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质指数、C反应蛋白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及对围生结局的影响

2019-04-18陈学勤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受试者孕妇新生儿

陈 岚, 汪 洋, 陈学勤

(1芜湖市中医医院妇产科, 2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安徽 芜湖 241000)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是指妊娠前妇女的糖代谢正常,而在妊娠期间才出现的血糖升高的一类疾病。近些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于妊娠过程的重视,使得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该病的临床表现与普通糖尿病几乎一致,均为三多一少症状,但相对于普通糖尿病患者,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性更大,会严重威胁孕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健康,造成孕妇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大出血等严重不良事件[1-2]。目前,常规的检查诊断方法是在妊娠的第24~28周进行糖耐量筛查以明确诊断,但此时孕妇已处于妊娠的中后期,确诊后不利于开展相应的治疗措施。此外,糖耐量筛查还存在着抽血次数多、操作复杂、患者依从性差等缺点[3]。因此,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预测、诊断和治疗,对于减轻该病对母婴造成的危害有重要作用。有研究报道[4-5],对于妊娠10~14周的孕妇开展相关的指标检测可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预测。为此,本研究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妊娠期妇女体质指数(BMI)、C反应蛋白(CRP)、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比较,分析上述指标与妊娠期孕妇血糖间相关性,并探讨BMI、CRP、GSP、HbA1c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检测的临床意义和对妊娠期围生结局的预测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0月在芜湖市中医医院和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GDM组),患者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28.93±4.80)岁,其中初产妇53例、经产妇37例。入选标准:(1)患者在妊娠24~28周经口服糖耐量实验检查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2)患者无糖尿病史;(3)患者无其他全身性疾病、恶性肿瘤疾病、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4)排除胎儿畸形患者,近期服用过影响指标检测的患者。选择50例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孕妇为糖耐量受损组(IGT组),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8.79±4.90)岁,初产妇29例,经产妇21例,患者空腹血糖6.1~7.0 mmol/L。另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产前检查和分娩的健康妊娠期妇女50例为对照组,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29.91±5.28)岁,初产妇28例,经产妇22例,受试者各项检查指标正常,无其他既往病史。3组受试者年龄、产次等基础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研究方案无伦理学问题。

1.2检测方法3组受试者在妊娠10~14周产检时,测量升高和体重,计算BMI[BMI=体重(kg)/身高2(m2)]。采用日立7600-110 Series生化仪对3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PG)、GSP、HbAlc进行检测。采集3组受试者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加入到抗凝管中,于KHB-KH120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进行离心,4 000 r/min,10 min后分离得到血清样品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血清中CRP水平值。采用德国西门子BNII特定蛋白分析仪、西门子配套超敏CRP分析试剂,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

1.3评价指标对3组受试者的FPG、2 hPPG、BMI、CRP、GSP、HbA1c水平进行统计比较,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BMI、CRP、GSP、HbA1c与FPG、2 hPPG间的相关性。并对3组受试者随访至分娩结束,对3组受试者的产妇和新生儿的结局指标进行比较,包括早产率、流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巨大胎儿、胎儿窘迫、吸入综合征、胎儿窒息的发生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该评分满分为10分,得分越高表明新生儿健康状况越好。

2 结果

2.13组受试者FPG、2hPPG、BMI、CRP、GSP、HbA1c水平比较GDM组患者的FPG、2 hPPG、BMI、CRP、GSP、HbA1c水平均高于IGT组和对照组,且IGT组高于对照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受试者FPG、2 hPPG、BMI、CRP、GSP、HbA1c水平比较

2.2相关性分析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BMI、CRP、GSP、HbA1c水平与GDM组患者FPG、2 hPPG呈正相关性(P<0.05),见表2。

表2 BMI、CRP、GSP、HbA1c与血糖指标相关性分析

2.33组孕妇分娩结局比较GDM组孕妇的早产率、流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发生率均要高于IGT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受试者围生结局指标比较(n/%)

2.43组胎儿结局比较GDM组新生儿的巨大胎儿、胎儿窘迫、吸入综合征、胎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IGT组、对照组,GDM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IGT组、对照组新生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受试者围生结局指标比较(n/%)

3讨论

在各种生活、环境、基因异常、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下,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使得孕妇和新生儿出现不良围生结局的机率进一步增高[6-7]。目前,虽然对妊娠期妇女进行糖耐量筛查实验,但筛查时间处于妊娠的中后期,若此时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则不利于治疗和开展干预措施,此时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率较大[8-9]。因此,在临床上研究早期的诊断方法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有临床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也是一种炎症反应,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患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的变化[10]。CRP是人体内一种典型的炎症反应因子,而HbA1c则是反映患者体内血糖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敏感指标[11]。BMI是判断人体健康状况的一个基础指标,可以对机体肥胖程度作出准确判断[12]。

本研究结果表明,GDM组孕妇血糖指标高于对照组孕妇,其BMI、CRP等水平也高于对照组孕妇,表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和BMI、CRP水平均显著升高,各项指标水平的改变可能参与到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过程中。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而BMI是评价机体肥胖程度的准确指标,因而在妊娠早期表现为肥胖的妇女其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的机率将大大增加,因此妊娠期BMI的监测将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所以在妊娠期时应对孕妇的体重进行严格的监控,必要时可采取干预措施加以控制[13-14]。CRP是机体内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的炎症反应因子之一,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表现为CRP显著升高,这是因为妊娠期糖尿病在受到体内轻微炎症反应的影响下,促使机体内出现胰岛素抵抗,另外CRP还可以通过抑制机体内胰岛素受体与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导致患者体内游离脂肪酸增多、内皮功能紊乱等情况发生[15-16]。HbA1c是反映机体血糖控制水平的敏感指标,相对于随机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检测,HbA1c不会受到偶尔一次血糖水平升高或降低而影响,因此对于妊娠期妇女HbA1c的监测,能够反映其在这一段妊娠期血糖控制情况,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监测有重要作用[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BMI、CRP、GSP、HbA1c与GDM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呈正相关,这与Huang等[17]的研究结果基本相似。可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上述指标的监测,为患者病情的判断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对3组受试者围生结局的随访观察发现,GDM组患者的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且GDM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通过对妊娠期妇女早期BMI、CRP、HbA1c水平监测,可能对其围生结局发挥一定的预测作用[18]。

综上所述,BMI、CRP、HbA1c水平随着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与患者血糖水平呈正相关性,提示BMI、CRP、HbA1c可能影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和进展,并可能对妊娠期妇女的分娩结局产生不良影响。

猜你喜欢

受试者孕妇新生儿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