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泡沫硬化剂治疗小儿血管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04-17李沐梓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硬化剂泡沫家属

李沐梓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8)

目前临床常见的婴幼儿疾病是血管瘤,其属于血管畸形或先天性良性肿瘤,主要发病机制残余胚胎成血管细胞侵入邻近组织,瘤内血管自成细胞不与周围血管连接,主要发生部位是皮下组织或口腔黏膜,因此临床采用泡沫硬化剂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静脉注射至曲张静脉旁边能纤维化曲张静脉,同时采取对症的护理措施能改善患儿预后效果,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1]。为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泡沫硬化剂治疗小儿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择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泡沫硬化剂治疗小儿血管瘤患儿405例,研究组(n=203):男75例,女128例,年龄1个月-11岁,平均年龄(2.13±1.04)岁;对照组(n=202):男74例,女128例,年龄2个月-10岁,平均年龄(2.11±1.03)岁。各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CT、MRI与B超检查确诊,均符合血管瘤的诊断标准[2];家长对《知情同意书》签字;研究符合伦理委员会的要求。

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泡沫硬化剂过敏;严重心肝肾等脏器障碍;家长沟通障碍;患儿临床资料不全。

1.3 方法

所有患儿均采用泡沫硬化剂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时监测患儿病情,给予其对症的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全程护理干预措施,(1)注射前准备:血管瘤属于良性病变,注射前需定期向其家属讲解泡沫硬化剂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开展健康宣教与心理指导改善心理应激反应,提前告知注射后可能出现疼痛或局部肿胀等症状,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推动后期治疗流程能顺利开展;同时注射完善患儿过敏试验与血常规等检查措施,将禁忌证或过敏症患儿排除;给予血管瘤与周围皮肤区域保持清洁干燥,剃除患处毛发并对皮肤皱褶处实施清洗,避免对血管瘤造成破坏[3];并予以我科特制彩色网格比色卡来测量出患儿血管瘤的大小与颜色,在同光源同角度进行注射前照片拍摄,以供观察效果,更客观地指导进一步治疗。(2)注射后护理:记录患儿一般资料,注射方式、注射药名、气液比、注射速度、每次注射剂量、间隔时间、按压时间、不良反应的种类。密切观察患儿各生命体征,定期监测其体温值,观察伤口有无破溃、肿胀、渗血、溃烂等情况,若发生患处肿胀程度需告知医师处理,同时告知家长保持患儿清淡饮食,增加水分与蛋白质摄入量。(3)建立一个规范化的随访体系,每一位患儿每一次出院后3d、3w对患儿家属进行随访,分别询问有无不良反应和提醒家属及时携患儿来我院复查[4]。

1.4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显效:患儿瘤体完全消退,皮肤黏膜完全恢复正常,病情无复发;好转:与治疗前相比,患儿瘤体缩小明显,皮肤黏膜基本恢复,病情无复发;无效:与上述标准不符,瘤体逐渐增加,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与干预效果呈正相关[5]。

护理满意度:根据本院调查问卷由家长填写,总分值是100分,满意:评分在85分以上;一般:评分是61-84分;不满意:评分在60分以下,满意率与干预效果呈正相关。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n),%]

2.2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均高,P<0.05,见表2。

3 结 论

某些范围较广泛、累及重要组织或器官的浸润性血管瘤难以完全切除,若对残余静脉畸形再次行外科切除风险较大,患儿家属也难以接受。其次,某些特殊部位的血管瘤如生长在鼻 尖、舌头、眼睑、口唇、乳头、会阴部、指趾等处,治疗后会严重影响功能,甚至会损坏面容。对于刚出生月龄较小无法耐受注射败并且血管瘤生长过于迅速影响患儿正常组织生长发育的血管瘤患儿来说,泡沫硬化剂注射相对安全性会高很多、不良反应也较少[6]。家长对硬化剂注射缺乏正确理解,易产生疾病不确定感[7],影响对注射效果的客观判断,使得最终的出院满意度欠佳。

全程护理干预能改善小儿血管瘤患儿的预后效果,注射前详细向患儿与家属讲解泡沫硬化剂治疗的优势,完善常规检查措施,定期向其讲解注射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改善心理应激反应。清洁血管瘤周围区域,同时注射后需实时监测患儿各生命体征,定期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或松紧程度,发生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处理。

其次,出院前记录患儿年龄与注射情况等基础资料,告知家长定期带患儿按时复诊,实时监测患处结痂的外表特征与注意事项,若发生异常需及时到院就诊。院后3d、3w对患儿家属进行随访,分别询问有无不良反应和提醒家属及时携患儿来我院复查。完善血管瘤患儿数据库,除了患儿一般资料,注射方式、注射药名、气液比、注射速度、每次注射剂量、间隔时间、按压时间、不良反应的种类。

陈丽芬,徐益鸣等研究中指出[7],全程护理干预能改善小儿血管瘤患儿预后,提高临床疗效且家属满意度,具有时效性与可靠性。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临床疗效(98.52%)高于对照组(95.04%),研究组护理满意率(100.0%)高于对照组(97.52%),P<0.05(具统计学差异)。由此可证:对泡沫硬化剂治疗小儿血管瘤患儿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措施能临床疗效,搭建良好的医护关系,加强家长对疾病知识的理解,提高就医体验,改善患儿预后效果与生活质量,尽可能的减少血管瘤后遗症,促进注射后血管瘤的早期消退、促进患者正常组织生长发育,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硬化剂泡沫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废弃的泡沫盒
“搞死”国家的泡沫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有趣的泡沫小实验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致纵隔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特征
不同浸泡过程对渗透型液体硬化剂性能的影响
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皮肤血管瘤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