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外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2019-04-18

师道(教研) 2019年4期
关键词:外语课程教育

文/佛山市南海外国语学校

南海外国语学校自建校以来,大力推进由“仁孝、书文、健体、器乐、科学、外语”构成的六位一体的“新六艺”教育,外语教育是“新六艺”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学校外语教育包括以英语学习为主的国际课程教学和以德语、西班牙语、韩语、日语、法语学习为辅的“第二外语”课程。“第二外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我校外语教育插上了特色的翅膀,让课程拥抱世界,让世界走进课堂。

一、明确课程目标,开发多元课程

“第二外语”课程开发的目标,直接指向“乐学善学”“国际理解”两大核心素养。学生通过学习“第二外语”,可以进一步掌握外语学习的方法,激发外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涵育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南海外国语学校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对“第二外语”的学习倍感兴趣,学生经常走出国门,充满了对外部世界了解的渴望。南海外国语学校国际教育发展迅速,开设了剑桥国际课程,包括国际化学、国际生物、国际物理、国际英语、国际数学等。这些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但涉猎面较窄,仅仅进行英语学习,受益面较小,仅仅针对国际班学生。基于以上思考,我们确定“第二外语”的课程目标为:“人人都会一门第二外语,提升交流水平,增进国际理解”。

结合我校外语教育的现状、特色活动开展现状和学生发展现状,经过学生问卷调查以及对各种数据统计分析后,我校决定开设第二外语选修课,开设的五门外语分别为东西两派语种。东语种为日语和韩语,西语种为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我校面向小学部五年级、六年级和初中部七年级、八年级的学生,开发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自洽、与学生发展现状相匹配的“第二外语”课程。“第二外语”课程由“基础选修课”“特色活动课”两大板块构成。“基础选修课”以普及基础知识为主,学生可以选择学校开发的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韩语选修课程,通过在课堂上进行基本的语言学习,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外语交流。“特色活动课”以应用提升为主,主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交流对话,运用所学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基础选修课”为“特色活动课”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两者呈递进关系,共同构成了我校“第二外语”课程的主框架。

表1 南海外国语学校“第二外语”课程设置表

二、优化课程资源,规范课程管理

我校与国际教育权威机构剑桥国际考试局和爱德思考试局携手合作,签定合作相关手续,保障享受高端的国际教育资源成为可能。2015年3月和5月分别取得了爱德思考试局EDEXCEL的正式授权和剑桥考试局的CIE正式授权,成为爱德思考试考点和剑桥考试考点。利用剑桥和爱德思两大机构丰富的线上线下资源稳步开展第二外语教学,如利用其网上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教学大纲、职业发展、教师培训、考试信息、历届考题等,同时又可参加其不定期的线下培训、年度会议。实践证明,我校从高起点处嫁接先进教育资源,具有很大前瞻性。

我校充分利用学习专职教师、外教以及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山大学挑选一批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或研究生,共同推进“第二外语”教育。“引进来,走出去”,我校通过开展与国际姊妹学校之间的双向交流活动,充分利用校际资源。目前,我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法国、韩国等国家的几十个中小学结成了友好学校,进行不定期的互访,合作开发“第二外语”课程。

为更好推进“第二外语”课程,我校成立了国际部,并建立了各项管理制度。一是建立了外籍教师工作管理条例和各项细则、国际部干事工作制度、外教宿舍规章制度和细则等,完善了对外教的管理和规范。二是建立了外教教学与评估方案、集体备课和教研制度。每个学期对外教的教学进行两次评估和反馈,以便对教学进行及时调整。三是完善教学常规管理。每学期开学初,学生通过网上报名,选择一门第二外语进行学习。根据学习第二外语的人数,进行编班,采取走班制度,上课时间统一安排在周四下午第一节。每个班级除了授课老师还安排了助教老师协助管理纪律,登记学生出勤情况和解决学生学习问题。四是完善课程评价制度。每学期评选第二外语优秀学员和全勤学员。

三、创新课程实施,完善课程评价

1.打造多元智慧课堂,拓展外语学习方式

“第二外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创设语言交流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语言交流兴趣,提升语言交流水平。我校通过打造“自主、多元、灵动、探究、对话、创新”为特征的多元智慧课堂,师生在对话中碰撞智慧,在探究中启迪智慧,在创新中生成智慧。这样的课堂,孩子们是灵动的智慧生命体,是外语学习的主体,而非机械的知识工具体。智慧课堂创设了不同的外语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学生在探究中增加了对世界的了解。

我校还通过开展第二外语课本剧表演、第二外语广播站、第二外语配音赛、第二外语演讲赛、辩论赛、第二外语歌曲赛、手抄报展示、第二外语游园会、第二外语角等活动,拓展了国际语言教学范畴,丰富了第二外语教学方式,全方位、立体式、多元化地对学生进行了强化训练。

2.开展多元特色活动,创设外语展示平台

为推进“第二外语”课程实施,我校决定在下学期3-4月举办“外语节”。节日期间,外教和学生同台竞演、多语种歌曲串烧、英文戏剧表演、外语配音表演、异域风情街等,尽显节日风采。

著名教育家朱九思在《高等学校管理》一书中提出“第二课堂”的概念,指出:第二课堂是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健康的课外活动。“外语节”已经成为“第二外语”课程实施的“第二课堂”,学生人人都要参与其中,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外语交流展示平台,让学生以世界为教科书,而不是以教科书为世界。

3.建设特色校园文化,营造外语学习氛围

校园文化常常能于“无声”中润化学生。为了让孩子们时刻能感受到国际教育的魅力,我校努力创设具有国际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让环境为孩子们传递科学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国际楼楼道、漂流书吧、教室里面悬挂的第二外语语种的名言警句,外教精心制作的图文并茂的宣传喷画(如Integrity正直、Responsibility责任、Life-long Learning终身学习、Quality Work高质量工作、Solving Problems解决问题、Community Membership社区成员)、外教制作的第二外语语种的学科知识图片(如太阳系行星名称由来)、学生制作的中英双语或第二外语语种的知识图片等,都诉说着外语的魅力。学校国际部还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站、微信平台等多种渠道向学生宣传国际文化知识,让孩子们在第二外语的环境中享受异国文化带来的精神愉悦。

4.完善课程评价方案,拓宽课程评价形式

为了更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和进行课程的科学监控,第二外语选修课的整体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包括三个部分:学生的出勤 (20%),平时课堂表现(30%),期末口语考试(50%)。还设有加分项目:1)学生笔记优秀者加分10%;2)学生参加器乐节,外语节的外语歌曲比赛、外语配音比赛以及异国风情街表演加分10%,获奖加分20%;采取学分制,学生每学年参加第二外语考试评价。评价等级为:A+(90-100以上),A(80-90),B(70-80),C(60-70),F(低于60)。每学年授课教师根据以上三个方面及加分条件给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并选出第二外语选修课优秀学员,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校的外语节、器乐节、体艺节均有第二外语选修课程展示的平台,学生可以参加外语歌手大赛,外语配音大赛,异国风情表演等活动展示第二外语的学习成效。 与此同时,学生通过活动把所学的语言知识,文化理解进行很好的诠释和实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文化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以“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第二外语”课程的开发,突破了以英语教学为主的传统外语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起跑线”上拥抱“更宽广的国际视野”,从这里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外语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