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2019-04-17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循证精神分裂症康复

刘 斌

(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十六病区,江苏 连云港 2220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复杂且尚不明确的精神类疾病。临床治疗常使用神经阻滞剂以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对患者精神分裂症状进行控制[1]。本研究就研究了循证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分析其对患者社会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随机编号且抽签分组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进行护理实验。其中实验组患者男性13例,女性15例,年龄岁21-43,平均年龄37.68±2.19岁;对照组患者男性12例,女性16例,年龄岁24-45,平均年龄38.05±2.51岁。两组精神分裂患者年龄和性别比例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可以进行实验比较。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精神分裂症常规护理,包括监督和指导精神分裂患者用药、培养和料理患者的日常卫生、护理饮食和睡眠等等,实施3个月护理后观察效果。

实验组接受针对精神分裂症的循证护理干预。干预包括:①确定针对精神分裂症护理问题。本次护理确定的护理问题为:让精神分裂症患者正视自己的疾病,改善预后,提他们的的社会功能康复效果,提高生活质量。②其次参考本院专业护理人员的经验和知识,结合患者的愿望,制定针对本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计划[2]。③分析相关护理目标和计划的必要性。首先查阅大量精神分裂症优质护理的资料,查阅网络资源和期刊资料等,获取实施本次护理的外部证据。④实施具体护理计划。包括进行精神分裂症疾病宣教,培养患者自我护理和自我管理能力,舒解精神分裂不良心理反应等等,从而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治疗积极性,维持精神分裂康复护理以及康复锻炼等等[3]。本护理干预实施3个月。

1.3 护理效果评价标准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康复情况,使用BPRS(简明精神病量表)、SD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MRSS(康复状态量表)进行评价。其中,BPRS分值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正相关,SDSS评分超过2分说明患者存在社会功能缺陷,MRSS评分与患者精神分裂症症状负相关[4]。

对于生活质量,使用本院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改进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表—精神分裂症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价,该项评分满分16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所有量表评分项目均由受过特定训练的评分人员担任评定员。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康复评价数据及生活质量评价数据均以“”来表示,最终行t检验,同时以“P<0.05”的检验结果为具有意义。

2 结 果

分别接受护理三个月之后,实验组患者BPRS、SDSS、MR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详见表1:

表1 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情况评分对比

分别接受护理3月后,实验组精神分裂症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详见表2:

表2 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主要在思维意志、情感、知觉、行动能力和认知功能等方面出现障碍,不同患者症状差异大,同一患者不同时期精神分裂症状也不尽相同。研究表明,部分神经阻滞剂用药后预后差,赖药性强,停药后复发率大,治疗时,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辅助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以及改善一些消极的治疗心态[5]。

本研究中使用的循证护理手段,针对本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实施本次护理的关键问题,也就是提高患者社会功能康复效果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目标,同时制定相关的护理计划。然后通过充分的外部证据,参考相关护理人员的专业经验和知识,确定了实施护理的必要性和科学性。最后展开了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个人卫生、饮食、睡眠、心理等的护理。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护理三个月之后,实验组患者BPRS、SDSS、MR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精神分裂症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

所以可以得出,循证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护理必要性、科学性高,护理效果好,可以在临床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循证精神分裂症康复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