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9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护理干预分析

2019-04-17冯利卫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低血糖血糖发生率

冯利卫

(邢台市桥东区豫让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河北 邢台 054000)

近年来,我国步入到老年社会,老年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1]。而低血糖极易产生脑功能障碍或者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若病情恶化可诱发死亡。因此,除了对应治疗外,还应给与相应护理干预。本文选取49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7年5月-2018年5月的49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做为此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理解并签署该研究制定的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无重症心血管疾病者、重症肝肾功能障碍者、药物或者酒精依赖者及其精神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4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67.89±14.23)岁;病程(0.4-10)年,平均病程(6.56±2.56)年。观察组:25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66.89±13.23)岁;病程(0.2-9)年,平均病程(6.78±2.14)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临床对比研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护理方法:(1)心理护理。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患者一旦患病,心理有沉重负担,并且不断服用降糖药物来进行血糖监测,进而给患者带来不便,加重经济压力,带来不良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宣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并嘱咐患者服药的重要性,按时定量服用降糖药物,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告知患者家属病情,进而理解患者,鼓励及安慰患者,增加治疗信心。(2)病情观察。对于首次更换药物或者药品剂量的糖尿病患者,应加强巡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头昏、心悸等不良反应,应停止降糖药物。嘱咐患者早晚监测血糖水平,若有必要,行24小时血糖监测。若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以免跌倒。根据患者低血糖严重程度,若较严重,可给予葡萄糖静脉注射治疗。(3)用药指导。药物治疗前,了解患者病情及其治疗方法,告知患者药物的名称、剂量及其服药方法,药物服用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2]。尤其按照医嘱服药或者注射胰岛素,不可擅自停药或者更改剂量,定期监测血糖,若血糖波动较大,应及时到院就诊。(4)饮食指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执行DM饮食,嘱咐患者减少高盐食品及其脂肪高食品的摄入,多食用较高蛋白质的鱼类,增加蔬菜及水果的食用。严禁饮酒吸烟。(5)运动指导。根据身体状况,选择运动种类及运动时间,避免参加俯卧撑、举重等比赛性活动,可选择快步走、健身操、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若在运动中出现气短、头晕及其乏力等现象,立即停止运动,就地休息。

1.3 统计学分析

临床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时,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低血糖2例,占8.00%;对照组低血糖6例,占25.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432,P=0.012<0.05)。详见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到来,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加。糖尿病属于一种慢性代谢异常综合征,需要终身治疗。若服药不当、运动不当、饮食不当及注射药物不当均会导致低血糖反应。低血糖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休克、昏迷、癫痫、头痛、焦虑及其面色苍白、冷汗等,血糖下降速度、持续时间及其低血糖的程度与其临床表现密切相关[3]。尤其对于老年患者,生理机能各项机能日益减退,胰高血糖素释放相对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加上对疾病不了解,不按时按量服用,极易出现低血糖反应。因此,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及运动指导等,可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低血糖血糖发生率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