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浪”的身份证:你可丢能失正的被身人份冒用证,

2019-04-16刘言朱娟娟耿学清

时代邮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工商部门居民身份证身份证

□刘言 朱娟娟 耿学清

金美林有一张“四处漂泊”的身份证。最后一次见到它,是在2016年9月。那时,金美林19岁,是重庆一所专科院校的学生。

一次外出时,她的身份证连着钱包“不翼而飞”。一年多以后,金美林成了全国“老赖”。“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因身份证信息被冒用造成的风险在不同城市上演,这些受害者担心的是,这张“流浪在外”的身份证还能被识别,麻烦随时会找上门来。

身份证丢失带来的“无妄之灾”

身份证一天在外“流浪”,李正坤也是一天不得安宁。在山东省潍坊生活的他,2018年11月准备贷款买房,到了银行却被通知他名下有一家公司,就在离他家不远的威海。

这让他想起了曾丢失身份证的事情。第一次去威海的李正坤向工商部门提交了申请撤销商事登记,但做笔录的人不在,要改日再来。两次下来,李正坤为这事前后花了近3000元。

李正坤发现,一旦出了这种事情,想要处理起来,工商部门很谨慎。如果公司还有其他股东,工商部门还要联系另一个股东,发挂号信。

经过两个多月的漫长等待,今年1月,李正坤终于“解套”了。他满心欢喜地要去银行办贷款,结果还没出门,税务部门的电话打进来了。“祸不单行”。身份证又“跑”了,税务部门告知他不久前,在潍坊昌邑市,他又被注册成一家公司法定代表人,还开具了数额不详的发票。

李正坤跑到工商部门询问,发现一切要重新来过。这家公司的登记机关并不认可威海的笔迹鉴定结果,李正坤想和这家公司撇清关系,还要自己花钱做鉴定,证明公司不是他自己的,证明“我不是我”。这种“无妄之灾”何时到头?李正坤不敢想,如果身份证不在自己手里,是不是每冒用一次,就要自己跑到当地去解决。

2018年,央行印发了《关于核查失效居民身份证信息和非居民身份证件信息试点工作的通知》,表示自2018年4月9日起,天津等6省市将开展银行联网核查失效居民身份证信息和非居民身份证件信息试点工作。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现实效果并不乐观。李正坤曾问过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丢了的身份证都挂失了,为何工商部门查不出来。答案让彼此失望,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也想和公安部门的系统进行身份信息联网,而且曾经也看到过相关文件,但不知怎么就没了下文。

“形式检查”或存监管漏洞

近年来,为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国家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简化企业注册手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申请材料实行“形式审查”。但多起相关案例折射出新问题:企业登记只需“形式审查”或存监管漏洞,有关专家呼唤实行更严格的身份认证体系。

杜军是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静山村人。他介绍,母亲患病多年,这几年又中风瘫痪,父亲在老家照料,偶尔接点零活儿,收入微薄。

此前,母亲办有低保,每月可领300元低保费,医药费可报销80%。2018年9月底,木兰乡民政部门依据查出杜军因为“多家公司监事”等原因,将其母亲低保资格撤销。

杜军上网一搜,自己的姓名等信息竟然奇迹般出现在多达10家公司的监事名录上。工商注册信息显示,上述10家公司注册地址都在武汉。这10家公司中,有6家注册地在武汉市江岸区。江岸区工商局工作人员表示,杜军“被监事”,可能与其身份信息被盗用有关。

根据现行相关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由全体股东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申请人应提供载明公司董事、监事、经理的姓名与住所的文件,以及有关委派、选举或者聘用的证明等材料。

登记主管机关实行“形式审查”。申请文件、材料的真实性,由申请人负责。“也就是说,申请设立登记,没有要求必须本人到场、签字。材料齐全,就可以发放营业执照”。

上述工作人员介绍,这两年,辖区内类似杜军这样“被监事”的案例,并不鲜见。如果确认提供了虚假材料,将对涉事公司撤销登记。但该工作人员同时表示,2017年3月该局办理注册登记的职能已划转至区行政审批局。他建议杜军找区行政审批局或法院诉讼来解决:“可以同时起诉工商与行政审批部门,最后由法院裁定进一步处理。”

在几个监管审批部门转了一圈又一圈,杜军很郁闷:“这些公司注册时,没有部门找过自己核实,现在涉及申请撤销,为什么都得自己一个个去处理?”

倒卖身份证已形成黑色产业链

随着个人所得税App上线,一些人发现自己在系统中“被就业”“被法人”,而其中很多人都有着居民身份证丢失的经历。据媒体报道,2014年,天津挂失二代居民身份证超过19万张。不少丢失、被盗的身份证被不法分子非法收集,层层转卖,用于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给丢失者及社会治安管理带来严重困扰。

记者发现,如今这一倒卖身份证的黑色产业链依然存在。大量丢失、被盗二代身份证通过网络黑市被公然售卖,用聊天软件QQ搜索“二代证”,轻易找到数十个售卖二代身份证的QQ号码。一位二代身份证卖家,向记者提供了另一QQ号,告诉记者“链接发你了,你自己进去看,有合适的截屏来。”

记者调查发现,在该QQ空间的相册中,建有“70后女”“80后女”“90后女”“70后男”“80后男”“90后男”多个相册,分门别类地展示着625张身份证的照片。这些身份证信息显示,失主遍及全国各省份,该QQ空间的浏览量达上千次。

卖家说:“700元一张,全国包邮,货到付款,你可以拆包验货,看看有没有磁性,验完再付款。”

通过这些身份证信息,记者尝试找到了广东的失主杨先生,他得知此事后十分吃惊。他说,自己读大学时丢失过这张身份证,后来进行了补办,没有想到会被挂在网上叫卖。

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首次明确了买卖居民身份证的行为构成犯罪。记者梳理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被出售的真实二代身份证被不法分子广泛用于躲避手机卡实名认证、冒名开银行卡牟利、掩护诈骗犯罪等。而这些身份证的来源多为公民丢失或被盗,一些不法分子从拾领人员、盗窃分子等手中低价回收,交由卖家高价出售,上下线不见面,均通过邮寄买入卖出。

打破信息壁垒才能终止“冒用”

为何丢失了的身份证还能被使用?曾供职于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芯片设计公司的一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二代身份证里装有芯片,这个芯片会存储简单的身份识别信息,如果不进行外界清除和修改,身份证中的身份识别信息是不会改变的。

2016年,公安部表示已建成失效居民身份证信息系统并将上线试运行,将在银行试点后提供社会各用证部门,与现有的公民身份信息系统进行联网核查。该信息系统具备数据实时更新和动态维护功能,通过社会各用证部门和单位联网核查,实现所有丢失被盗居民身份证即时失效,无法在社会上继续使用。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个人身份证信息之所以没能在政府各部门之间打通,是由于各职能部门间、职能部门内部间都有信息“孤岛”的存在:“身份证信息一方面需要保护,但另一方面个人信息不应和登记部门产生这么巨大的鸿沟。”

“证明自己信息被滥用是件很难的事情。”朱巍认为,违法成本过低、维权成本太高,这种烦琐的程序无疑给受害者造成了更大的压力。而等身份证丢失后通过挂失、登报等方式来规避为以后产生的风险,“仅是一个亡羊补牢的方法,更需要未雨绸缪”。

朱巍还建议,在公民个人身份信息使用上,政府部门应该有通知责任,只要使用个人身份信息用于工商登记、结婚等,可以通过手机号等方式及时通知,让公民个人有知情权。

猜你喜欢

工商部门居民身份证身份证
辣椒也有身份证
趣说古人的“身份证”
身份证丢失或被盗将即时失效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阅读机具行业应用方案
依托信息化手段强化基层工商部门数据建设
身份证里的“X”是什么意思
工商部门在推进民企关工委工作中的作用