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中职《内科护理》中应用效果的探析

2019-04-17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内科护理导图思维能力

李 丽

(珠海市卫生学校,广东 珠海 519020)

内科作为医疗体系中较为复杂的科室,该科室所收治患者类型较为复杂,且患者常合并有多类内科疾病或基础疾病,并具有一定病情转化风险性,故该科室对于临床护理实施质量具有严格要求。而中职作为向我国基础医疗体系输出大量护理人员的主要教学机构,其所具有的教学质量对于护生护理理论知识及基础护理技能的掌握均具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当前随着我国居民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患者对护理需求也出现了多样化转变,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对中职护生思维灵活性提出了较高要求,故需在校内护理教学中强化对护生思维模式的培养[1-2]。因此,为探究分析中职《内科护理》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效果及影响,特开展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8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本中职学校17级8个护理班中随机选取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内科护理教学研究。随机选取一个班为对照组50名,另一个班为实验组53名。对照组50名护生,男生4名,女生46名,年龄分布16~18岁,平均年龄(17.04±0.54)岁;实验组53名护生,男生4名,女生49名,年龄分布16~19岁,平均年龄(17.51±0.67)岁。两组学生均为2017年9月入校并具备同等学力,经对比两组护生基线资料后,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且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教学期间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由授课老师在教学大纲及学校考核要求基础上,制定教学计划,其后按照计划装备课件及技能培训内容,开展理论及护理技能实践教学。

研究组在传统教学模式上配合思维导图教学模式:(1)教学前准备:教学实施前需对授课教师进行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培训,培训合格者参与本次教学研究。其后,在实际教学开始前向护生介绍思维导图及教学的相关内容,为后续实际教学的开展提供基础。(2)教学实施: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开展主要分为课前、课中及课后三个阶段。课前:由授课教师在教学前根据内科教学中各章节内容选取导学授课病例,以病例病情为基点,向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实施和护理评价的等多方面进行思维引导,并制作思维导图,于授课前1周内,发送至教学平台内,要求护生根据思维导图内容进行预习。课中:即实际课程教学时,由授课教师根据思维导图内容,组织护生进行案例资料分析,并逐步引导其进行护理理论深化学习,其后组织护生进行护理技能实践,在思维导图引导下逐步开展护理实践。课后:教学结束后,护生进行教学导图自主绘制,由护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尽可能详尽的进行思维导图绘制,并上交由授课教师进行评分,其后组织护生进行集中问题讲解,并进一步完善、深化护生思维导图绘制[3-5]。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教学前后思维能力评分、各阶段教学成绩变化及教学评价结果。

思维能力评分采用的CTDI-CV 量表测评,包括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求知欲、认知程度等共7项,各项均为10题,每题0~5分,且得分与护生思维能力水平呈正比例关系;

各阶段教学成绩由授课教师根据各阶段教学内容重点制作理论考核试卷及护理实践技能考核标准,其后于各阶段教学结束后进行测评,各项考核总分均为50分,且得分与护生护理理论、护理实践技能掌握水平呈正比例关系;

教学评价采用自制问卷,采用积分法测评,包括自主探究能力、思维模式构建、学习态度引导、问题解决能力四项,有护生在整体教学结束后填写,根据上述各项教学作用进行回答。无作用记1分,作用轻微记2分,有作用记3分,作用明显记4分,作用效果显著记5分。取各项得分平均值进行测评。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各项数据均使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同类数据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显著且P<0.05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思维能力评分对比

教学前两组思维能力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教学后,实验组思维能力较同期对照组及教学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见表1。

表1 思维能力评分对比()

表1 思维能力评分对比()

组别 n 教学前 教学后对照组 50 227.45±31.28 239.05±36.54实验组 53 225.69±32.57 261.08±38.96 t-- 0.2571 2.7492 P-- 0.7977 0.0073

2.2 教学成绩对比

实验组经教学后各阶段教学成绩测评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教学评价评分对比

实验组经教学后各项教学评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教学成绩对比()

表2 教学成绩对比()

组别 n 期中考核 期末考核护理理论 实践技能 护理理论 实践技能对照组 50 76.54±3.25 73.24±4.03 83.51±3.68 78.96±4.15实验组 53 81.65±3.47 78.15±4.11 90.12±4.13 86.25±4.82 t-- 7.2161 5.6262 7.8859 7.5655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表3 教学评价评分对比()

表3 教学评价评分对比()

组别 n 自主探究能力 思维模式构建 学习态度引导 问题解决能力对照组 50 2.98±0.54 2.54±0.51 2.97±0.63 2.86±0.65实验组 53 3.58±0.82 3.65±0.87 3.81±0.74 3.76±0.84 t-- 4.0396 7.2799 5.7056 5.5966 P-- 0.0001 0.0000 0.0000 0.0000

3 讨 论

内科护理教学作为中职护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对于护生护理理论掌握及实践技能的培养具有积极影响,故需在实际教学中采取有效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实现对护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研究结果表明:教学前两组思维能力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教学后,实验组思维能力较同期对照组及教学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实验组经教学后各阶段教学成绩测评结果及各项教学评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可通过实际教学各阶段中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引导护生从课前预习、课中教学及课后归纳、巩固三方面实现对自身思维模式构建的有效引导,从而实现对其护理实践技能的有效培养,且可通过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应用,实现对教师教学思维模式的有效转变,应用效果显著[6-7]。

综上所述,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可通过对护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提升教学质量,并提升护生学习兴趣,教学应用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内科护理导图思维能力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培养思维能力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培养思维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浅析基于工作过程的内科护理项目化课程改革
结核性腹膜炎的内科护理对策分析
基于思维导图的PBL教学法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探究
第6章 一次函数
浅析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