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管理对门诊护理工作的作用及影响探讨

2019-04-17颜美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医务人员门诊考核

颜美平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东 广州 51028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逐渐呈上升发展趋势,相应的护理质量逐渐受到人们高度重视,信息网络化管理具有便捷性与高效性,其在护理管理方面打破传统观念,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医务人员工作效率,改善护患关系,为其提供高效率便捷服务,提高护理满意度,从而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1]。为分析信息化管理对门诊护理工作的作用及影响,本院展开研究,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2017年7月-2018年9月我院门诊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15例。实验组:男2例,女13例;年龄19-25岁,平均年龄为(21.34±2.68)岁;常规组:男1例,女14例;年龄20-24岁,平均年龄为(21.45±3.17)岁。两组医务人员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传统排队挂号排队收费,实验组应用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微信平台收费,如下:(1)预约挂号:首先医院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利用信息化手段完成患者预约挂号等工作,全市范围内推行微信APP,不断完善维修挂号、缴费及体检结果查询等工作内容,为患者提供较为方便的就医服务,显著减少各环节等待时间[2]。(2)信息化服务:医院要紧跟新时代发展步伐,在相应的诊区合理安装电子叫号系统,患者以电子叫号为基点实施有序就诊,对其隐私加以保护,同时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就诊环境,结合其病情实际情况合理开展健康宣教,强化患者与家属对自身疾病认知,积极主动与其沟通,纾解患者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3]。(3)反馈信息:医院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利用OA系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患者满意度测评考核流程”,对全院满意度调查工作加以总结,利用信息化手段统计分析相关样本,及时提出实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相关党办合理评价实施效果,并且将相应的解决措施落实到门诊部保存,确保整个工作流程具有公开性与完整性,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科室内需建立微信群定期发布院务会与护士长会议内容,由其他部门传达重要的会议通知,强化各项工作细节,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4]。

1.3 观察指标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考核、患者门诊看病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质量考核情况:测定两组医务人员健康宣教、实践操作、预诊分诊及人文关怀四项内容,各数值越高越好。

患者门诊看病时间:测定两组门诊看病时间,时间越短越好。

护理满意度:患者出院时填写本院健康问卷调查表,分满意、一般与不满意三项,满意率越高越好[5]。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2.0分析数据,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考核情况与患者门诊看病时间()表示t检验。护理满意度n(%)表示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质量考核情况比较

与常规组比,实验组考核情况较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质量考核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护理质量考核情况对比()

组别 健康宣教 实践操作 预诊分诊 人文关怀实验组(n=15) 90.36±1.48 94.15±3.23 89.68±3.36 96.43±1.65常规组(n=15) 83.25±2.64 90.46±4.57 71.15±2.73 82.13±1.42 t 9.0984 2.5537 16.5770 25.4415 P 0.0000 0.0164 0.0000 0.0000

2.2 护理满意度与患者门诊看病时间对比

与常规组比,实验组看病时间短,P<0.05;两组满意率无差异,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n),%]

3 结 论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不断改革深入,临床上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往往采用信息化管理措施,其能不断优化门诊服务流程,不断改善患者就医感受,确保各门诊专家号源更加公开透明,便于患者合理规划就诊时间,使其自身等待时间得以完全消除,同时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就诊环境,合理安装电子叫号系统,打破传统分诊叫号工作,并且结合其自身病情实际情况合理开展健康宣教,强化患者及家属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相关医务人员还需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好像异常情况需及时告知相关医师处理。其次,医院要想显著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首先要将护理管理作为重要的目标,充分利用会议、电话及护士必读本等渠道实现各信息能精准传导至每个医务人员,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传达重要信息,实现各传达形式具有多样性,以微信群互动功能为基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双向沟通,为信息的连贯性与及时性提供可靠性保障,强化整个护理团队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金世玲等研究中指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信息化管理能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热情,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实际工作当中,根据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措施,同时定期对其加以培训,强化医务人员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强化整个科室凝聚力,从而确保团队文化加以显著提升[6]。

在本次研究中,与常规组比,实验组护理质量考核情况显著,门诊看病时间短,P<0.05;两组满意率无差异,P>0.05。由此可证: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信息化管理措施能显著提高医务人员护理质量,不断强化其自身专业技能与实践操作能力,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强化科室凝聚力,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医务人员门诊考核
门诊支付之变
内部考核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医院、病床和医务人员情况
让基层医务人员重拾改革信心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