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二季作区春季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一)

2019-04-16庞淑敏方贯娜

科学种养 2019年3期
关键词:塑料大棚切块拱棚

庞淑敏 方贯娜

我国是马铃薯种植第一大国,栽培历史悠久,种植区域涵盖了各省、市、自治区,逐步形成了北方一作区、中原二季作区、南方二季作区、西南混作区四个栽培区。马铃薯中原二季作区主要包括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四省的南部,湖北、湖南二省的东部,以及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是我国马铃薯种植水平较高的地区。在这一区域的绝大部分地区,马铃薯是春秋两季栽培,其中春季为主要栽培季节,在该区域,马铃薯要达到高产高效的栽培目标,品种选择要求比较严格,播种技术要求更加精细。

一、品种选择

马铃薯是喜冷凉作物,生长最适温度范围在18~25℃,极限生长温度范围在4~35℃。其中马铃薯膨大期对温度要求最为严格,适宜温度为15~18℃,日平均气温高于25℃时,块茎停止膨大。纵观中原二季作区的周年气温,夏季高温不适应马铃薯的生长和块茎膨大,因此这一区域的物候条件适应马铃薯生长的时期较短,只有3月初至6月初、8月初至11月初两段时期,这正是形成春秋两季栽培的气候基础。因此在品种选择上,只能栽培生育期在60~70天范围内的极早熟、早熟和早中熟品种;而中晚熟品种在这一区域,结薯期正遇高温,块茎停止膨大,出现只长秧子不结块茎的现象。目前主要栽培品种多为荷兰引进品种费乌瑞它的各选育株系,如鲁引1号、津引8号、郑商薯10号、荷兰十五等,可选择的品种还有豫马铃薯1号、豫马铃薯2号、郑薯7号、中薯3号、中薯4号、中薯5号、早大白等各科研单位培育的早熟品种。

二、播种技术

1. 种薯准备

①种薯切块。种薯准备的第一步是切块。切块种植一方面能够节约种薯,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有打破休眠、促进块茎尽快发芽的作用。种薯切块有5个关键技术点:一是保证每个切块带1~2个芽眼;二是切块大小要适当,一般不小于25克;三是切块大小要均匀,要有皮有肉,切忌切成带着芽眼的片状,切块越均匀出苗越整齐一致;四是下刀时尽量靠近芽眼,促使切块芽眼早发芽出苗;五是切刀要消毒,尤其是切到病薯后,更应消毒后再使用。消毒方法,用75%酒精反复擦洗切刀,或用沸水加少许盐浸泡切刀8~10分钟。

马铃薯切块种植是传统播种方式,有优势,但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费工费时,增加种植成本;二是块茎切块后极易感染真细菌病害,传播病害,造成缺棵断垄,影响产量。为避免这些问题发生,科研工作者提倡小整薯(20~50克)播种,并在生产实践中取得成效,据山东地区的试验结果显示,小整薯播种比切块播种产量增加15%。

②种块拌种。种薯切块后,为防治真细菌病害、虫害对块茎的侵染,需要拌种处理。拌种方法有两种:一是干拌,常用滑石粉加甲基硫菌灵均匀拌种;二是湿拌,将50%异菌脲悬浮剂50毫升与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0毫升混合,加水1 000毫升,摇匀后喷到100千克种薯切块上,晾干后播种。

③种薯催芽。中原二季作区适应马铃薯生长的时期短,出苗的早晚直接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性,因此种薯在播种前要提前催大芽。催芽方式因地制宜,可以在温室、塑料大棚、拱棚、阳畦等温暖环境下的土壤中进行,催芽的适宜温度在15~20℃,相对湿度在70%左右,催芽期間要经常检查温湿度,避免高温高湿环境而烂薯。人工播种当芽长2厘米时,机器播种当芽长1厘米时,将薯块捡出晾在室内见光,使之变绿后再播种。

2. 土地准备

马铃薯块茎生长在地下,土壤环境的状态不仅影响着它的生长状况,还影响着马铃薯的商品外观及其内在品质,因此土地准备在马铃薯栽培中尤为重要。

①土壤底墒。为防止马铃薯种块腐烂,马铃薯播种后出苗前不能进行大水浇灌,底墒充足与否,直接影响马铃薯出苗早晚和出苗质量,因此种植前一定要足水灌溉,保障土壤墒情。特别是地膜覆盖的种植模式,如果底墒不足,初春又不能接纳到充足的春雨,出苗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最终影响产量。

②土壤基肥。基肥是马铃薯生长所需养料的主要来源,土壤环境是马铃薯块茎的生长环境,因此施用基肥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肥量充足,能够满足马铃薯生育期内的需要;二是在施肥种类上要利于建立良好的土壤环境,保障马铃薯块茎的商品性。一般肥力的土地,建议施用腐熟好的、经过杀菌杀虫处理的有机肥1 000千克,同时施用高钾含量的三元复合肥100千克。

3. 种植模式及安全播期

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中原二季作区春季马铃薯以露地栽培(含地膜覆盖栽培)为主,并逐步发展起小拱棚+地膜覆盖、塑料大棚+地膜覆盖、塑料大棚+小拱棚+地膜覆盖、单坡面日光温室+地膜覆盖栽培等多种设施栽培模式,这些栽培模式可以提早播种,提前上市,对马铃薯种植效益的提高很有帮助。不同栽培模式下都要注意安全播期的选择,现以河南省为例,列举各栽培模式播期,其他二季作地区可以此为参考,结合当地实践经验,确定当地安全播期,切忌为追求早上市而盲目提早播种,遭受冬季冻害以及早春出苗后的晚霜冻害的毁灭性损失。

露地马铃薯(含地膜覆盖栽培)栽培的安全播期在2月15日到3月15日期间,小拱棚+地膜覆盖的安全播期在2月初到2月底期间,塑料大棚+地膜覆盖安全播期在1月初到1月底期间,塑料大棚+小拱棚+地膜覆盖的安全播期12月15日到翌年1月15日期间,单坡面日光温室+地膜覆盖栽培的安全播期在12月初到12月底。

4. 播种深度

马铃薯的商品块茎是在土壤里生长的,要想生产出良好的商品薯块,首先要有足够大的生长空间。目前大多数种植者播种后都不再进行二次培土,因此播种的深度对商品薯质量有着至关重要影响,播种过深会推迟出苗,播种过浅会造成露头青现象,使块茎失去商品性。一般播种深度要求在15~20厘米。

(作者联系地址:河南省郑州长江中路六号 郑州市蔬菜研究所 邮编:450015)

猜你喜欢

塑料大棚切块拱棚
早春拱棚胡萝卜管理要点
河南省钢骨架塑料大棚拱架结构标准化设计研究*
基于光谱指数的流域尺度农业塑料大棚制图
天气转冷 拱棚多膜覆盖早进行
费乌瑞它切块与整薯播栽的性状和产量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塑料大棚遥感指数构建
塑料大棚
魔芋切块繁殖的生长特性及产量分析
马铃薯种薯切块技术要点
春伏西瓜双拱棚立架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