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SP27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研究

2019-04-18郑树涛申铜雪卢晓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鳞状休克食管癌

彭 辉, 张 潇, 刘 涛, 郑树涛, 刘 清, 申铜雪, 马 蓉, 卢晓梅

(新疆医科大学1附属中医医院临床检验中心, 2临床医学研究院, 3健康管理学院, 乌鲁木齐 830011)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上皮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约占食管癌的90%。由于食管癌病程早期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及有效的诊断手段等,患者就诊时大多处于中晚期,是造成食管癌死亡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2]。虽然近年来食管癌的诊断及治疗水平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其效果仍不尽人意。因此,对食管癌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寻找特异性治疗靶点,是实现对食管癌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的关键所在。

热休克蛋白27(HSP27),是热休克蛋白家族中小分子热休克蛋白的重要成员之一,其在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转移中发挥关键作用[3]。HSP27作为分子伴侣,可调节各种致癌蛋白质的构象、稳定性及其功能,调节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4]。已有文献报道HSP27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神经母细胞瘤、卵巢癌等[5],但是在食管癌中表达情况鲜少报道,本研究旨在检测食管癌组织中HSP27表达情况,并且探究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1.1病理组织标本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芯片(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包括癌组织标本100例,癌旁标本80例。10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病理组织标本中,男性74例,女性26例,年龄范围在48~82岁,中位年龄65岁。溃疡型54例,髓质型25例,蕈伞型7例,缩窄型0例。病理分级:Ⅰ级6例,Ⅱ级66例,Ⅲ级28例。根据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2009年第7版TNM分期标准,TI~T2期12例,T3~T4期85例。存在淋巴结转移54例,无淋巴结转移45例。

1.2抗体和试剂第一抗体HSP27兔抗多克隆抗体购自Sigma公司,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第二抗体KIT-5030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DAB显色试剂盒ZLI-9018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公司。

1.3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及染色结果分析严格按照Envision免疫组化二步法说明书步骤操作。选取已知阳性切片作为阳性对照,已知阴性切片作为阴性对照。HSP27一抗浓度稀释为1:200。HSP27在细胞质阳性表达,显现结果为黄褐色或棕褐色颗粒。采用病理图像分析软件处理系统分析染色结果。对比染色强度和染色范围的进行综合分析,染色强度:无显色(-)为0分,浅黄色或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按染色范围:<5%为0分,5%~25% 为1分,25%~50%为2分,>50% 为3分。每例标本的评分为(染色强度+染色范围)/2,按最终评分为:<2分判为阴性,≥2分判为阳性[6]。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所得实验数据,HSP27表达高低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参数关联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检验方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HSP27的阳性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测得HSP27主要在食管癌细胞质阳性表达,呈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图1)。食管癌鳞状细胞癌组织HSP27阳性表达率为85.0%,远远高于癌旁组织表达的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病理分级(P=0.020)和T分期(P=0.033)明显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中HSP27表达与性别(P=0.957)、年龄(P=0.831)、肿瘤大小(P=0.178)、病理分型(P=0.056)以及淋巴结转移(P=0.967)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食管癌组织中HSP27的表达(×100) 食管癌组织中HSP27的表达(×200) 食管癌旁组织中HSP27的表达(×100) 食管癌旁组织中HSP27的表达(×200)

注:部分患者未提供相关病理信息(肿瘤大小,病理分型,T分期,淋巴结转移)

2.2生存分析100例食管癌患者手术时间为2006年1月~2008年9月,随访时间为2015年7月,生存时间为0~60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18.26个月。在2006年~2016年,100例食管癌患者其中有81例死亡,11例存活,1例失访,5年生存率为12%。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食管鳞状细胞癌中HSP27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图2)。

图2 HSP27不同表达水平的患者生存曲线

3 讨论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是从细菌到哺乳动物中广泛存在的且高度保守的一类应激性蛋白质[7]。当机体受到有效刺激时,就会激发合成热休克蛋白,其作为分子伴侣参与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等蛋白质合成过程以防止蛋白质聚集和降解,由此对抗正常的细胞死亡,从而平衡细胞生存和死亡的关系[8]。热休克蛋白质27(HSP27),是热休克蛋白质家族中小分子热休克蛋白质的重要成员之一,涉及药物抗性、细胞生长、细胞凋亡、肿瘤的发生和转移等功能[9-10]。HSP27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Stope等[11]研究并证实HSP27在卵巢癌(OC)患者中具有侵袭性和化学抗性,由此证实了HSP27在OC的诊断、预后和治疗反应中可作为有前途的潜在的生物标记物。Zhang等[12]在研究中,检测肝细胞癌(HCC)组织芯片发现HSP27的过度表达导致HCC细胞的侵袭性增强,而HSP27敲低之后在体外和体内均能减弱HCC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并进一步观察到HSP27通过Akt信号传导促进HCC细胞转移。

HSP27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情况报道甚少,因此,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病理组织中HSP27的表达情况,针对染色结果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对比,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SP27呈高表达(P<0.05),且与病理分级(P=0.020)和T分期(P=0.033)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提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进程由HSP27参与推进。另外研究中发现HSP27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少量存在于细胞膜,说明HSP27可能主要在胞质中以及核外的细胞器中发挥其共伴侣的作用进而推动病程进展。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证实HSP2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病程进展密切相关,呈现积极作用。这对于提高食管癌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但本研究仅局限于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深入研究必定会明确HSP27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恶性表型的调控机制,为临床食管癌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鳞状休克食管癌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FOXC2、E-cadherin和vimentin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拟态的关系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青少年喉乳头状瘤恶变为鳞状细胞癌一例分析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