扣合方式大部分是钮扣和拉链。钮扣和拉链虽然设计款式多样,但大部分材质为金属、塑料或者合成材料。这类材质质地过硬,当人体运动时,扣合部件与人体摩擦,会带来一定的不适感。

传统服饰的扣合方式更加环保。现代大部分扣合部件为了美观、与服装搭配,需要和服饰颜色保持一致,这就必须用现代化工染料进行染色。从制作过程来看,化工处理对环境产生污染;从穿着过程来看,化学染料对人体健康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传统系结方式大部分采用服装原有的面料制作,使用古法手工印染,不仅与服饰的材料和色彩更容易保持一致;同时,能保护人体健康,防止环境污染。

传统服饰的扣合方式更能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沉淀。国家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代表着我国的传统服饰将会有更长远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化生产的服饰已经不能满足高层次的消费水准,人们更加中意定制服装;随着中国风的盛行,中国传统服饰受到了国际设计大师的青睐。很多国际品牌都在自己的品牌中加入了中式服装的设计理念,例如Alexander McQueen、Armani、Gucci等;国内著名的上海滩、虎牌服饰也将中国的服饰文化诠释得尽善尽美。

传统服饰的扣合方式更加稳固。工业化生产的服饰扣结方式还存在着容易脱落损坏的情况。据有关资料显示,80%的成衣纽扣在穿着者使用半年后会脱落甚至遗失,昂贵的服饰品牌会将一颗预备纽扣在服装里料处缝合预备,但大部分服装并没有如此完备的服务。而拉链更是在使用次数过多后容易损坏,而一旦损坏,除了重新更换以外并没有其他补救方式,这对于家中没有缝纫机或者不懂缝纫技能的人来讲是一个难题。而传统服饰的扣合部件由纯手工一针一线缝制,缝合稳固,不容易脱落或者损坏。

因此,应利用传统扣合方式的优势并更好地融合到现代服饰中,改善传统服饰穿脱不便的不足,在设计中发扬传统系结方式的舒适、环保以及稳定等优点。

2.1 传统服饰“带”的改良

2.1.1 功能性改良

“带”被应用于现代服饰设计中,设计师需在原始形制的基础上进行再设计,改良扣合方式的不便,提升美观性,增强功能与装饰作用。功能性的改良上,主要有两方面:(1)不改变原本的系结方式,充分利用其功能性,在现代衣服上充当钮扣或者拉链的作用;(2)在原有功能基础上,进行功能的拓展与延伸。设计师可以转换思维,在衣身的细节处进行改良,用系带元素取代现代服饰中的钮扣,诠释新的造型设计。多个整齐排列的系带式扣袢使整个衣型更加服帖,避免了传统服饰单个扣袢连接带来的松垮与随性。

除此之外,设计师还可以在原来的系结基础上衍生出新的设计用途。在清代马面裙的结构设计中,古人为了将裙子固定在腰部,通过绳带进行捆扎收紧(图2)。这种设计与西方婚纱礼服中的系带式(图3)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大部分婚纱礼服背后会有一条很长的松紧带,方便调整新娘的胸围和腰围,同时起到收身定型的作用。设计师们在原始系带式的基础上,延展其使用功能,在固定衣身、闭合衣片的基础上还能起到修饰人体体形,调节服装大小的作用。但是,这种绑带的运用只能对其功能进行提取,不能照搬。

在新改良的“带”系结部件上,设计师不仅要对其原有的设计形态进行再设计,给观赏者带来新鲜感;还需要在不影响服装整体造型的基础上,保留其独有的韵味,让观赏者感受到传统系结部件传递的原始感与文化感。

2.1.2 装饰性的改良

“带”式系结在现代服饰的改良过程中,设计师可以从“带”的装饰性着手,强化其美观性,使其不再拘泥于捆系功能,还可以用作配饰装扮。在装饰性的改良上,主要从以下两点进行阐述:(1)改变甚至弱化原有的功能,强化美观性;(2)通过材质的改变,展现“带”的多种艺术效果。现代版的绳带(或者腰带)并非只是为了固定腰部的衣片,而是单纯地用于点缀模特的整体造型。如图4所示,绳带中融入不同的色彩点缀,随性的搭在腰部,填补了腰部的空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唐代服饰中,衣带系于胸部(图5),此时的绳带不是附庸于衣片的普通系结部件,而是起视觉上的装饰美化作用。

“带”一般用于系带和腰带。“带”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主要以绸布、丝、棉麻或者皮革等为原材料。实际上,材质上的突破也是传统带式在现代服饰改良设计的运用方式之一。例如图6中以竹节条为材料制作的腰带,材质质朴,结构性强,更增添一丝东方韵味。

随着现代服饰的日趋西化,“带”形式的扣合部件常常被人们忽视,这类传统系带结构的系结方式在现代服饰应用中的回归,从细节上促进传统服饰文化元素与现代服饰设计的融合,给消费者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亲切感。

2.2 传统纽扣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改良应用

传统服饰中的盘扣精致小巧(见图7),但往往因为盘纽过小,穿着者系扣解扣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在现代盘扣的改良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扬长避短;在功能性方面,既可在原型上进行改良再设计,又可将盘扣与其他系结方式结合;在装饰性方面,设计师可以结合现代的艺术手法,从盘扣的纹样、造型、材质等方面进行创新再设计。

2.2.1 功能性的改良

为了体现盘扣的艺术美感,又能够强化其功能性,设计师可以调整盘扣原有的比例大小,使纽扣与纽襻的连接既方便扣合、脱解,又能有效地固定衣襟。这种造型上的改良,不仅避免了穿脱上的不便,又可以将盘扣的工艺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例如图8,设计师调整了盘扣原有的大小,放大盘扣在门襟上的比例。纽头与纽襻通过放大,扣合空间也随之变大,原本婉约、俏丽、柔美的纽扣,经设计师的改造之手变得豪放、大气;虽保留其形色,却改变其气韵。相比图7中紧扣门襟处的常规盘扣,图8中的改良纽扣更方便系解,放大后的纽扣造型大胆、张扬,反映了当代的文化发展以及女性的精神面貌。

改变盘扣的比例大小只是功能性改良的方式之一,设计师也可以将盘扣与现代式钮扣等诸多扣合方式结合。除了盘扣,清代后还出现了以金、银、玉等为材料制作的钮扣,钮扣的钮头与现代服饰中的普通钮头用法相似,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固体小件,大多以圆形、球形为主。传统纽扣造型精巧、质地讲究,具有鲜明的等级性,但主要以相连式系结方式为主;在现代服饰的应用中,为了方便工业化生产,纽扣逐渐采用塑料、金属等日常材料,系结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出现了单纽式、独立式。由于现代钮扣大多是批量化生产,相比传统纽扣缺少了一定的文化底蕴与工艺美。

在现代改良型的扣合方式创新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利用盘扣的装饰性与现代钮扣的便捷性特点取长补短,达到艺术性与功能性的有效结合。如图9,将盘扣的纽头改良为现代服装中圆形钮头——以珍珠作为装饰,珍珠圆润简化的造型,方便扣环与扣头的扣合与拆解。混搭后的盘扣设计既可以使衣服闭合性好、方便穿脱,同时呈现出一种不对称式的造型设计。和图10 的传统连接式盘扣相比,图9更具现代感,功能性更强,随着珍珠钮头装饰元素的加入,整个扣合部件显得更加端庄、优美。

2.2.2 装饰性的改良

盘扣的造型多样,寓意丰富,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装饰性不能故步自封,设计师可以从纹样、材质上进行设计改造,衍生出趣味丰富、风格多样的艺术形态。

纹样现代化设计也是设计师需要考虑的创新改良方式之一。中式盘扣的纹样工艺精美,不同的纹饰包含着不同的寓意。如蝴蝶盘扣与“福”字谐音,有幸福、吉样的含义;这类纹样虽然精致写实,却很难迎合年轻时尚的消费市场。在现代服饰的设计改良里,设计师通过研究盘扣的传统图案,对图案解构、简化或融入其他艺术风格,将其演变为写意化、抽象化的艺术风格,在保留传统盘扣基本艺术形式的同时,也不失掉盘扣间独有的纹样特色。如图11,设计师以一种极具童趣的简笔画方式对传统盘扣纹样进行提炼,相比图12中内敛稳重的传统盘扣纹样,这种随意的造型通过线条的粗细、大小圈对比,表达出一种年轻活泼的动感,为服装增添了不少趣味感。

除了纹样的改良创新之外,材料的变化也会给人一种新的艺术效果。传统的盘扣一般由网布、尼龙绳、丝带、东北大花布等织布裁成布条做成。这类材质做成的盘扣质地细腻柔软,工艺质朴精巧。盘扣在现代服饰中的改良设计可以突破传统材料的局限,将其更换为金属丝、塑料绳、玻璃或者TPU等,挑战一种全新的设计形式。

例如图13,设计师除了在造型与纹样上进行了提炼整改之外,还改变了盘扣的材质,使整件衣服造型更加硬挺、粗犷、豪放,增加了服装的整体表现力和感染力,赋予了盘扣新的艺术气质和性格魅力。虽然盘扣的整体造型未做大的改动,但材质的变化却会给人一种硬派、现代、摩登的视觉感受,少了原始织物材料所带来的亲切感,多了一份皮质材料带来的狂野。这种质变形不变的设计手法,可以使传统的细节设计元素焕发出新的创意。

3 总结

文章针对系带式与纽扣式系结部件,以功能和装饰为出发点,阐述了传统系结部件在现代服饰的改良应用,并制成表格进行归纳总结,见表1。

对于传统系结部件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改良与创新,不是一味照搬,设计师需要从多角度去剖析和解读传统系结部件的艺术形式和文化背景,才能从中获取新的灵感,得出更有趣的创意,做出更好的设计。设计师不能受困于某种思维模式,需要在功能性与装饰性的基础上,围绕材质、纹样、造型、功能以及搭配方式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最大程度地展现传统系结部件的艺术美,使其以更便捷的形式运用于日常穿着中,将盘扣承载的文化在现代服饰中有效地延续下去。

表1 传统系结部件的改良创新形式分析表

猜你喜欢

腰带纽扣部件
圈一圈 数一数
小纽扣大变身
我帮妈妈系腰带
奥迪e-tron纯电动汽车的高电压部件(下)
一种陀飞轮表的双秒轮结构
现代汉字的两种分析法与国家文字规范(四)
古文字中“口”部件的作用研究
玩转纽扣
飞行服为什么没有纽扣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