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一样的评改不一样的精彩

2019-04-19叶大仁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奇特丝瓜菜园

叶大仁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我将在本次清单习作讲评中运用“清单式”习作评价模式,鼓励学生的习作自信心,引导学生积极评价习作,初步养成围绕清单修改习作的习惯。

【学情分析】

此次习作的主要内容是景色描寫。学生学过不少写景的文章,还学习了《观潮》《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四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懂得描写景物应按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的形态、色彩、动静特点等去描写,但描写不够具体、没有巧妙运用修辞手法。

【评改清单目标】

1.描写一处自然景物的奇特之处。

2.按照从远到近的观察顺序来写。

3.适当运用两种以上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

一、聊佳作,激发兴趣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写一处自然景物,同学们都能选择身边的奇特景物作为写作对象。老师认真阅读你们的习作,把我也带进了你眼中的一处处自然景观,令我难忘。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其实,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美丽的。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品味你们笔下的自然景观。

(板书:自然景观——清单评改)

板块一:对清单——赏美文

师:看!自然景观来啦!我们一起欣赏一下片段吧。(PPT展示)

片段一:结构型

我站在孤山上放眼远眺,景色尽收眼底。远处水天相连,湖中水好像融入了广阔的天空,又像一大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葱翠的群山之中。近处的水面上荡起一层层鱼鳞形的波纹,来来往往的游船载着欢声笑语的游客不停地穿梭。

——四(3)班 常子欣

生:我发现了这个片段的结构美,是总分,先写了远处……再写近处……

师:常子欣同学是有意的。

生:是的,因为这次清单中第一项就是用总分结构讲清楚景物的特点。

生:我认为,常子欣同学第一句写“我站在孤山上放眼远眺,景色尽收眼底”。是总起句,这里还交代了观察点“站在孤山上”。

师:常子欣同学写之前就清楚了清单要求。

片段二:生动型(点赞原因:用上修饰词,比如四字词或形容词)

我们迈着矫健的步伐踏进红花山,就被里面美丽的风光给吸引住了,到处都是绿树红花,姹紫嫣红。简直没法形容呀!让人心旷神怡!

——四(3)班 宁 菲

片段三:修辞型(点赞原因:用上比喻和拟人)

公明红花山上,树木整齐成行,枝条随风摆动,像仙女飘洒着的秀发,扭动着腰肢翩翩起舞。空中飞翔的小鸟叽叽喳喳欢快地叫着,好像在给起舞的仙女伴奏。

——四(3)班 胡振浩

片段四:综合型(点赞原因:有顺序,有修饰,有修辞)

公明红花山风景如一幅美丽图画。远远望去,满山的树木都脱下了那一身鲜艳的绿衣服,换上了一件黄色的大袄。只有挺拔的松柏依然青翠。那些枯黄的落叶像一只只美丽的花蝴蝶,在空中飘舞。

那山上高低不一的树木,在微风中摇摆着,展现她他美丽的身姿,有些绿色叶子也渐渐染成浅黄色,是一幅大自然的杰作。走近一些,漫游在山间,看看绿树,赏赏红花,听听鸟叫,那真是一种享受!

师:同学们刚才欣赏了几位同学优秀习作的片段,是不是也想把自己的文章修改一下呀!小组内交流,修改自己的文章。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上节课的习作清单。

(PPT展示习作清单,师生交流。)

(板书:奇特、远近、修辞)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如何写出奇特之处。

二、聚清单,畅所欲言

板块二:对清单——诊病根

(PPT出示学生作文片段)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本次“修改清单”讨论。

在我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菜园,我叫她“生活园”,这里种的菜可真多呀!有小白菜、菜心等等,菜园里的丝瓜,叶子绿油油的,很大。丝瓜的藤卷曲着,沿着围栏一直向前生长。

——四(3)班 罗 涵《我家的菜园》

1.指名朗读要修改的文段。

2.指名评点作文的情况。(也可以让学生大胆地尝试,自己主动站起来说。)

3.师根据学生实际,对照要求,借机评点。

4.评点过程中,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文章的看法。

学生汇报,师生归纳达标点和未达标点。

1.达标点:描写的对象是自然景物

2.未达标点:

病根之一:有没按照从远到近来写丝瓜;

病根之二:对丝瓜描写不具体;

病根之三:描写过程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板块三:对清单——思修改

思考一:要交代观察顺序。“菜园里的丝瓜,叶子绿油油的,很大。丝瓜的藤卷曲着,沿着围栏一直向前生长”。这里没有写清楚观察点。应该在“菜园里”前面写清楚观察点,如“从远到近”,这样读者就明白了。

思考二:描写丝瓜时,用上修饰词,比如四字词或形容词,要突出丝瓜的“奇特”之处。

思考三:为了使文章更生动,还要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刻画丝瓜的样子,颜色、大小等,以表现生命力。这些都要展开描述。

板块四:对清单——落笔改

(一)依托名篇,引领修改

根据习作体裁的特点,在作文后,将名家名篇与学生习作进行对比,让学生悟方法,学表达。如进行了写景习作后,让学生欣赏《父亲的菜园》片段:以后的日子,我们便四处拾粪。有时候我在山坡上放牛,尿憋急了,父亲也要我跑到菜地里去撒。在父亲的精心伺候下,原本贫瘠的死黄土,变得黑亮,锄头挖下去,还能翻出蚯蚓来呢。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直到现在,那一块坡地,仍是我家的菜园。春有菠菜、莴笋,夏有黄瓜、茄子,秋有辣椒、南瓜,冬有萝卜、白菜。一年四季,都是一片诱人的翠绿。

之后,让学生对比,并归纳出写景文章技巧:一是选准观察点;二是有序观察;三是生动表达。

(二)对清单,实战修改

1.发放打印好的文段《我家的菜园》,讓学生对着清单(从远到近、奇特之处、修辞手法)一一修改。

2.学生修改。

3.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习作评改中对他人习作的诊治,同学之间的相互启发和促进,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触类旁通的思维方式。】

板块五:对清单——互动赏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佳作,投影展示学生修改后的《我家的菜园》。

老师与小作者合作朗读习作。

1.引导欣赏,请大家围绕本次习作清单要求来评一评这篇习作:奇特、从远到近、修辞手法。

2.教师列举各小组评选推荐的优美句段和佳作,学生集体赏析。

3.自我评价。

4.师生互动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自评,“消化”评价要求;通过互评他人,“吸收”评价方法。】

三、展成果,交流提升

师: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赶快运用本堂课所学的方法修改自己的文章,相信你的习作会更加生动。

1.学生阅读自己的习作,依据本次习作清单要求有针对性地修改。

2.同桌互相读一读修改后的作文,围绕清单一一评价,互相交流点评。

3.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并进行评改说明,为什么要这样改。

4.作文的小作者,听了小老师的评说,你怎么想?其他同学觉得怎么样呢?可以提出意见推荐交流修改后的习作。

【设计意图:习作清单修改目标指向明确,有依据,是提高修改习作质量的法宝,听取别人的意见更是不可或缺,同伴的肯定增强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成就感,激起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体验评改作文的乐趣,学会与人交流,学会评价,增强评改作文的自信。】

四、话收课,回顾所学

师:写景文章必须做到观察有序,抓住自然景物奇特之处进行描写。其次,在观察的同时展开丰富的想象,从多角度去思考,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突出景物奇特的美,写出的文章就会更加精彩,更加吸引人。关键在于作者细心的观察,并将观察所得铭记于心。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中景物呈现出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特有的变化,善于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观察、体会。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

猜你喜欢

奇特丝瓜菜园
种丝瓜
世界上奇特有趣的节日
丝瓜花开
奇特的“飘带”
小小菜园有惊喜
疯狂大菜园
削丝瓜皮
老丝瓜旅行记
奇特的落羽杉
菜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