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20世纪80年代朝鲜族民间舞蹈艺术创作的特色与成就

2019-04-17胡琪蒙

参花(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民间舞朝鲜族民间舞蹈

摘要:朝鲜族民间传统舞蹈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过艺术家的整理、创作,产生了一大批具有新观念和新态度的代表作品。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舞蹈文化意识苏醒的活跃期,也是朝鲜族民间舞蹈艺术创作的重要发展期。这一时期朝鲜族民间舞蹈艺术创作经历了继承传统的阶段,开始寻找创新的道路。在创作中趋于表现对精神层次的探索,追寻文化底蕴及对作品意境的塑造。

关键词:朝鲜族民间舞 20世纪80年代 舞蹈创作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朝鲜族民间舞蹈艺术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朝鲜族民间舞蹈艺术创作的整体特征和发展趋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传统民间舞蹈的继承和发展,其二是以传统为支点,借鉴吸收新的艺术理念与方法进行改造和创新。

(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传统民间舞蹈的继承和发展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族民间舞蹈艺术创作,其主要成就一方面体现在将传统民间舞蹈经过简单加工直接搬上舞台。比如《刀舞》(金京淑编舞,1951年)《农乐舞》(赵得贤、何兑益编舞,1951年),都可以直接追溯到素材的来源。

另一方面则是对传统民间舞蹈进行整体创作,其技术和风格更加凝练,表现内容更为宽泛。比如《养猪姑娘》(崔玉珠编舞,1972年)、舞剧《为了永远的和平和幸福》(崔采编剧,赵得贤编舞,1951年),大多数作品主题都是讴歌党和国家或直接投射到现实情况下的人民生活,多数带有宣传性和教育性。

总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的这样一个社会环境的现实情况下,朝鲜族民间舞的新作品都是以现实主义为主并含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是科学理论的结果,纵使没有绚丽的舞台效果帮衬,从肢体语言到整体结构,仍然体现着真切和质朴的朝鲜族的鲜明色彩。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传统为支点、以现代为契机的改造与创新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朝鲜族民间舞蹈艺术创作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即以传统为支点、以现代为契机,进行改造与创新。

一方面,把朝鲜族舞蹈的传统语言素材进行分析和重组,使作品表达的内容更深刻,作品内容和意义多为表现本体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或追寻传统文化精神的底蕴,渲染舞蹈作品所呈现出的意境,注重每一个生命体所潜在的灵性和精神的传递。比如《迎新春》(韩世浩编舞,1980年)等。

另一方面,通过合理地融入和借鉴其他舞种来丰富表演形式,动作编排以关注和回归舞蹈的本体为中心,在保持民族风格性不被泯灭的情况下,通过改编或者融合其他舞蹈语言素材,大胆创新表现方式。比如将中国古典舞身韵身法中的“拧、倾、圆、曲”与朝鲜族民间舞中端庄、大气、沉稳的气息相互融合,或将当代舞中率性活泼的时代流行节奏与传统朝鲜族民间舞的古格里的柔韧优美和安旦的轻快互相碰撞。这一类的代表作品有《挚爱》(李仁顺编舞,1981年)、舞剧《春香传》(崔玉珠编舞,1990年)《新“阿里郎”颂歌》(刘立功编导,2005年)《江山如画》(金美花编导,2009年)等。

此外,通過对舞台时空多角度充分利用,使观赏的重心回归舞蹈的本体——“人”的身上,利用视觉冲击效应给观者更多领会和遐想的空间。通过这些创新的思维创作出很多优秀作品,增添朝鲜族民间舞所未知的可塑性,更丰富了舞台表演的形式,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比如《深宫》《长白瀑布》《扇骨》《手巾舞》《残春》等。

二、朝鲜族民间舞蹈的发展

朝鲜族的民族民间舞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走向舞台艺术表演形式开始,艺术家为其发展不停地尝试与实践,朝鲜族民间舞蹈如果要继续发展下去,需要专业舞蹈工作者创造条件和不断革新。

比如舞蹈艺术实践活动的丰富与频繁,会给舞蹈事业的创新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全国的专业或非专业的舞蹈赛事、大型晚会等表演形式的增多,使参与舞蹈事业的人才变多,在不断的探讨与思辨中,不断地输送新的血液,传达新的思想,才能保持专业创作的先进性。

又如专业性质的朝鲜族民间舞蹈教学为舞蹈专业培养了人才,专业课堂教学有前辈们在不断积累过程中编撰的教材,其教学内容既不完全是原始民间舞蹈的形态,也不是纯粹的艺术家创作,而是在朝鲜族传统、典型的素材基础上根据中国民间舞学科发展规律的系统性使其符合教材规范体系,这样才能保证朝鲜族民间舞蹈教学的风格特征。

最后,要利用科技的力量,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朝鲜族民间舞蹈更加生动有魅力,不仅使民族文化得到了传播,也有利于舞蹈表演技艺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冯双白.新中国舞蹈史1949—2000[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朴永光.朝鲜族舞蹈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3]茅慧.新中国舞蹈事典[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胡琪蒙,女,河南大学音乐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舞蹈编导)

猜你喜欢

民间舞朝鲜族民间舞蹈
地域特色舞蹈在高校课程中推广的思考
结合流行元素提升民间舞蹈教学效果
浅议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基于地域文化的民间舞蹈艺术传承发展策略
KORE A TOWN
另类“哈韩族”:去韩国打工的中国朝鲜族人
试论新时期中国民间舞蹈的发展现状
中国民间舞教学中情感的重要性
朝鲜族妈妈的心里话
民间舞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