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护理管理应用于呼吸内科护理的效果探讨

2019-04-17孙如霞丁梅芬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内科纠纷护理人员

孙如霞,丁梅芬

(解放军第八五医院,上海 200052)

哮喘、吸道感染、肺结核、肺炎等疾病是呼吸内科中的常见疾病,这些疾病病情严重,治疗见效慢,并且极易引发其他疾病,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除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外,还必须给予患者良好的护理[1]。但是当前常规呼吸内科护理管理模式中护理计划性不足,并且护理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存在问题的分析和针对性措施的制定方面不够完善,致使呼吸内科护理质量不高。在此基础上笔者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我院呼吸内科2017年6月—2018年6月接受治疗的98名患者展开研究,在征求患者同意后,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49例,对照组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27例,患者年龄集中在42-70岁之间。实验组女性患者23例,男性患者26例,患者年龄集中在41-70岁之间。两组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即护理人员按照护士长和科室、医院等制定标准流程完成护理工作。实验组患者采用PDCA循环管理,具体包括:

(1)计划阶段P:科室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依据以往呼吸内科疾病发生情况,对护理人员和护理资源进行合理的计划,重点对流行病爆发时的人员和物资安排进行计划性安排,并对存在问题制定防范措施。最后根据护理计划确定预期目标。

(2)执行阶段D: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技能素质及其管理制度方面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和配合熟练度,同时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护理人员按照医院的规章制度、计划安排和防范措施进行护理操作[2]。

(3)检查阶段C:护士长定期对护理成果进行检查并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

(4)处理阶段A:及时处理上述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反复循环。

1.3 评价标准

本研究采用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护理纠纷发生率两个评价指标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

(1)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依据医院自行编制的护理满意度评价量表进行评价,量表中包含健康教育、技能水平、细节服务和沟通技巧等内容。其中护理满意度评分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越满意。

(2)护理纠纷发生率:对护理期间两组患者发生的护理纠纷进行统计,护理纠纷患者总数在小组总人数中占比即为护理纠纷发生率[3]。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分析

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表1结果显示,实验组健康教育、技能水平、细节服务、沟通技巧和护理满意度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组数值对比均差异显著(P<0.05)。

2.2 对照组与实验组护理纠纷发生率对比分析

对照组与实验组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对照组与实验组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

表2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2.04%显著低于对 照组(8.16%),两组数值对比均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呼吸内科护理管理模式中护理计划性不足,并且护理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存在问题的分析和针对性措施的制定方面不够完善,致使护理质量不高。而采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能够增强护理质量的监督检查,督促护理人员依据医院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护理,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并且,PDCA护理管理模式还可以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专业技能和素养。

研究结果显示:呼吸内科患者给予PDCA循环护理,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技能水平、细节服务、沟通技巧和护理满意度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并且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为2.04%,显著低于常规护理(8.16%)。因此PDCA循环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非常难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内科纠纷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纠纷
一起离奇的宅基地纠纷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从一件农资纠纷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